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
(中鐵十六局集團地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00)
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下,地鐵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由于地鐵工程所處的施工環(huán)境建筑物密集,在使用爆破法進行開挖施工時,產生的地震波會對地表建筑物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為了保證施工安全,需要采用爆破減震控制技術來對隧道爆破開挖進行控制,降低鉆爆過程中對建筑物產生的影響。
青島地鐵1號線全長59.95 km,線路起于黃島區(qū)峨眉山路站,止于城陽區(qū)東郭莊。全線沿黃島長江路、濱海大道向北過海至主城區(qū)的團島,沿費縣路、膠州路、延安路、和興路、人民路、四流路、重慶路、鳳崗路、中城路、S209至城陽東郭莊,全部為地下線,最高運行速度100 km/h。二標段線路全長29.072 km,線路自貴州路站—青島站—青島北站,瑞汽區(qū)間大斷面—春陽路(不含正春區(qū)間),共計19站19區(qū)間,二標03工區(qū)施工任務為中山路站、江蘇路站、廣饒路站的土建施工工程。該標段地處青島市北區(qū)鬧市區(qū),周邊環(huán)境復雜,緊鄰居民樓和商業(yè)設施,因此在鉆爆施工時的減震控制就尤為重要,這本身也是施工過程中的一大難點。本文以此工程為例,對地鐵工程暗挖鉆爆過程中減震控制措施進行探討。
在人群密集、建筑群落多的城市進行隧道爆破操作時,需要充分重視施工對周圍環(huán)境、道路和建筑物的影響,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在進行隧道開挖過程中,會使地表發(fā)生沉降從而對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產生影響。
(2)由于在建筑林立的城市進行爆破,會產生一定的震動,從而對建筑物產生影響。
在此區(qū)域進行施工時,由于爆破源距離地面建筑物的距離較近,則爆破產生的震動對建筑物的影響更加顯著,過強的震動會使建筑物墻體發(fā)生開裂、涂料脫落、門窗破裂等現象,更為嚴重的則會影響建筑物的安全和穩(wěn)定性,引發(fā)工程糾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居民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對爆破國內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淺埋暗挖隧道施工過程中,采用保守的爆破震動控制方式,能夠有效地控制爆破所產生的震動,但是會大大增加施工的成本,降低施工效率。因此在城市進行淺埋暗挖隧道施工過程中進行爆破工作,需要不斷增強爆破對周圍環(huán)境、建筑影響的可控性。
該地區(qū)隧道為典型的城市淺埋暗挖隧道,地理環(huán)境直接決定了施工方法,因此在該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和控制爆破震動。爆破引起的震動程度越小,則對地面建筑、圍巖的影響程度就越小,并且還能對地表沉降進行有效控制。該區(qū)間隧道與建筑群距離較近,并且存在大量的管線,因此為了有效降低爆破所產生的震動,保證地標建筑物的安全性,需要最大限度地減少爆破次數,嚴格按照施工要求來進行操作,并且采用上斷面短進尺、下斷面深進尺的方式來進行隧道的掘進工作。
(1)當單獨隧道段進行爆破時所使用的爆藥量和齊發(fā)爆破過程中每個孔裝入的藥量相同時,齊發(fā)所產生的能量大,并且震動效果較弱,避免出現震波疊加的現象。
(2)增加間隔時間能夠有效減弱爆破地震強度。當間隔時間延長后,爆破所產生的震動強度會到達極限,再延長間隔時間后,震動效果會增加,然后固定在某一個數值。
(3)當爆藥量一定時,其他因素不變時,爆破的段數越多,在等距離上質點的震動速度最小,由此可以判斷,其震動強度較小[2]。
(4)在進行爆破方案和爆破參數選擇過程中,需要通過調整爆破參數來對爆破所產生的震動進行有效的控制。
為了便于進行裝藥和提高防水效果,在隧道區(qū)間需要使用光面爆破直徑小、爆速低的乳化炸藥。
