韓璐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廣泛應用,我們進入了全新的-新媒體時代,電視機帶來的訊息已經無法滿足受眾對于時效性和娛樂性的要求,紛紛轉身小屏幕,由此帶來日漸低下的開機率。如何結合新媒體的特點和優勢,使電視節目主持人進行新一輪的轉型和升級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節目主持人;轉型策略
一、應運而生的網絡新媒體
我是縣級電視臺民生節目的主持人,從2012年開始尤為明顯的感覺到傳統媒體的下滑趨勢,廣告收入的大幅收縮,好多家庭不光不開電視,機頂盒的費用到期后很多人選擇不續費,家里都買了網絡機頂盒。新媒體的誕生,人人都能發表自己的個人觀點和看法,網絡世界給予了人們隨心所欲的權利。網絡新媒體的出現則是最直接的方式,在網絡節目中制作精良的節目,相比在傳統的電視節目中更節省成本,更有趣,傳播速度更快,并且能讓網民們同時一起參與到網絡節目的互動中。過去傳統電視節目還沒發展有回看這個功能的時候,網絡媒體早已具備這樣的能力。新聞的撰寫不再僅僅是“5個W1個H”的規范,而是將原汁原味的故事和事情直接呈現給受眾;更重要的是,受眾不再僅僅被動地接受媒介傳遞的新聞,而是同時也可以主動成為新聞的傳播者。今天,網絡媒體要和傳統媒體充分融合,才更能適合時代發展的根本要求。
二、新媒體給節目主持人帶來的挑戰
(1)主持人整體競爭力降低
隨著數字化和網絡科技的發展,電視媒介逐漸失去了原先的核心影響力,傳統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媒體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挑戰。新媒體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觀眾更熱衷于花1-3分鐘的“碎片式”時間,打破了電視節目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由此導致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整體競爭力降低,因此對主持人的整體素質和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2)主持人角色定位模糊化
近幾年熱門的真人秀節目,如《向往的生活》《極限挑戰》《我們17歲》等,都沒有主持人的存在,如汪涵在《偶像來了》、華少在《中國好聲音》中主要擔任的是與選手嘉賓互動、串聯節目內容、推動節目流程進展的作用,并沒有明確的主持人身份。隨著節目類型逐漸分類化,我們不難發現,并不是每一檔節目都需要主持人的存在,主持人這一角色的定位逐漸模糊化,甚至有歌手、演員等其他職業人群也在擔任主持人。因此電視節目主持人在日趨嚴峻的形勢下如何面對這一場媒體的變革,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主持人要有很強的專業度、辨識度
職業的主持人要有很強的專業度,讓所在媒體、頻道、欄目具有辨識度。辨識度即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構成主持人品牌形象的基本要素,辨識度包括主持人的個性識別、聲音識別、形象識別等。主持人的個性魅力是成就品牌形象的關鍵,要有個性但不能為了追求個性而個性,主持人的個性應該是一種自然流露,是一個人長期積累、獨立思考、自然表達的過程。主持人要用美妙的聲音、美好的形象留住觀眾,聲音做到通暢、集中、有彈性、不致于使受眾產生不良心理感受,形成個人的聲音特色,建立良好的聽覺形象,觀眾會一下子記住你的聲音,辨識出你的聲音,然后記住了節目。形象對于主持人來說也至關重要,造型、神態、表情、體態最能體現主持人的形象特質,很多品牌形象突出的主持人在這方面都很有特色,具有很高的辨識度,白巖松一副代表學問的眼鏡,不茍言笑的表情透著智慧和深邃。
四、電視節目主持人轉型升級的策略
(1)大屏幕與小屏幕的融合
現今電視節目主持人也更加注重在節目中加入科技元素,縮短大屏幕與小屏幕之間的距離。例如許多新聞節目中,主持人身后的屏幕由原先的虛擬摳像到實景演播再到現在的觸動式電視屏幕,模擬使用手機滑動看新聞的形式,既可以截圖,也可以縮小、放大、勾畫,再加上與時下熱門的網絡新鮮事的結合,讓觀眾耳目一新。我所主持的民生新聞《小韓說事》采用的就是主持人和電視屏幕互動的形式。于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節目有了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互動方式,觀眾既可以在電視屏幕上觀看節目,也可以通過網絡新媒體回看,并可輕松獲取更多資訊,很好地彌補了電視節目不能回看這一缺陷。
例如傳統王牌節目《新聞聯播》的結束語,從最開始的“今天的新聞聯播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收看。”到之后的“獲取新聞資訊,請關注央視新聞的微博、微信和客戶端。”再到最新的“您還可以關注我們的央視新聞移動網,下載地址可以搜索‘央視新聞+。”
(2)利用多種表達方式為主持加分
在節目中,我發現主持人要懂得隨機應變,不能過多的使用一種表達方式,多種表達方式的變化,會讓觀眾更能感受到主持人的熱情和投入,隨之才能調動觀眾的氣氛投入其中。對于主持人來說,外在的包裝雖說很重要但只是一個短暫的形象,真正能使之持久并增值的則是主持人自身的內在素養。但好的內在素養則需要通過長期的積累和藝術熏陶才能打造出來,如氣質、品味、文化、思想修養等。
主持人在節目中要設計好節目的開頭,串聯和結尾,要設計好話題的展開,在應該強調的地方要多加強調,找到一個可以引起受眾共鳴的點要適度的渲染,把握好機會。在平日要多練習如何使用連接詞將每一個發言像穿珍珠一樣富有文采幽默風趣的穿起來,恰當的形容會使聽眾在在笑聲中消除疲勞。避免口語化過多,中心明確,做好“起、承、轉、合”的步驟。例如董卿在《朗讀者》第一期的開場白:“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撩動心弦的遇見。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這是寶玉和黛玉之間初初見面時歡喜的遇見。幸會,今晚你還好嗎?這是《羅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見。遇到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后,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的人。這是錢鐘書和楊絳之間決定一生的遇見。所以說,遇見仿佛是一種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開始。”她引經據典,以排比句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了不同時空的遇見,新穎且文采飛揚的開場方式讓大家過目不忘。
四、結語
創新與融合下的新媒體給主持人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個人涵養、新聞素養、思維能力、個性魅力、審美情趣等被最大限度地放大、再放大,與此同時,那些擺脫了固定腔調、打破話語套路,更敏銳、更靈活、更豐富、更夸張、更放得開、更能調動現場氣氛,個性鮮活鮮明的主持人則更具魅力。由新媒體帶來的全新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讓現實中的每個人都有了話語權,成為消息的發布者、傳播者、評論者,輿論氛圍日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未來,主持人不斷挖掘自身特點、尋求變化、突出個性,已經成為播音員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在豐富多彩的時代生活中,未來的播音主持創作必將更加異彩紛呈,未來優秀的主持人會越來越多,一定會為媒體取勝、贏得觀眾奠定基礎,繼而創造價值。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