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躍宏

5月1日至7日是世界職業病日。原本職業病似乎只是和那些危險、有污染的崗位有關。但是,當我們整日面對電腦而患上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鼠標手”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職業病”這個詞離我們越來越近。尤其是頸椎病,正在不知不覺間成為越來越多上班族的“密友”。
錯誤認識一:
頸椎病=頸背痛
頸椎被進出大腦的神經中樞所占據,全身各部位的感覺從這里上傳到“總司令部”——大腦。所以,當頸椎發病時,它的表現絕對不是單一的頸痛、肩酸和背痛,很可能是全身各個部位的反應,如四肢無力、行走困難等。
真相解讀:長期伏案者,留心頸椎病
如果長時間伏案工作、時時刻刻要和電腦為伴,近期又有頭暈、頸痛、肩酸、手麻、惡心、胸悶等任何一種新狀況發生,請多長一個“頸椎病”的心眼。當拍攝影像顯示頸椎退行性改變或椎動脈孔變窄時,基本上可以確診為頸椎病。
錯誤認識二:
按摩、推拿可以緩解癥狀
當頸椎病的癥狀影響日常生活時,我們通常的解決方案就是去按按摩,或通過中醫推拿來緩解病情。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真相解讀:頸椎病的治療需要動靜結合
“靜”,其實是針對頸椎病急性發作期而言的。急性發作期因為癥狀嚴重,需要制動、解痙、消炎、鎮痛。而按摩、推拿等局部摩擦活動,會使脊髓、神經、血管的水腫加重,對病情有弊無益。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戴頸托,防止過度屈伸活動。
“動”,是針對病情緩解期而言的。當患者的癥狀減輕或消失,而且沒有頭暈等現象時,可以適當做一些緩慢、柔和的恢復性運動。而運動的幅度和量是因人而異的。
錯誤認識三:
癥狀消除了,頸椎病就好了
在很多情況下,頸椎病即使不治療,也可以自行好轉或癥狀減輕。但是,這并不代表頸椎病已經痊愈。
真相解讀:完成治療周期+正確的預防措施才能避免復發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退行性病變,如果沒有完成治療周期,或者治愈后仍保持原來不良的用頸習慣,病癥仍會復發,而且會呈波浪式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