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眼用制劑用量很少,使用很慢,對于剩余的眼用制劑,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眼用制劑開封后還能用多久?
這就涉及使用眼用制劑時應關注的兩個概念:有效期與開啟后使用期限。有效期是標注在藥品說明書和標簽上的日期,指眼用制劑未開啟時有效期限。開啟后使用期限是指打開眼用制劑后的保存時間。
《中國藥典》2015版《制劑通則》中對眼用制劑(滴眼劑、洗眼劑、眼膏劑、眼用乳膏劑、眼膜劑等)啟用后的使用期限有明確規定,即啟用后使用期限最多不超過4周。所以,即使仍在藥品有效期內,眼用制劑通常在開啟后最多可使用4周。
為什么對眼用制劑有這個規定呢?這是因為雖然大部分眼用制劑中添加了抑菌劑以抑制細菌生長,但其抑菌效力在貯存過程中有可能受藥物成分或包裝容器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同時,眼用制劑作為多劑量制劑一旦開啟,在貯藏和使用過程中容易被微生物和淚液污染,使藥物變質或受到污染,從而給眼部造成安全隱患。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眼用制劑開封后能使用的具體期限可能會有所不同,應該嚴格參照說明書規定使用。如氨碘肽滴眼液,其有效期為24個月,但說明書中規定,開啟后應在1周(也有生產企業規定10天)內用完,應提示患者在開啟1周(或者是10天)后不能繼續使用,也不宜久藏。
對無法短時間內用完的眼用制劑,最好能在包裝上注明開啟時間,以便下次使用時能清楚知道藥物是否超過使用期限。
滴眼液是常用的眼用制劑,一旦發現滴眼液里出現各類懸浮物,應視作已被污染,立即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