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文
摘 要:我國是競技體育大國,在舉國體制之下競技體育屢屢在世界大賽上斬獲金牌,但是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全民體育尤其是大學體育教育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差距。在體育教學管理方面,國內體育教育教學與課外體育競技與競賽聯系不緊密,教學存在松懈現象,本文根據多年理論研究結合大學工作實踐研究了大學課外體育競技與競賽對教學管理的促進作用,旨在為我國大學體育教育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課外體育 體育競技 體育競賽 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b)-0053-02
大學競技體育可以強化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的交流競爭和團隊協作,并且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體育對一個人的生涯發展都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美國大學,不愛好體育往往被看成是異類,所以直到今天我們還能看到從布什父子、奧巴馬夫婦、川普總統到鮑爾默、保羅艾倫這些政界和商界耳熟能詳的人物都是體育運動的愛好者。《哈佛商業評論》公布的調查顯示:來自5個國家的400多名女性管理者中,過半數都是運動能手,雇傭者認為參加過體育比賽的人更能夠信守承諾,富有紀律性,積極進取,善于團隊激勵,在壓力來臨時更容易以競爭精神來面對。同時國外競技體育的教育人才培養發生在高校,美國最知名的NCAA聯盟火爆程度堪比職業聯賽,NCAA是培養職業球員的搖籃,大大地增加了人才選拔和培養的基數,這也是姚明上任籃協主席以來大力提倡的。
1 我國高校競技與競賽現狀和存在的不足
1.1 我國高校競技體育體制和問題
為發展競技體育,1986年國家體委和教委聯合制定了《關于開展課余訓練提高學校體育運動水平的規劃》正式提出了利用課外時間訓練加強體育訓練水平的規劃。我國大學競技體育全國性機構是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FUSC),受教育部直接領導,與之相比,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即NCAA)是獨立于政府體系的非盈利化社團。作為近職業化的聯盟,NCAA的大學生球員沒有薪水只有獎學金,這就爆發了2017年的貪腐丑聞,所以NCAA非營利性組織的業余色彩還存在制度和規則上的根本問題。與NCAA相比FUSC顯得更加不完善,管辦未分離,職責不夠明確,組織結構設置簡單,缺乏規則委員會等推動高校競技比賽的職能部門,對行政依賴較強。這就造成了經費來源單一,不足以支撐校園競賽的發展,同時缺乏商業運作模式導致管理相對落后,經費管理不夠嚴格。
1.2 我國大學生課外體育競技與競賽現狀和問題分析
我國目前大學生課外體育競技與競賽以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為主,包括四年一屆的大運會、單向體育協會的競賽和各省市的大學生運動會。總體來說,參與程度和參賽場次相對較少,單純重視成績現象較為嚴重,缺乏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比賽觀賞性、競技性、娛樂性還有待提高。盡管大超(CUBS)和CUBA這樣的聯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還需要向其他項目推廣。我國大學生體育競技與競賽的顯著問題就是高校之間校際訓練多比賽少,業余性強,訓練呈現間斷化。而針對國內10所大學的調查顯示,各大學校內競賽頻次如表1所示。
根據統計數據我們能夠發現,目前籃球、足球和排球等三大球項目舉辦較多,以籃球為例,很多學校有企業贊助的三對三、一對一、投籃比賽以及院系間的籃球比賽,也有自己組織的院系比賽。排球由于場地較小,比賽也比較容易舉辦,尤其是女子排球得到了廣泛發展。長跑和馬拉松運動在高校內逐漸受到重視,學校推廣一二九長跑等長跑項目的積極性加強。而相對之下,體育舞蹈類項目參與熱情較高,但是真正參與到項目當中的學生較少,普及程度遠不如籃球、排球和長跑等項目。高校足球的發展受制于場地的需要,有些高校足球場地體育課基礎訓練還排不過來,因此校內體育比賽發展受到限制。總體來說,目前高校體育發展還不均衡,體育舞蹈、輪滑等新興項目熱情較高,但是課程建設沒有跟上,而籃球等項目都是體育課的積極分子在主導,參與程度不夠,課程也缺乏專業性。
2 課外體育競技與競賽與體育教學管理的關系
2.1 我國高校體育競技與競賽參與度不高導致體育教學松懈
體育教學松懈是普遍出現的特征,調查發現,之所以體育教學出現松懈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參與度不高的原因。以籃球課為例,調查表明78.3%的女生在籃球課上充當了男生的啦啦隊,因為這些女生沒有籃球競技技能,甚至連基本的規則都不太懂,她們在課上認真學習的熱情就不高,教學效果就不夠明顯。而大學運動會都是各個院系的精英甚至是特招生出成績,普通學生參與度不高。
2.2 積極發展課外體育競技與競賽有助于體育課教學管理
調查中發現,積極舉辦體育競賽的高校體育課教學管理明顯取得進步,那些積極開展競賽活動的學生在體育課上更加努力,主動學習的興趣更高,學生們充分利用課上時間演練戰術,練習配合,改進技術要領,積極和教師進行溝通,主動向教師建議改善考評方式。以籃球為例,過去沒有積極推廣體育競賽,學生學習籃球課不注重技戰術的學習,只想自由分組打野球。而在推廣班際比賽之后,學生認識到按規則打比賽的不足,進攻組織、防守陣型、犯規控制、投籃選擇和邊線球戰術都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于是他們主動要求教師在課上講解這些知識,并且進行演練。過去籃球考評是規定時間內投籃、上籃為主,現在把技戰術都納入其中,明顯提高了教學質量。
3 結論和建議
我國相關法規明顯規定課外體育競技與競賽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一部分,但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還沒有將課外競技競賽與課內考評機制結合起來,針對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1)積極推進職業化改革,加大商業模式開發,以學校為單位推進校級聯賽,參考NCAA和CUBA的模式,在各個項目上進行機構改革。并且增加學校體育競賽的層次和數量,加大校際間比賽活動頻次,建立一個從班際比賽到校際比賽的選拔體系。
(2)積極推廣專業體育競技與課外體育競賽相結合,讓廣大學生參與其中,比如運動會增加健美操、武術、跳繩、輪滑等,針對本校的特點增加體育競賽的娛樂性、趣味性和觀賞性,建立各個體育俱樂部,通過校園內部市場推動校內體育發展。
(3)把課外體育競賽成績和體育課考評相結合,對于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根據不同級別給予加分,通過外部考核進一步促進體育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體育基本理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首一,李書泉,高健,等.普通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建設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30(4):114-118.
[3] 呂瀚光.高校二級體育賽事的開發——有效整合高校課余體育競賽資源[J].科教文匯,2008(10):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