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摘 要:為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教師對作文教學模式的探討越來越深入,以期用新型、高效的作文課堂模式指導學生寫作,其中層遞性指導模式備受教師青睞。為此,文章論述層遞式寫作指導模式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作文教學;層遞式模式;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5-0053-01
在新課改的形勢下,作文有效教學的探討問題,逐漸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在眾多指導模式中,層遞式教學模式運用于作文教學的效果十分顯著。層遞式指導模式就是從簡到繁、從寬到嚴、從字詞到謀篇、從仿寫到創生等的過程性指導策略體系,這種指導模式注重興趣的激發和能力的培養。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實施層遞性的指導模式,提升學生作文成績進行闡述。
目前,一些學生對寫作有恐懼心理,因此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作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想要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教師就要運用豐富、多樣化、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1)運用榜樣效用激發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在作文評講課堂上,選取班級同學中的優秀習作作為范文,讓學生將自己的佳作在大家面前朗讀,與同學分享。被分享佳作的學生,會體會到作文寫作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其寫出更優秀佳作的信心和勇氣。其他學生也可以從中吸取同學習作中的長處,學習和借鑒好的寫作方法和佳句好段。
(2)分享名人寫作趣聞。經常分享名人寫作趣聞,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講馬克·吐溫帶著干糧和水,泛舟海上寫作的故事;說說海明威坐飛機出事后站著寫作的故事,福樓拜白天睡覺、夜里堅持寫作的故事……
教師還可以選取話題熱點、與生活相關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可以在寫作教學中融入游戲,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作文的基礎,在于知識的儲備和積累。為此,語文教學中,應從字詞句篇等方面著手,彰顯出寫作教學的層遞性。
(1)字詞的積累。字詞是作文的最小語言單位。寫好作文,字詞的積累和運用是基礎。同時,寫作中學生不斷運用詞匯表達完整意思,是學會表達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養成積累好詞的習慣。例如,在《但愿人長久》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找出表現蘇軾心情的詞語,如形影不離、悲歡離合、心緒不寧、歡歡喜喜、快慰等。這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出一些AABB型的詞語,如開開心心、高高興興、說說笑笑、蹦蹦跳跳、拍拍打打、打打鬧鬧等,從而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詞匯的拓展訓練,幫助學生逐漸積累詞匯、豐富詞匯。
(2)優美句子的積累。句子是表達完整意思的基本單位,優美句子的運用可以增添文章的感染力。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課文內容,巧妙設計訓練,讓學生背誦文章中的好詞佳句,養成積累好句子的習慣。例如,在《但愿人長久》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積累有關“月”的句子;教學《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描寫彭大將軍槍殺大黑騾子時候的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的句子,并讓學生通過這些句子的欣賞,體會如何通過語言、神態、外貌以及動作、心理等描寫人物。優美詞句的積累,不能僅僅憑借教材中的課文,還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詞匯和名句名段。
如果說字詞和句篇的積累是寫作素材的積累的話,那么對于生活的感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則可以使文章兼備真情和實感。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積累更多、更真實的素材。
(1)根植于閱讀,以讀促寫。傳統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完全割裂,而新課改倡導讀寫結合。讀是寫的基礎、是寫的前提,閱讀可以使學生積累字詞句篇的知識,了解寫作與生活的關系,了解生活是寫作的不竭的源泉。教師可以從作者的生活背景、文章的寫作背景等的介紹入手,如在《但愿人長久》的閱讀前,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蘇軾寫這篇文章的背景:中秋佳節,蘇軾思念自己的弟弟。從這個寫作的背景中,學生就可以體會到作文是真情實感的流露,作文素材源于真實的生活。
(2)開展表達訓練,以說促寫。生活化素材的積累,僅從閱讀文本中積累遠遠不夠,教師還應組織學生開展情感分享類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感悟力,實現以說促寫。例如,教師可讓學生說說自己成長中的快樂,說說自己爸爸媽媽的艱辛和不易;教師還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鄉間田野,看農民們忙于農活的辛勞……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日記、讀后感、觀后感等作業,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感悟能力得到提升,并自覺將這些生活化的素材運用到寫作中,使作文有血有肉。
總之,應用層遞性作文指導模式時,教師不能急于求成,應從字、詞、句、篇著手,從閱讀和說話著手,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會逐漸提升,對寫作逐漸產生興趣,在寫作中愿意表達、善于表達,從而寫出真情實感、文理俱佳的習作。
參考文獻:
[1]蔣虎.小學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分析[J].甘肅教育,2017(09).
[2]陳慧敏.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吉林教育,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