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博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邏輯分析法對河北省體育高考百米項目中搶跑現象進行研究,發現考試中發槍節奏統一且規范情況下,搶跑現象較為嚴重,而搶跑原因與比賽中起跑搶跑略有不同,主要是技術動作不正確、地方教練的不重視、學生面臨學訓雙重壓力且重文化輕體育所致,通過分析原因給出建議以供參考,希望考試中百米起跑搶跑情況得到改善。
關鍵詞:河北省體育高考 搶跑 起跑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008-02
河北省體育高考項目有100m、立定三級跳遠、原地推鉛球和800m四項必考素質,搶跑主要出現在100m。高考和比賽不同,高考決定了考生的命運,考生的狀態是區別于參加田徑比賽的運動員的,所以,出于人性化考慮,河北省體育高考允許一次起跑犯規,之后搶跑的考生會被罰下。此規則給了考生一次機會,但在實際考試中,出現大面積搶跑現象,通過觀察記錄發現,搶跑的考生出現地域性,來自某一地區的考生搶跑比率很高。本文將這一現象分析探討,找出原因,提出解決辦法以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參加2018年河水省體育高考考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以“短跑起跑”“搶跑”“起跑訓練”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查閱中文文獻中與搶跑有關的文章仔細研讀,了解短跑的特點,搶跑的原因和規則的演變以及考生在參加體育高考和比賽中不同的心理壓力。
1.2.2 實地考察法
通過參加2018年河北省體育高考徑賽項目的執裁進行實地考察,抽取其中8天觀察并用畫“正”字的辦法記錄搶跑考生的生源地,詢問考生搶跑原因,并與發令裁判和徑賽裁判長交流經驗。
1.2.3 邏輯分析法
對查閱的資料和實地考察的結果進行邏輯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考試方法
考試時間是4月7號到4月20號,中間休息一天,補考三天,正式考試10天,每天安排參與考試人數有800~1000人之間,分別來自河北省2~3個市的各所在區,每8人一組。100m和800m分別在上午第一場和下午最后一場,所有人參與考試,每組有一次搶跑機會,考試發令使用電子發令,無發令槍。
2.2 考試中短跑搶跑情況
對搶跑考生的生源地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后發現,每個地區的考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搶跑,普遍穩定在一個“正”字以內,但是一些地區卻達到了兩個“正”字及以上,如唐山市曹妃甸區、邢臺市橋西區、邢臺市沙河市、滄州市任丘市、唐山市灤南縣、唐山市路北區、張家口市宣化區1、石家莊市無極縣、邯鄲市峰峰礦區,其中,邯鄲市峰峰礦區甚至達到了3個“正”字,搶跑考生出現了明顯的地域性特點,而且多數考生是在“預備”口令響起瞬間起跑。
由于搶跑情況比較嚴重,當考生上道以后,裁判用“不要緊張,都不要壓槍”“聽槍聲起跑”等語言對考生進行提醒,搶跑現象得到了很明顯的控制。而來自保定市、定州市的考生起跑相對好很多,即使不提醒也很少出現搶跑,節奏把控能力比較強,學生水平相對較高,從參加了三年的河北省體育高考起點組織裁判張老師處了解到,之前每年來自保定等地的考生體育素質和對考試規則的遵守情況都相對較好,由此可見,考生平時在此方面經受了比較系統的訓練。
2.3 考試中搶跑現象的原因分析
2.3.1 起跑技術動作不正確
一般來說,短跑搶跑的產生與運動員起跑的“預備”姿勢、身體素質和運動訓練水平及心理素質有關。短跑的起跑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勢,河北省體育高考統一要求不使用起跑器,可以穿釘鞋。在實際考試中,搶跑考生的起跑姿勢多不正確,甚至不會起跑,前腳過于靠前、重心過于前傾、手臂和腿部力量不足導致臀部抬不起來、后膝不觸地等。
2.3.2 教練不重視,訓練方法錯誤
教練或體育老師不重視起跑技術動作和身體素質訓練,教導學生猜搶起跑。 在平時的訓練中,教練對學生沒有進行專門的起跑技術動作、反應和力量素質練習,只是反復進行百米完整練習,發令中不喊“各就位”的兩段式發令,且在考試前教考生要壓槍起跑,學生心存僥幸心理,故導致考生在考試中聽到“預備”就起跑,出現在神經高度緊張情況下把“預備”當槍響。
2.3.3 學生學習為重,忽視訓練
體育提升較快,重點抓文化課。參加體育高考的考生同樣需要參加文化課高考,同樣對于文化課有著較高的要求,再加上高中重文化輕體育,考生普遍認為如果在體育上花費太多時間就會耽誤文化課,且體育成績提高較為容易,只需在考試前集訓一個月甚至更短即可,沒有經受各方面系統的訓練。
2.3.4 思想壓力過大,過于緊張導致不能控制動作
主要由運動焦慮引起,考生賽前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心理,影響正常水平的發揮。體育考生為了在高考測試中取得優秀成績而使自己承受的心理負荷要比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好名次大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期望值過高,“三年磨一劍”,一旦發揮失常便會失去錄取資格,加上老師期望和家庭的寄托,考生過分擔心失敗而又急于求成,情緒躁動不安,過分緊張;二是因為考生比賽經驗不足,經歷的體育比賽少,臨場比賽經驗的缺失使得考生在高考賽場中不知所措,產生怯場。
