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雯燕
【摘要】隨著以人為本的政策提出,隨著和諧社會的建構中,高職院校教師的心理壓力也應該得到及時釋放。本文先對教師心理壓力現狀進行分析,然后分析產生壓力的原因,最后給出了幾點解決建議,希望采納。
【關鍵詞】高職院校 教師 心理
前言:高職院校教師心理狀況參差不齊的狀況應該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關懷,特別是其所在學校,更應該對其進行跟蹤測試,實時輔導,幫助其走“心理陰影,釋放其壓力。
一、離職院校教師心理壓力現狀分析
本文認為高職院校教師心理壓力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首先,工作方面的壓力,這是高職院校教師所面對的關鍵的壓力,工作方面的壓力包括三個小方面,教學壓力、科研壓力和職稱評定壓力。其次,生活方面的壓力,又可以分為三個小方面,婚戀方面的壓力、住房方面的壓力、子女教育方面的壓力,和人際交往方面的壓力。最后,其他方面的壓力,這里包含形象建設壓力、職業建設壓力和政治思想建設壓力。
二、離職院校教師心理壓力影響因素
(一)工作時間與工作量的沖突。高職院校老師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不成正比,工作方面的壓力來自于工作量在有限的時間里的意思是指,教師工作量非常大,大量的工作內容和較少的工作時間之間的沖突。工作時間,教師能干教學方面的內容、科研內容和評職稱的內容。也就是說,老師需要在一天8小時中完成三項內容。可是,這三項還可以進行細化,例如,教學可以分為:寫教案、背誦、改作業、預習等小項:科研可以分為:找到適當的科研項目、找到能提供加工條件的經銷商和投資人、湊成科研團隊、對研究發現不斷的總結、歸納,寫論文等小項。可見,教師工作量非常大,但是工作時間有限,有相當部分的教師把工作帶回家里,分不清白天黑夜的工作,會使教師得神經衰弱,再加上心理壓力釋放不出來,從而造成了一定的心理疾病的發生,包括軀體障礙神經癥、抑郁癥,甚至強迫癥等。
(二)個人角色與社會角色的沖突。個人角色和社會角色的沖突,這是指老師一方面在高職院校工作時為人師表,一方面回到家里是家里的丈夫、妻子、兒子、女兒等等角色。可是,由于角色的轉變之快,無法使一個教室長此以往的堅持樹立學生正面的榜樣,致使其在學校面對學生時,也會有失去耐心的地方,這樣的教師比比皆是,比如,把在家的氣利用教師這個角色撒到學生身上,產生對學生辱罵、打罵的事情,最后被曝光在網上,最終失去工作或者面臨刑事懲罰的后果。
(三)個人年齡與社會交際關系的沖突。由于高職學校的有些青年老師,一方面想把工作做好,一方面又想把婚戀情況解決,又想把住房問題解決掉。這一定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長時間下去,教師無法通過正常途徑解決,就會將壓力都記在心里,沒有社交的工作會使其個性變得怪怪的,與社會格格不入,可是越這樣就越會產生亞健康的心理狀態,對其工作、生活、其他方面都不利。
三、解決措施
(一)職業生涯規劃。有些教師并不是真的因為工作壓力大而產生心理不健康的問題的,二是缺乏良好的工作習慣造成的。學校應該組織所有教師,針對自己的崗位職責,寫一份最近一年的職業生涯規劃。這份職業生涯規劃主要內容是每天的時間怎樣規劃的問題。有些老師不會安排時間,可以向其他同事學習一下。對T作時間合理的安排可以減少相當多的心理負擔。教師再也不用擔心由于工作時間太短而造成的工作完不成,什么事情都沒有完成的心理負擔。職業生涯里可以對自己的每個季度的工作目標列下,學校可以隨時抽查教師的目標完成情況,而且對其目標的完成給予獎勵,但是沒有懲罰。長此以往,相信教師一定會辦事效率越來越高,積極正面的去處理壓力。
(二)學校組織家屬參觀學校。面對有些教師覺得自我教師角色與社會角色產生失衡的情況,學校應該組織該教師的家庭成員到校里參觀,多多了解作為教師的家人每天都要干什么,包括參觀學生教室,對學生人數有所了解,對學生紀律有所了解,對學生是否尊敬教師有所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帶領教師家人參觀教師的辦公室,對教師辦公室的環境和氣氛有所了解,了解一下教師除了在教室里講課,還需要進行準備自我的科研項目以及進職稱的情況,體會一下學校里教室之間的展開的優勝劣汰的競爭場面。相信,通過講解員耐心的向家人講解,教師的家人一定會更加體諒教師的難處。
(三)學校應該為教師組織聯誼會。對于還未步入結婚殿堂,或者一部分已經離婚的教師,學校應該動用現有的師資力量為這些老師提供聯誼的機會,將缺乏聯誼時間和地點的教師們聚集在學校中,利用某個工作日的下班時間,利用學校的某個會議室,為這些教師準備聯誼對象。這樣不但讓教師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還未其提供了婚戀的機會,相信這會普遍受到青年教師的喜愛。從此,工作勁頭就會更足。避免一些青年教師心理壓力釋放不良造成的心理疾病。
(四)組織定期的心理測試和心理輔導。高職院校不但為學生設立心理輔導室,而且也需要為教師設立心理輔導室。由于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具有病情隱蔽性,從表面上或者他自己都無法察覺,應該定期為教師做心理測試,這些試題應該是由權威精神醫院編寫的,專業的心理測試題,教師可以選擇不參加,然后依照精神科醫院的評估標準對此卷進行評估。將不合格的教師挑出來,進行心理疏導和輔導,如果查出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教師,應該通知其家庭成員及時為該教師治病。對行為不正常的教師進行多跟蹤、多關懷、多指導、多疏導,不得辱罵、諷刺對方,因為具有一定心理疾病的患者,如果向其發出一定強烈的刺激信號,就有可能導致“情緒崩塌”,所以學校應該規定嚴格的教師和學生紀律,一旦發現,對其嚴懲的制度。
(五)組織教師旅游。學校應該在寒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去旅游,尤其對一些平時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的教師,一定要求點名參加。在旅游中充分釋放自我,充分抒發感情,構建更加團結和諧的師資隊伍。
總結:教師的心理壓力可能來自各種原因,應該得到學校的充分關注,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國家政策。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體現城市文明方面,還要將教師的心理健康提上日程,對其時時關注。
參考文獻:
[1]田麗麗.緩解教育變革中教師心理壓力的有效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6(4):76-79.
[2]姜捷.論高校青年教師的壓力問題及其緩解對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 56(1):123-130.
[3]查國清,馬喜亭.高校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分析與提升對策[J].管理觀察,2016(13):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