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淏
【摘 要】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自然科學的刑事科學技術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DNA技術、微量物證技術等得到了普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據庫及相應的自動識別系統建設,基于DNA的DNA指紋庫,基于指紋識別的指紋庫已成為破案的利器,近年來,足跡庫及足跡自動識別系統建設也日漸成熟,本文現階段足跡庫及足跡自動識別系統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足跡系統;模式識別;特征點;數據庫
一、足跡檢驗及其作用
手、足、工、槍、特是刑事科學技術領域傳統的痕跡,與之對應的痕跡檢驗技術也是傳統刑科技的核心技術。足跡檢驗作為傳統的刑事科學技術手段之一,一直在偵查破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足跡在偵查破案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根據足跡特點和分布狀況可以判斷作案人的性別、年齡、身高、體態、行走姿勢、負重情況及來去方向、作案過程;沿成趟足跡進行追蹤鑒別;通過與嫌疑人足跡樣本比對,確定現場足跡是否該人所留。
二、足跡自動識別系統簡介
(一)何為足跡自動識別系統
是以信息服務基層為出發點,以足跡自動識別技術為核心,以現場足跡信息異地交互、嫌疑人足跡信息實時排查為應用方向,結合省市縣所隊四級公安機關足跡管理的業務流程而開發研制的足跡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分為兩個組成部分,即足跡自動識別和足跡庫建設。
(二)足跡自動識別系統工作流程
足跡系統工作流程可分為四步,一是足跡的采集,采集的大多是現場足跡,但有時也可以采集嫌疑人足跡;二是對采取的足跡進行處理,受承載足跡客體的影響,通常在現場采集到的足跡是雜亂的,這就需要通過人工的處理,去除干擾因素,使采集的足跡具有可比性;三是系統比對,系統比對是將采集到的足跡與系統庫的足跡進行比對,這一步是依靠內置的程序無人工影響;四是人工比對,即根據系統比對的結果,按照匹配率從高到低進行人工匹配。
(三)足跡自動識別系統的作用
足跡自動識別系統明顯的作用就在于足跡的比對,進而串并案,指導偵查或確證嫌疑人。但足跡自動識別系統的作用卻絕不止如此,或者說足跡的作用絕不止如此。以鞋印為例,每一種鞋印都對應著一種鞋,那么我們在通過鞋印確認鞋的種類后完全可以去找鞋,尤其是現階段網絡購物的發達和監控系統的普及,我們可以排查出這個鞋來自哪,生廠商在哪?銷售區域是哪些地方?哪些店鋪銷售過這類鞋?進而去找到購買人,去找到嫌疑人。
三、現階段足跡自動識別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數據庫建設落后
現階段足跡數據庫的建設極其不完善,尤其存儲數據這方面,現階段數據庫中存儲的只是現場勘查得到的足跡,而沒有自身的數據庫,比如市面上各類鞋的鞋底花紋等。數據庫建設的落后勢必會使足跡檢驗的應用受到極大的限制,那么民警辛辛苦苦在現場采集到的足跡就難以發揮自身最大的價值,這是對公共資源的極度浪費。
(二)比對系統的不完善
通過使用,我發現現階段的足跡系統的建設與指紋系統有著很大的差距,足跡與指紋是有其共性的,二者是類似的,指紋研究的是紋線,而足跡研究的花紋。足跡相比較指紋而言有其的特殊性,指紋而言只是各種紋線的相互組合,而且可以劃出大的類別,但鞋印不同,指紋是天生的,一生不變;足跡不同,現階段的足跡大都是鞋印,鞋印是由鞋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將鞋底的表面花紋印到承載面上,而鞋是人造的,是夾雜著人的主觀創造的,相比較指紋,各類足跡的差別更大,更易區分,但是現階段,足跡自動識別系統,相比較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更像是一個現場數據庫建設,而不是一個排查比對系統。
四、對足跡自動識別系統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鞋庫的建設
