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倩 鄭妍 謝宏凱
【摘 要】以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研法、實證法,在理論與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對新興經濟體、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存在的影響。研究發現: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廣度對經濟增長存在負面影響,而其深度對經濟增長存在正面影響。對此,為解決金融適度性矛盾,中國應加強金融創新能力、金融風險管理能力、完善金融治理力度并加強金融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經濟增長
引言:
關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研究始終是學術界研究與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新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的來源”。但隨著經濟市場開放性、金融自由化的不斷發展,新興經濟體金融適度性問題愈發凸顯,其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減緩。對此,作為新興經濟體中一員的中國,加強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至關重要。
一、新興經濟體
資料分析發現,現階段關于“新興經濟體”尚未形成統一的界定,被廣泛應用與認可的理解為:新興經濟體是指經濟發展生命力旺盛,較為蓬勃的后起體,如俄羅斯、印度、中國、韓國、印尼等國家。英國《經濟學家》則將新興經濟體分成“金磚”與“新鉆”兩個梯隊,其中“金磚”國家(第一梯隊)主要有中國、巴西、印度、南非、俄羅斯;“新鉆”國家(第二梯隊)主要有韓國、墨西哥、波蘭、土耳其、埃及等。新經濟體經過經濟體制改革后,始終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并未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動力,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得到不斷提升[1]。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06~2008“金磚四國”經濟增長率平均達到了10.7%,2008年占全球經濟的15%[2]。隨著近年來新經濟體發展態勢來看,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關聯性,而面對當前存在的三大沖擊(“美聯儲的QE縮減”、“發達經濟體需求回升”與“大宗商品價格降低”),新興經濟體存在的問題愈發凸顯,因此,研究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探尋發展策略勢在必行。
二、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通過構建“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模型”從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深度(非政府部門信貸比重)、廣度(貨幣化率指標)與效率(金融中介機構存貸款利率差)進行相關面板數據分析,用以探尋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存在的影響。研究發現,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的深度指標(0.1顯著水平)表明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促進作用,其原因在于隨著金融市場化程度的進一步發展,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市場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從而提升了金融資源利用率,有助于促進新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的廣度與經濟增長構成了了“U”型結構,并已經達到了“U”結構頂點,如果新經濟金融規模一味的繼續擴大,將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新興經濟提金融效率與經濟整張存在密切的關聯性,隨著新興經濟體金融中介機構存貸款利率差的減小,新經濟體金融中介機構之間的競爭越趨向于正常態發展,從而降低了金融行業市場壟斷問題的產生,提升了金融市場自由化程度,為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整長奠定了良好基礎[3]。對此,由于“金磚國家”金融市場發展相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承擔金融規模擴大多帶來的影響,但目前已經進入到“U”型結構頂點后期發展階段,金融規模的擴長對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影響,需進行金融結構的有效調整。
三、基于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影響下對中國發展的啟示
隨著中國近年來的不斷發展,中國現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為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深化經濟體制轉型升級發展。需明確認知到當前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存在的適度性問題,并對此做出科學規劃與有效處理,從而增強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基于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建議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處理:
第一,加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力度,保證社會穩定發展。由于經濟與政治存在密切的關聯性,社會政治的穩定對發展金融,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對此,中國在黨的領導下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加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力度,維護社會穩定發展。
第二,落實創新發展理念,增強金融創新能力。即在發展金融市場的過程中,應以創新發展為指導思想,不斷豐富金融產品種類與數量,并未金融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途徑,實現金融資金的高效流轉。
第三,減低政府對金融市場干擾度。政府在進行宏觀調控時,應有效把握“度”與“導”的藝術,不過分干預金融市場的發展,適當的對金融市場商業行為進行引導與調節。并根據實際發展情況,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推動利率市場化發展。
第四,健全金融結構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作用的有效發揮對促進新興經濟體金融優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對此,中國在明確認知內部控制重要性的基礎上,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提升金融機構內部管理質量與水平。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應加大高素質、專業化金融人才的培養力度,鼓勵金融機構不斷提高指揮水平,豐富人力資源,一方面應建立金融風險預防體系,針對匯率風險、金融系統性風險等,進行有效防控,提升金融風險管理能力與水平。
四、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金融自由化的深入發展,新興經濟體金融適度性問題愈發凸顯,要想利用新興經濟體金融發展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需對新興經濟體金融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與改建。對此,就中國而言,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完善金融制度,提升金融機構管理水平與金融創新力度,從而降低金融風險的產生,強化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的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周睿.能源消耗、經濟增長與CO2排放量——基于新興經濟體的實證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5,(11):118-126+129.
[2]博鰲亞洲論壇授權中國經濟周刊發布《新興經濟體發展2017年度報告》 2017年E11經濟復蘇將穩中向好但仍面臨多方面風險和挑戰[J].中國經濟周刊,2017,(10):62-66.
[3]賈瑞,喬家君.領先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實需因素及貨幣因素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基于MS-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17,34(01):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