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賢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也逐漸開始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通過對班內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同時按照分層教學與分組教學的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制定完善的評價制度,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各小組學生協同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小組合作
高中信息技術屬于一門實踐性與專業性相對較強的學科,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教師應通過信息技術教學來促進高中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因為該門課程并未屬于必考科目,因此很多高中生和教師、家長都對此不是非常重視,加之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存在必然的差異性,其信息技術知識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差別較大,所以需要教師能夠選擇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各個層次的學生,盡可能的讓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有所提升。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原則和重要性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必須要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原則:首先,應當合理設置組員,學習小組的組建需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前提,對學習小組應當從數量與具體成員的差異性著手,不但要確保組內成員的數量合理,通常來說6到7名學生為一個小組,同時一個小組中學生的學習水平應當有差異性,學習優異的學生與學習稍微落后的學生都應當有,如此一來才能夠發揮出小組的團隊學習能力和協作能力;其次,強調小組合作學習與實際生活的結合,我們應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尋求更好的教學切入點,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積極性;最后,教師需要認準自身定位,做好教學引導,高中生雖然已經接近成年,但其心智卻不是非常成熟,還需要教師對其指引與啟蒙,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啟發他們的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幫助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樹立學習信心,培養學習興趣,從而逐漸提升整個班級學生的信息素養。總的來說,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重要性表現為以下三點:其一,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他人合作,同時達成學習目標,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溝通交流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其二,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擺脫了過去以教師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同時還可以讓他們在相互競爭和鼓勵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愉悅;其三,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選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促進高中生信息素養的提升,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和應用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
二、高中信息技術小組合作學習對策
(一)明確學習任務
要確保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出其實際價值,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而言,需要提出更加明確的學習任務,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有符合自身知識掌握水平的學習目標,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例如說教學網頁制作設計的相關知識,對班級內的學生予以合理分組,針對不同小組的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任務,讓組內成員都有自己負責的內容,都可以主動參與其中,比如說部分學生負責搜集素材,部分學生負責美工設計,部分學生負責具體操作,部分學生負責網頁解說等。如此一來就能夠讓班級中的所有學生都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充分發揮出自身潛能,創設出一種更加愉悅的學習氛圍,讓所有學生都可以體會到合作的樂趣。
(二)注重課程合作性
針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合作是其核心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語文、數學等科目不同,我們在知識內容講解完成后往往會給學生提出一些實踐性的任務進行訓練。教學任務主要是上機操作,我們在設置任務時需要結合學習小組,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借助于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始時,部分學生對小組分工無法靈活掌握,所以我們在設計任務時應當將其分解,隨后結合組內學生的特長來分別提出學習任務。比如說我們要求學生做一個關于校園文化的PPT,可以給小組內的學生提出任務,讓學生通過協同合作來完成任務,突出教學過程中的合作性,強調組員之間的配合。
(三)教師科學定位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但這并非即是降低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而是對我們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單單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規劃者和引導者,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小組合作學習并非是過去那種單純的說教,而更強調教師的引導,更強調學生之間的協作。我們在提出任務后不能一味放之不管,而是需要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針對他們在小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幫助與指導。比如說給學生規定使用Word制作電子報刊的任務,部分學生對Word圖片編制的操作不是非常了解,我們需要走下講臺,觀察各個學習小組的操作情況,及時給予其指導。
(四)做好課堂評價
唯有制定完善的課堂評價機制,才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我們應當注重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這樣才可以提升小組合作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課堂評價十分重要,對學生實踐上機操作給予合理評價,盡量多鼓勵學生,才能夠樹立他們的學習信息,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說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位圖和矢量圖的差異,要求他們分別打開wwf和jpg格式的圖像,分小組探討兩種圖像的優缺點,看哪個小組的分析總結最到位最全面,最終大家共同選出優勝組,并給優勝小組的學生一定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依舊存在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活動參與不積極以及知識掌握不平衡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說是分層教學與分組教學的有機組合,我們通過對班內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按照分層教學與分組教學的基本原則對教學內容和基本流程進行設計,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利用完善的課堂評價機制來促進學生能夠相互幫助和協作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不但有效處理了學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是一種值得推廣和普及的課堂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普寧市興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