現階段,數據庫中只是現場采集到的足跡,數量少而且有滯后性。建立覆蓋面廣,數量龐雜的鞋庫極為重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手工鞋越來越少,絕大部分鞋都是機械化制造,在這種情況下,鞋庫的建設具有極大的便宜性,甚至我們可以采用身份證的方式,讓每一雙鞋有其的特征代碼,這樣在鞋的流通中我們可以精準的掌握到每一雙鞋的流動。而且相比較以前,支付寶、信用卡、微信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現,我們甚至可以把鞋與人一一對應,每當發生案件后,一旦在現場采集到足跡,將其放入足跡庫,我們可以極快的劃出嫌疑范圍,在通過排查很快的確認重點人,進而破案。
(二)統一自動識別系統
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的前車之鑒不可不察,指紋系統在建立之初,公安部沒用統一的制定系統,導致跨省甚至是跨市偵查存在極大的障礙,現階段足跡自動識別系統給的狀況和起初的指紋自動識別的狀況何其相似,在沒有統一規定的狀況下,受實際辦案的需求,各省自己制定了自己的系統,各自去建設數據庫,這勢必會造成公共資源的重復使用,是對資源的極度浪費。而且,受現實條件,某些省市地處偏遠地區,確實沒有建立數據庫(鞋庫)的條件,將各省聯動,統一起來,才能最大程度的將足跡自動識別系統利用起來。尤其是現階段,交通方式不斷更新,交通愈加便捷,跨區域作案愈加常見,現階段的足跡自動識別系統已不適應現階段公安工作。
(三)建立劃分的統一標準
現階段,對足跡檢驗而言,比對仍然停留在個體識別的階段,對于各類足跡的劃分沒有統一的標準,造就了足跡比對困難準確性不高的狀況。對于自動識別系統而言,劃分出種類,能極大地縮短檢驗所需的時間,隨著足跡自動識別系統足跡庫的發展,在現有不劃分種類的情況下,識別系統識別的效率會越來越低下,這對公安實際工作很不利。
(四)3D技術在足跡檢驗中的應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3D重建技術越來越發達,上面講過根據足跡特點和分布狀況可以判斷作案人的性別、年齡、身高、體態、行走姿勢、負重情況這些信息不是靠足跡的平面圖得到的,而是靠它的空間形態,現階段足跡系統收集的信息依舊是保留在二維層面,即平面圖形。通過平面,自動系統只能鑒別出是哪種鞋,是否是同一類鞋,是否是同一人留,這是對足跡蘊含信息的極度浪費,通過在足跡采集中應用3D技術,尤其是立體足跡,我們能夠發掘出更多的嫌疑人信息,能進一步確認嫌疑人,更快的破案。
五、總結
通過實地實習,我發現現階段公安工作不容樂觀,受限于人手不足及公共資源的有效利用,很多案件公安機關根本沒有精力去偵查,但同時我們在工作中幾乎所有案件都需要去現場勘查,去采集信息。
現階段指紋、DNA的應用十分廣泛,但隨著犯罪分子反偵查意識的增強,我們能在現場提到指紋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但足跡不同,相比較指紋、DNA的普及,足跡雖然是刑科技的傳統檢驗手段,但是應用并不廣泛。犯罪分子也常常不會注意到這方面,相對于指紋、DNA,足跡更容易采集。
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秉持著有痕跡必記錄的原則,對現場的足跡,我們都會提取,但是相比較指紋、DNA,足跡應用的十分少,足跡當中蘊藏的大量信息我們并沒有將其挖掘出來,這是對前期工作的不尊重,也是對公眾資源的浪費,我相信,只要我們將足跡庫建設好,將現場的信息充分的利用起來,可以極大地增加我們的破案率,讓更多的民眾的訴求得到滿足,讓更多的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
【參考文獻】
[1]董澤南.淺談刑事科學技術在刑事偵查中的作用[J].法制博覽,2016(32):232.
[2]王麗杰.足跡檢驗鑒定在偵查破案中的作用[J].法制與社會,2016(09):295-296.
[3]關穎雄.論法庭科學在刑事偵查中的作用——以技術性偵查為視角[J].凈月學刊,2015(06):38-43.
[4]關穎雄.論法庭科學在刑事偵查中的作用——技術性偵查的視角[J].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5,27(06):62-68.
[5]周飛,陳義,李軼斌.對現有足跡檢驗技術的綜合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3(33):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