為了提高爆破的效果,并且確保爆破的安全性,需要在隧道采用非電毫秒雷管起爆系統(tǒng)來進行操作。通過導爆延期雷管來對起爆的順序進行控制,這是目前隧道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起爆方法。
對周邊孔之間的距離E和最小抵抗線W進行確定,確定周邊孔密集系數M,確定裝藥量Q;確定出不耦合系數T,對光面爆破孔的布置和數量進行計算。在進行爆破操作之前,需要對光爆參數進行確定,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光面爆破效果。由于地質條件和施工條件的不同,在進行光爆參數進行選擇過程中,首先需要憑借經驗來進行參數的初步選定,然后再借助現場試驗來對其最終的參數進行確定。最后按照試驗所得的數據參數來進行正常的爆破參數設定[3]。
在進行隧道爆破設計過程中,主要采用以光面爆破方式為主,預裂爆破技術輔助的方式進行操作。爆破示意圖如圖1所示。按照隧道的開挖速率來進行爆破操作,上臺級高度為2.8 m,采用光面爆破的方式來進行操作,每向前進尺0.7 m,需要預留一部分土量,這樣才能有效減少爆破產生的震動量;中臺階高度為3.0 m,每進尺2~3 m,預留一部分土量,等待左右兩側完成爆破且支護搭建完成后,再采用普通爆破法進行操作。下臺階由于具有一定的臨空面,可以采用預裂爆破的方法來進行操作,并且能夠有效減少爆破所產生的震動效果。

圖1 爆破示意圖(單位:cm)
在設計輪廓線上設置一排密孔,孔內不進行炸藥的裝入,靠近密孔還存在一排孔為減弱加密炮孔,其裝藥量為正常藥量的一半,內側的輔助孔和掏槽孔為正常裝藥孔道,各個裝藥孔同時進行起爆操作。在軟弱圍巖進行爆破操作時,按照上、下臺階分別爆破的方式來進行施工操作。
首先需對小導管進行注漿操作,這樣能夠有效增強圍巖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其次借助微差爆破控制技術,采用分段起爆的方式來進行操作。并且對裝藥量進行控制,這樣不僅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而且還可對爆破效果進行有效控制。采用小段數進行爆破,震動效果較大,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較大;但是采用多段數進行操作時,無法對其爆破效果進行控制。因此需要對分段裝藥量進行控制,才能有效控制爆破所產生的震動強度。
此外,在爆破物體和保護體之前,需要設置不裝藥的單排或雙排減震孔,這樣能夠有效降低震動效果。同時需要對一次爆破所使用的炸藥量進行控制,采用分次打孔、裝藥、起爆的方式來進行操作,能夠增加臨空面[4-5]。
為了有效降低隧道施工對周圍建筑、環(huán)境的影響,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對總裝藥量進行控制,借助微差爆破技術來采用分臺階的方式進行爆破操作。對于裂縫發(fā)育、巖石強度低的地層需要借助小導管對其進行灌漿加固處理,提高其穩(wěn)定性。在該區(qū)間內,震動速度需不大于2~3 cm/s,并且需根據公式對一次最大裝藥量進行計算,見表1。

表1 隧道過建筑物各種距離條件下的最大裝藥量
通過對表1的數據進行分析,在距離建筑群落30 m范圍內,需要對一次最大裝藥量進行控制,其數值需不大于14.9 kg。當施工進行到50 m爆破重點控制區(qū)域內時,為了提高施工進度,需對單段藥量進行增加。對煤氣管道影響較大的50 m范圍內需要采用小進尺、多孔微差的方式來進行操作,并且對爆破震動進行嚴格控制,減少對煤氣管道的影響。
減少震動強度來控制爆破的操作:對于淺覆地層來講,需要進行溝槽的開挖,并且在槽中心選用20 m藥卷,采用分段起爆的方式來進行操作。在開挖方式選擇方面,上半斷面采用正臺階法進行施工,高度為3 m,寬度為5.9 m,并且對臺階的長度進行控制。對于軟弱圍巖來講,需要采用化整為零的方式來進行施工,能夠減少爆破時間,減少藥量的使用,降低爆破所產生的震動強度。
綜上所述,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例,在對隧道爆破工程的施工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爆破參數進行調整,設計合理的爆破措施。根據環(huán)境不同和地質條件的不同選擇了不同的減震措施和爆破方法,不僅保證了建筑物和地面管線的安全,同時也有效保證了隧道工程的施工進度。通過對爆破參數進行調整,達到了爆破震動控制的目的,節(jié)省了工程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