2.3.5 利用考試規則設計起跑戰術
體育高考搶跑規則允許一次搶跑,所以少數水平較高的考生鉆規則的空子,利用“犯規戰術”,故意搶跑犯規來干擾其他考生,帶亂其他考生的起跑節奏,影響其他考生的比賽情緒與體力,使其他考生搶跑罰下或者不敢起跑,從而達到個人目的。
2.3.6 外界干擾因素
考試中一些其他干擾因素導致搶跑。其他考生的呼喊和一些工作人員的談話對發令裁判和考生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擾。還有風速影響,當風速超過2.2m/s不能發槍,需要讓考生原地活動或者休息,等風速合乎標準了再發槍,所以考生等風的時間或短或長,如此以來對考生的耐性也會造成影響。
3 搶跑的危害
3.1 消耗考生體力
百米項目肌肉的工作特點是以肌肉的爆發用力起跑、極大強度的途中跑和最大用力沖刺跑來完成,屬于肌肉動力性工作,以磷酸原系統(ATP-CP)供能為主,特點是時間短速度快,由于在短跑運動中,對抗肌收縮與舒張快速交替活動,所以神經過程靈活性高,興奮過程占優勢,但興奮與抑制過程頻繁轉換,使得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容易疲勞,而且起跑時考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蓄勢待發,搶跑導致考生發力落空,所以對考生體力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3.2 影響考生情緒
絕大多數運動員對起跑搶跑行為持反對態度,不希望出現搶跑犯規的現象,他們認為其他運動員的搶跑行為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自己的比賽情緒和水平的發揮??忌侨绱耍诎倜卓荚囍?,考生處于極度的緊張興奮中,情緒起伏大,一旦出現搶跑,考生暴躁易怒,在考察中,許多考生在其他考生搶跑后情緒激動,說臟話。
3.3 打亂考試節奏
搶跑行為無論是對考生還是整個考試的節奏都會產生干擾。第一,在考試期間,常常會刮陣風,且沒有規律,風速起伏較大,小時1.8m/s,大時達到5m/s,所以,在風速降下來的間歇把握機會抓緊時間放槍,如果在陣風間歇期間有考生搶跑,召回后重新發令便會迎來新一輪的陣風,從而錯過最佳發槍時機,裁判和考生需要再等下一個陣風間歇,導致考生等待起跑時間過長;第二,搶跑行為也會干擾學生對比賽感覺的把控,打亂學生自己的節奏。
4 建議
4.1 加強身體素質練習
在平時的訓練中,加強考生反應素質和力量素質訓練。反應素質訓練可以提高考生身體的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力量素質是短跑項目的基本素質,在安排力量練習時,特別重視運動員全身各部分力量的平衡,在發展下肢力量的同時發展上肢力量,發展腿部伸肌力量的同時注意腿部屈肌力量,上下肢力量有助于起跑時的支撐和蹬擺,身體素質訓練是提高學生起跑水平的基礎和關鍵。
4.2 加強技術動作訓練
在學習起跑技術中,應抓住技術關鍵,反復進行聯系,以分解技術和局部技術為主,完整技術為輔,教練員一定要以教學為主,多做正確動作示范、講解,進行練習時,教練員要精心指導,反復練習直到建立正確自然的技術形態,一旦錯誤動作成型,將會影響今后完整技術的學習和掌握。在學生掌握完整蹲踞式起跑技術后,進行專項技術練習來鞏固短跑起跑技術。
4.3 加強師資力量培訓
加強教師教練的專業知識培訓。體育教師和教練應懂得為學生科學的制定訓練計劃和訓練方法,對學生進行較為系統的訓練,不忽視百米起跑技術動作的學習,在四項考試項目中,做到全面又有重點的教學,并引導學生練習,不教學生心存僥幸心理的猜槍壓槍,訓練負荷控制科學合理。
4.4 加強考生心理訓練
心理訓練的目的是通過發展考生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緒的能力,能夠擺脫外來刺激和一直在考試比賽中所出現的不利心理狀態,短跑的心理訓練是通過考生對意志品質的培養,學會適應比賽條件和與對手進行競爭過程中實現,教練員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疏導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遇到的壓力和困難,使學生在考試前有適當的壓力又不至于過于緊張,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即使失敗了也不要氣餒。
參考文獻
[1] 李亮.短跑運動員的起跑技術及其訓練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3):52-53.
[2] 董勝利,李強.對我國短跑運動員起跑反應速度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1):89-91.
[3] 王連凡.影響百米運動員起跑反應速度的因素及其訓練方法的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7):66-68.
[4] 劉彧秀,趙梅玲.提高短跑起跑反應時的訓練方法手段研究[J].運動,2017(2):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