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強
【摘 要】金融穩定是指金融體系能夠持續有效地實現其作用,即使在遭到突發問題的打擊或發生重大事件時仍然能夠維持這一點的情況。在金融穩定與物價穩定、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中,經濟增長和貨幣穩定對金融穩定起到了極大的影響作用,這就需要把握好貨幣穩定與金融穩定在短期內的碰撞問題,并保持長期的發展統一。所以說貨幣能夠持續的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能對金融穩定有促進作用,同時也能使金融機構持久的穩定經營和發展。
【關鍵詞】金融穩定;貨幣穩定;相互關系
前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成果的不斷升華,我國步入經濟全球化的速度也持續加快,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穩定和貨幣穩定對于我國的經濟市場來將就顯得更為重要。貨幣穩定和金融穩定雖然根本目的都是維護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但是兩者之間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沖突,本文就對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的關系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一、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的沖突問題
(一)金融穩定對貨幣政策實施的影響
金融穩定和貨幣穩定之間是相互制約的,金融的穩定影響貨幣政策的實現,我國的貨幣政策規定如果企業機構陷入經濟危機可以向國家進行求助,國家會根據調查看這個企業機構有沒有繼續發展的可能,從而決定是對其進行資金投入,幫助機構度過困境,還是直接選擇讓其破產,但是對陷入困境的機構的救助可能使通脹率偏離原本的目標,從而使在問題出現時當局處于非常尷尬的兩難境地。當金融出現不穩定時,金融體系內部流動性亦會隨之降低,對實體經濟的資金供給產生了一定障礙,使得投資無法得到增長,這又在本質上降低了企業的凈值,導致了企業無法從金融體系得到有效、足夠的資金供給。
(二)貨幣政策對金融穩定的不利作用
雖然我國的金融業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對于“金融穩定”一詞并沒有什么確定的概念。一般而言,“金融穩定”是指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的浮動很小,相對維持在一個確定的數值上,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金融業持續有序的發展。我國自改革開放之后,經濟飛速發展,金融體系面臨著極多的挑戰,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維護我國的金融穩定也是當前應該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且,從另一個方面說,金融波動是很難預測的,就目前情況來講,這樣的金融波動檢測都是不具有普遍意義上的統計規律的,金融市場上我們通常在會看到這種情況:從直觀上看金融處于穩定沒有波動的狀態,顯然金融處于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但想不到的是,實際上金融市場已經受到了沖擊、出現波動,這都反映了貨幣政策對金融穩定的不利作用。
(三)金融和貨幣一致性穩定遇到的問題
“金融穩定”確實是一種很復雜的狀態,難以界定。自從和國際并軌之后,我國不斷加強中外之間關系,這也就影響到了制定貨幣與實施緊縮性利率的政策。銀行為了遏制經濟過熱與通脹,就采用了加息的方式,但是一些國家卻采取了減息來阻止經濟衰退,這就出現了兩種相反貨幣政策。加之人民幣也在不斷升值,就造成大量的熱錢從各種途徑進入國內,這對國內金融穩定的維持都是十分不利的。通貨膨脹的持續發展,而促成了價格持續走高的期望,對真實的回報率進行太過樂觀預測,因而加大了投機性的借貸與投資。但是,如通貨膨脹沒有預言性的下跌,就會導致借款人的財務情況不斷惡化,出現貸款的違約現象,連帶金融機構的凈值不斷下降,就會出現金融不穩定的現象。在我國每年生產的貨幣的數量都是一定的,但是如果遇到金融危機,貨價大幅度上漲,那么就會造成市面流通的貨幣大量的減少,從而導致金融界不穩定,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二、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的協同性
(一)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的推動作用
雖然關于金融穩定和貨幣穩定之間關系的理論多種多樣,但是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是傳統觀念,這種觀念認為,不管是金融穩定或者貨幣穩定,二者之間都有著不可分割的一致性。如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學者們已經逐步對這種觀點進行了改良和豐富,認為這種觀點雖然肯定了兩者之間的一致性,但是只是簡單的將貨幣穩定作為金融穩定的工具、而貨幣穩定對于金融穩定是有益的。盡管貨幣政策受到了許多外部沖擊,但這些只是一種誘發金融不穩定間接的外部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機構本身的過度信用擴張而帶來的風險。這種情況下,如果貨幣穩定長期存在,那么信用也必然過度的擴張,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梢钥闯觯泿耪吆蛢r格的變動往往造成持續的通貨膨脹和投資量的互相推動,從而對金融穩定造成不利影響,究其原因在于投資往往需要大量的信貸資金進行支持,這就使得信用極度膨脹,埋下不穩定的根源,這也而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的一致性。
(二)貨幣政策對穩定的影響
貨幣政策的沖擊對于金融穩定性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如果是暫時的貨幣政策沖擊可能不會造成投資者對于預期的改變,但是,其能夠間接的導致通貨膨脹的發生,從投資通脹模型中可以分析出貨幣政策受外界因素影響的波動性大小,尤其是貨幣沖擊發生后,平衡點會發生偏移,甚至改變原有的運動路徑。與此相反,如果是負向的貨幣沖擊就會導致完全相反的結果,所以,貨幣政策的制定必須要以系統原來的位置為基準。但是,一旦出現比較大的貨幣政策沖擊就會造成投資通脹模型的不穩定,所以,一定要注意政策使用的適度性。有學者曾這樣說:“以維持貨幣的穩定性為最終目標的政策,在維持貨幣穩定的同時,為經濟穩定與預測提供利率環境,能夠有效減低利率不匹配的風險,也是金融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p>
(三)促進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對的方法
國家實施貨幣穩定政策的目的,是維護長期的金融穩定,但短期的金融穩定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允許一些短期的超標現象和金融波動現象發生。同時運用輔助措施,對短期的不利影響進行補充,對金融體系進行改善,加大應對風險的能力。造成金融不穩定的根本原因就是過度的信用擴張,也就是說,信用擴張超出金融機構的抗風險能力與超出自身管理能力的信用投放,過度的信用擴張,增加金融體系的風險,在面對外部沖擊時,就會使金融體系不堪一擊。另外,大幅提升存款的準備金率,降低流動性,能夠有效穩定物價,對通貨膨脹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相對而言,存款準備金率的變動效果較猛,采用乘數效應就將商業銀行中大量資金進行凍結,降低了盈利的機會。但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降低可貸資金與嚴格信貸的控制,必然造成許多企業極難采取銀行途徑而得到資金,因此國內的企業就采取了兩種途徑,第一種就是通過和外資企業合作方式,結匯之后對資本金進行補充,擴大儲備規模,這種方式從一定意義來看能夠抵消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效果。第二種就是將精力朝著金融市場發展的方向來進行籌資,發行大量的新股。而通過股票市場大量籌資的行為影響到了商業銀行,每次出現了新股認購之時,就會給貨幣市場造成劇烈的波動。因此,提高存款的準備金率也會影響到貨幣與金融的穩定性。
三、結語
貨幣穩定和金融穩定二者之間有著密切而不可分割的關系,沖突性和一致性共同存在,只不過是在不一樣的角度下,會表現出的不同的影響。由于目前對于金融穩定的內涵缺乏一個客觀的定義,從而無法標準化的對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關系進行定論,所謂矛盾沖突與一致相似,只是在不同情況下的分析不同所呈現出的不同結果。
【參考文獻】
[1]陳利平.貨幣存量中介目標制下我國貨幣政策低效率的理論分析[J].金融研究,2006(1).
[2]劉郁蔥.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的內生性沖突——基于資產價格和流動性分析的視角[J].浙江金融,20l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