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
“你好,我們是攀枝花市仁和區監委的工作人員,請你配合我們的調查。”4月4日,在桂林市兩江國際機場安檢口,正在接受安檢的陳某,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呆了。
3月30日,陳某因涉嫌職務犯罪,仁和區監察委員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然而,調查人員通過線索分析發現:陳某此時并不在當地,而是遠在千里之外的廣西桂林市。
陳某案是仁和區監委成立后辦理的第一起職務犯罪案件,多人涉案,金額巨大,有關涉案人員均已到案,若陳某遲遲不到,將影響整個案件的進展。案情緊急,仁和區監委立即決定:對陳某實施通緝。
跨省跨區域 多部門合作千里緝逃
4月2日,在公安機關的配合下,仁和區監委副主任劉鋒波帶領4名調查人員開啟了千里緝逃。
試點機制局限、跨省又跨域、人生地不熟,一道道關卡擋在調查人員前方。面臨種種的不可預知,他們能否順利安全地將陳某帶回?
4月3日,跨越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四省,當調查人員到達桂林市時已是下午3點,距離當地下班時間僅剩兩個半小時。顧不上長途奔波的疲憊,大家立即前往事先溝通對接過的桂林市七星區公安分局。
說明來意后,七星區公安分局表示積極支持,但因受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相關機制的局限,無法啟用技偵措施,只能通過其他方式查找陳某的位置。
3點半……4點半……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調查人員焦慮不已。“為何遲遲沒有音訊?是否需要趕往桂林市監委?”舉棋不定之時,桂林市民航部門傳來了消息。陳某在網上購買了第二天上午從桂林飛往成都的機票,但其具體位置依然無從得知。此時,距離當地下班時間僅剩半小時。
“情況緊急!我們兵分兩路,小宋跟我馬上去桂林市監委,你倆留下與公安同志繼續查找陳某位置。”劉鋒波當機立斷。
桂林市監委距離七星區還有20多公里。二人打開導航驅車緊趕,可到達時卻在一名工作人員的口中得知,這座辦公樓是桂林市紀委老辦公樓,平時幾乎無人辦公,新辦公樓在幾十公里之外。
“這可怎么辦?”二人顧不上失望和沮喪,立即向這名工作人員表明了身份,在取得信任后,按照該工作人員提供的聯系電話,先后與桂林市監委、桂林市公安局、桂林市機場公安分局取得了聯系。在各單位的支持下,決定4月4日在桂林市兩江國際機場對陳某實施緝拿。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連夜帶回被調查人
明天的行動能順利嗎?會不會出現意外?當晚調查人員輾轉難眠。4月4日,天一亮,調查人員便驅車趕到了桂林市兩江國際機場。
機場信息顯示:陳某購買的是上午10點10分起飛的機票。按照規定,換領登機牌的時間是飛機起飛前30分鐘截止。可到了9點38分時,陳某還未出現。
“是不是聽到了風聲?還是航班錯誤或者臨時出了意外?”調查人員忐忑不安。
“被調查人出現了!”上午9點40分,桂林市機場派出所傳來被調查人換登機牌的消息。經過3個小時的等待,陳某終于現身了。
調查人員立即行動,在機場安檢口將被調查人陳某緝拿。隨即,調查人員對陳某進行了突審,并對其住所和辦公場所進行了搜查。之后,又馬不停蹄連夜驅車一千多公里,于次日凌晨2點30分將被調查人安全帶回攀枝花市。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對于腐敗分子,不論在天涯還是海角,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仁和區監委都有信心、有能力,將其繩之以法。”仁和區監委主任周國順表示。 (作者單位:仁和區紀委監委) (責編: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