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金小洣

雌激素是重要的血管保護因子
50歲,婦女雌激素分泌量約為年輕時的一半,60歲雌激素分泌量只有年輕時1/4左右,到80歲,不足年輕時1/5。雌激素是重要的血管保護因子,有保護血管內皮、抑制血小板聚集、調整血脂、改善粥樣硬化冠狀動脈收縮反應作用。另外,絕經后,更易患肥胖、高脂血癥等代謝性疾病,這都是中老年女性冠心病發病危險因素。50歲以上婦女,如出現了胸悶、胸痛(以胸前區疼痛為主)、心悸等癥狀,建議做心電圖檢查或活動平板運動試驗,如有異常表現則警惕冠心病來臨。
絕經后,女性更要懂得調護
黃琳認為,冠心病屬中醫“胸痹”范疇,發病機制以氣虛、陽虛或陰虛為本,血淤、痰壅、寒凝為標,與脾、腎、肝等臟腑有直接關系。同時,七情太過,是引發胸痹(冠心病)的常見原因。步入中老年后,女性需針對危險因素采取措施,才能減少冠心病的發生:
●飲食方式:飲食中的高糖、高鹽、高脂肪、高能量會影響血糖、血脂,引起肥胖,增加冠心病的發病風險。應嚴格控制飲食,多食魚肉、水果和蔬菜,選擇全麥、高纖維食物,適量飲一點葡萄酒(每周1—2次,每次30ml左右)。限制鹽、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有規律的運動:運動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對冠心病的預防很重要。即使是心肺功能嚴重下降的女性,在其能耐受前提下,適量運動也能使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得到更多改善。可游泳、快走、打太極拳等,運動時間為20-30分鐘。
●控制體重:肥胖與血脂紊亂、胰島素抵抗、血壓升高和動脈硬化等病理改變有關系,最終導致冠心病的發生。絕經后的婦女要注意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
●保持情緒穩定:研究顯示,情緒問題尤其是抑郁可以作為冠心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黃琳指出,不良的情志因素影響肝臟正常的疏泄功能,引起氣機失調,臨床表現為更加明顯的更年期癥狀,如潮熱、盜汗、出汗、心悸、胸悶、失眠、激動易怒、焦慮不安等,繼而引發高血壓,加速了冠心病的發生。所以,絕經后的婦女一定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如:傾訴,盡可能地吐露內心深處的隱私和悲觀情緒。
【貼士】
藥膳調理
(1)心氣虛為主的女性,可以加人參、酸棗仁;
(2)脾氣虛為主者加淮山、黨參、白術、黃芪;
(3)腎氣虛為主的女性加熟地、首烏、杜仲;
(4)血淤為主者加川芎、當歸、田七;
(5)睡眠差則可以加百合、茯神;
(6)血脂高者加山楂、荷葉。
(所有中藥均15g,加入瘦肉煲湯。取湯量約200毫升,每日午餐、晚餐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