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基發
摘 要:2017年進行了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對稻飛虱的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該藥劑對稻飛虱有較好的防效,且對水稻安全。因此,可在稻飛虱低齡若蟲高峰期,按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90~120g/hm2,二次稀釋后兌水對水稻中下部噴霧防治。
關鍵詞: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稻飛虱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09-0073-02
水稻稻飛虱含褐飛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飛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2種,是太湖縣水稻上的主要害蟲,一年發生4~5代,以五(3)、六(4)代為主害代,主要為害中稻和單晚,重發年份常造成30%~50%的產量損失。因該蟲具遷飛性、暴發性,抗藥性水平持續上升,常常造成防治困難,對水稻生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是安徽海日農化有限公司生產的殺蟲劑,為明確該產品對水稻稻飛虱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劑量以及對水稻的安全性,為該產品的農藥登記和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筆者于2017年7月開展了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 試驗對象為水稻稻飛虱,試驗作物為水稻,品種為“未兩優6號”。
1.2 試驗田及其環境條件 試驗安排在太湖縣城西鄉幸福村馬路西風家庭農場,試驗田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為砂泥田水稻土,肥力中上等,有機質含量24.5g/kg,全氮1.45g/kg,有效磷18.5mg/kg,速效鉀97.5mg/kg,pH值5.6。試驗田所有小區栽培和肥水管理條件一致,符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試驗田水稻于2017年5月15日播種,6月18日移栽。試驗用藥在水稻移栽后31d,田間前期一直沒施用過殺蟲劑,稻飛虱混合種群數量較高,平均蟲量1100頭/100叢,低齡若蟲占80%以上。7月19日上午8:30施藥1次,藥后田間保持淺水層7d。
1.3 試驗藥劑和處理設計 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安徽海日農化有限公司提供);5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售);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售)。試驗設5個處理,加設清水對照。每處理4次重復,共24個小區,每小區面積30㎡,隨機區組排列。各小區間筑小埂隔斷,每小區獨立排灌,試驗區外設2m寬隔離帶。藥劑用量與處理見表1。
1.4 施藥方法 使用方法:空白對照區先噴等量清水,各小區按試驗設置的藥劑劑量計算出各小區用藥量,按先低劑量后高劑量順序噴施試驗藥劑,洗凈噴霧器后再噴對照藥劑。采用二次稀釋法,每小區噴藥液量2.7kg,充分混勻后采用順風單側平行推進法勻速均勻噴霧,保持藥霧不飄移影響其他小區。施藥器械:施藥器械為WSB—16型衛士牌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單個可調霧圓錐噴頭,工作壓力0.2~0.4MPa,噴孔口徑為1mm,流量0.8~1.2L/min。
1.5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氣象資料:施藥當天7月19日為多云天氣,南風、微風,氣溫26~33℃,平均氣溫30℃,空氣相對濕度76%。施藥當天至試驗結束,無其他影響試驗結果的反常氣候。從施藥當日(7月19日)到試驗結束(7月26日)未防治其他病蟲害。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施藥前進行蟲口基數調查(7月19日),藥后3d(7月22日)、藥后7d(7月26日)進行防治效果調查,共調查3次。每小區平行跳躍法調查10點,每點2叢,拍打稻叢,統計稻叢間水面漂浮的稻飛虱數量,包括成蟲、若蟲,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并觀察藥劑對作物有無藥害和對天敵的影響。計算公式如下: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口數-施藥后蟲口數施藥前蟲口數×100];
[防治效果(%)=處理區蟲口減退率-空白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空白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表明(見表2),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對水稻稻飛虱有較好的防效,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12.5~150g/hm2,藥后3d、7d防效分別為85.55%、90.49%、88.27%、91.35%,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能滿足水稻生產上對稻飛虱的防治要求。對照藥劑5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90g/hm2和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80g/hm2藥后3d、7d防效分別為70.23%、74.66%和79.30%、82.56%,防效顯著低于試驗藥劑。
3 結論
使用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稻飛虱,用量112.5~150g/hm2具有較好的防效,防效優于5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90g/hm2和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80g/hm2。
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稻飛虱較好的藥劑,其速效性較好,持效期較長,且對水稻安全,對天敵無影響。
從本試驗看,用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稻飛虱,用量為112.5~150g/hm2(有效成分用量:90~120g/hm2),施藥適期掌握在水稻稻飛虱低齡若蟲高峰期,施藥時二次稀釋后兌足水量對水稻中下部噴霧。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