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光
摘 要:高職教育肩負著培養工作在第一線的應用技能人才的使命,這不僅要求他們具有嫻熟的技能,也要具有與職業技能相匹配的身心能力。總體來說,我國高職體育教學發展緩慢,改革成果不盡人意,體育課程不能滿足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需要,沒有體現高職院校培養職業技能的特點。而調查發現,我國高職院校存在大量體育課邊緣化的現象,體育教學流于形式,教學質量不佳。本文針對目前我國高職體育教學整體現狀,對今后體育教學的發展走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職 體育教學 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c)-0127-02
高職院校由于招生和就業的壓力,普遍重視重點學科,而對體育這一邊緣學科缺乏重視,加之近些年在體育測試中猝死的學生有之,所以高職院校雖然始終在推動體育教學改革,但是不敢強加太大力度。和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在資金、師資、場館上都存在劣勢,所以一般總會選擇把有限的資源投在重點學科上,而體育在傳統觀念中被視為邊緣學科,自然投入最少。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因為生源劣勢,難以出好成績,這就體育投入就更少,體育教育發展就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雖然國家三令五申要改革體育教育,但是因為積弊難改,我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還有一段路要走。
1 我國高職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現狀
1.1 我國高職學生體質現狀
根據《中國學生體質監測歷程》2010以來我國大學生體質一直在下降,浙江省在2015年公布了高職高專學生體質報告,結果是高職學院體質不敵本科生,在杭州地區大一新生身體素質最好,而力量上近半不合格。
這個報告基本符合筆者近年來對全國各個高職學生體質的觀察和研究,高職學生體質變化的特征就是年級越高,體質越差,因為年級越高越缺乏運動。呼和浩特統計當地四所大專院校發現只有42%的學生吃早餐,智能手機的出現讓學生更喜歡熬夜,更不愿意早起。筆者調查發現,許多學校都存在學生整天不下床的情況,更不用提運動量了。男生表現為越到高年級越肥胖,女生因為長期節食而造成營養不良。大一時還有學生能夠完成中長跑,臨近畢業他們連800m的能力都沒有了。這類學生普遍缺乏自控力,目標模糊,意志渙散,對就業和未來缺乏信心,甚至有悲觀情緒。他們喜歡玩游戲,而不樂于參與運動,社交能力也比較差,因為缺乏體育運動他們的心理壓力和健康問題較大。
1.2 高職學生缺乏體育運動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高職體育教育教學受到忽視,因為招生和就業雙重壓力,高職院校往往不能體育教學投入太多資源,因為學生健康指標顯然沒有就業指標直觀。有些高職管理嚴格,嚴格實行課堂管理,并且實行晚自習制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職學生軍心渙散的問題,但是沒有實行嚴格的體育運動管理,而且體育課管理也存在松懈現象。
其次是學生自身對體育運動缺乏重視,許多學生更愿意用手機電腦打游戲,而不愿意參加體育運動,即使是那些籃球愛好者也因為長期養成的習慣而逐漸減少運動次數。而我國高職院校只有少數有重視體育的環境,在缺乏外部督促的環境下,他們對待體育鍛煉的態度越來越消極。
第三是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課外體育比賽較少,高職院校普遍正在推進理論課程與社會實踐的改革,過去重視文化課,現在向實踐課傾斜。高職沒有資源和精力推廣體育課外體育活動,價值經費短缺等問題,體育比賽建設嚴重不足,因此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職缺乏體育活動與體育比賽的支持。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生源以農村地區為主,根據《2016年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從2011年2015年農民家庭背景的學生從47%增長到53%,而中職院校農村學生比例更高,并且逐年增加,這一現象在我國2000多所技工院校中表現最明顯,75%以上都是農村學生。高職院校生源普遍存在處于中等家庭以下水平,即使是城鎮學生家庭條件也不夠好。因此他們在中小學階段就缺乏體育課程建設就不足,我國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是越是西部落后地區體育課程越邊緣化。經常出現體育課被體操課代替,體育課被挪用占用,加之應試教育觀念嚴重,讓高職生源在中小學階段就缺乏系統的體育教育,和本科院校學生相比存在先天的劣勢。
2 我國高職體育教育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2.1 體育意識逐漸增強,但重視程度依然不夠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教育教學,高職體育教育意識增強,逐漸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職業能力。但是對體育教育教學的認識還不足,缺乏重視。我國高職盡管場館和體育設施水平不同,但是這并不是制約高職體育教育教學發展的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全校師生乃至于整個社會對體育教育缺乏重視,認識程度上不來。這就導致了在課程中體育課程建設總被安排在最后,最被忽視。調查中發現87%的教師,64%的學生和94%的家長認為體育課的重要性比不上其他課程。
2.2 體育教學效果差
調查中68%的學生對體育課不滿意,54%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枯燥無味,65%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教學單一,效果差。而多數學生上體育課只是為了修滿學分,他們對自己將來從事的專業需要何種體育素養并不了解。而實際上,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效果普遍較差,學生并沒有通過體育課掌握某種技能,這才是高職師生普遍不重視體育的根本原因。任何一門課程,如果感覺到在課堂上學不到什么東西,那么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會下降。我國高職體育課普遍缺乏學習動機,而與之相比,課外輪滑課、街舞課、健美操等課程因為能切實提高學生技能,而受到廣泛的歡迎。
2.3 教學評價方法落后
體育課教學效果差,根本上不是因為場館設施或者教師素質,而是因為教學評價方法,對體育教師缺乏系統性的管理和科學性的評價指標。體育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敢給學生太大壓力,期末考試又不忍讓學生掛科,所以日常管理不夠嚴格。而體育教師的考核、獎懲、晉升機制都不完善,有些教師甚至認為體育教學沒有前途而選擇其他學科。總體上,教育部也沒有強制規定不通過體能測試和技能測試不能畢業,缺乏硬性的指標是體育教學的嚴重問題。
3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目前我國高職還普遍缺乏對學生基本運動技能和職業相關技能的重視,對學生不會上三步籃,不會倒立,不會游泳,不具備和未來職業能力相關技能習以為常。但是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觀念的普及,未來這一趨勢一定會改變。那些做不了一個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和俯臥撐,那些毫無對抗能力和那些視800m測試為畏途的學生,可能不會畢業。而體育課將會更加重視跑、跳、攀爬和做復雜技術動作的能力,比如發展空翻、游泳、倒立、平衡木、藝術體操、康復教育、醫療保健知識等等。
除了讓學生具備基本的體育運動技能,高職體育教育教學還會發展和學生未來職業相關的體育技能,比如醫學專業更多學習運動和康復知識,學習如何避免受傷和快速恢復,海事專業要學好游泳技能,而選擇從事艱險職業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當前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單靠一個學校自己是不能實現的,國家必須要從整體層面制定政策,參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一方面強化測試監督管理,縮減考核項目,適當加大考核強度,不通過不予畢業。針對高職學生要建立職業體育技能測試,強化對軀干力量、走步跑步、動態強度與耐力等方面的測試。
參考文獻
[1] 桂海榮.高職院校體育課現狀與對策探討[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34-36.
[2] 趙立功,白素萍, 劉志紅 .我國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0(2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