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靜怡
【摘要】通過相關調查,我們發現,我國關于服裝類職業學校學生專業學習情況不太可觀,而有關技能大賽參賽技能提升路徑的探索及實踐更是不容樂觀,特別是大部分師生不參加職業技能競賽,他們的課余活動主要以一些娛樂活動為主,而具體實訓設備也無法支持競賽,并且與此同時也缺乏體制支撐等問題。本文著眼于服裝類技能大賽參賽技能提升路徑的探索和實踐問題展開探討,筆者根據個人的實踐經驗提出一些個人思考和觀點,希望借閱者能夠積極提出改進意見。
【關鍵詞】高職生 職業技能競賽 職業能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站在教學質量的提高角度提出關于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的要求,并且也得到各大高校的積極響應。
一、我國機電類專業職業技能大賽的現狀
1.高職院校師生參加職業技能競賽不夠積極
當前教育部門主管部門和各個高校之間都更加熱衷于職業技能競賽的舉辦,不僅僅是自己舉辦,除此之外,技能競賽的舉辦還積極響應政府以及專指委舉辦的競賽。但也不難發現,競賽指導教師依舊是那幾位,就包括挑選的學生在內也是選取老面孔。專業的教師仍舊覺得指導職業技能競賽的壓力比較大,其占用的自身教學以及科研時間較多,與此同時,又擔心比賽不能摘金奪銀,待學生返校之后沒有辦法交差。因而,學生在學習的積極性方面表現的比較低,也不會主動的報名去參加一些技能性比賽的選拔,亦或是對自身的專業知識的具體掌握還比較弱。關于這一點,一些院校對此進行了調查,調查問卷中有關于“你會主動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的選拔嗎?”這一問題,其中選擇會的人達38人,占比達12.5個百分點,而選擇不會的人有266人,占比高達87.5個百分點,另外,會主動參加選拔比賽的人數僅占1/8,差距不是太大。
2.高職院校學生課余時間以娛樂型活動為主
根據調查結果我們進行分析,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有些學生不能夠認真聽講,然而,我們就提出來學生的課余時間究竟都在做些什么?我們在問及“課余時間一般會安排做些什么?”該問題時,學生回答的五花八門,其中回答選擇玩游戲的人數為163人,占據53.6個百分點,而選擇勤工儉學的人數達到38人,占比達12.5個百分點,另外,參加社團活動的有26人,占比達8.5個百分點,還有專業技能以及興趣小組的有16人,占比5.3個百分點,除此以外,選擇打籃球、打乒乓球和打羽毛球等一些球類運動的人數達到61人,所占比例占據20.1個百分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課外活動比較喜歡或者更傾向于參加體育和娛樂休閑活動,基于此,比較愿意參加機電類專業訓練的僅占據1/20,因而,我們還需要通過更多的途徑來鼓勵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學習。
3.高職院校實訓設備無法支持職業技能競賽
一般說來,,各個單位所組織的職業技能競賽都是通過企業的生產一線的先進技術和新工藝來完成的,具體應用的設備也是處于領先水平,此外,對于相應的程序系統更是會有比較高的要求。由于高職院校的實訓室一般都是有規劃地經過設計的,也就不可能實現正在使用的機電類專業設備運轉過程中及時的對設備進行更新,有時候可能會使用超過十一年,中途出現損壞的情況讓廠家來進行及時的維修。與此同時,學校方面有關設備的采購也要依照相關規定的程序依法履行,短時間內無法或者比較難于完成采購項目。所以,高職院校的實訓設備則往往是落后于大賽的指定項目的,又或者是沒有辦法支持職業技能競賽的具體運行。
二、促進職業技能競賽的對策選擇
1.狠抓教風學風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高中牛源的逐漸匱乏,促使高校在招生形式上體現的日益嚴峻,而為了能夠完成招生計劃,我們則想方設法使得錄取的分數線得以降低,并且將一些學習習慣不佳的學牛錄入高職院校。學校方面,需要盡可能的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同時,班主任和專任教師則要齊抓共管,給學生要求要提前十分鐘左右進入教室,然后做好“三帶”---帶筆,帶書,帶筆記本,上課不準玩手機,要將手機上交于手機袋內。作為任課教師,課堂上則要與學生產生互動和交流,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同時要重視課堂的考核過程,進一步引導學生能夠獨立的完成作業,并且要堅決杜絕抄襲作業的現象出現。
2.成立職業技能競賽團隊
為了促進一些優秀的教師以及學生不斷地加入到職業技能競賽的隊伍當中,高職院校則要建立穩定為了有優秀的教師及學生不斷的加入職業技能競賽的隊伍,高職院校要建立穩定的職業技能競賽團隊。挑選優秀的教師作為指導老師,并且又要做到老中青搭檔,更看重動手能力的鍛煉,與此同時,還要給予其相應的支持。選拔一些優秀的學牛作為選手,給予其專業的知識肯定,以及學分的認可,進一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的選拔,優中選優,然后再進行接下來一輪的培養,把他們帶人更高一級別的競賽。
結語: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經過了很多年的舉辦,自然已經比較成熟化,也逐漸形成了“校校有比賽,蹦蹦有選拔,國家有大賽”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序列,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需進一步的積極探索職業技能大賽的體制機制,并且不斷地實踐創新,促使其能夠為職業技能大賽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尤其是能夠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來綜合提升學牛的綜合職業能力,而該項工作又顯得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陳益飛.基于職業技能競賽的提升學生專業核心競爭力研究[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報,2016 (04):4-7.
[3]李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啟發[J].職教論壇.2010(04):48-49.
[4]陳益飛.基于大學生職業素質養成的校園文化與區域文化融合研究[J].職教論壇,2015(2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