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帥 許子嬋
摘 要:提高教學質量是各級各類學校賴以生存、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于地方本科院校順應轉型發展的趨勢,高質量的培養實用型人才至關重要。但是現實中體育課堂教師問題行為嚴重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將從體育課堂教師問題行為的表現、成因及改進方法等幾個方面展開分析,試圖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體育課堂 教師問題行為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b)-0110-02
近50%的現有全國本科高等院校將有計劃的向應用型院校轉變。這其中占比較大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如何能更好的轉型發展?頭等大事是提升教學質量,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師問題行為始終存在并且不容忽視。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更多,教師問題行為產生后會迅速蔓延,如控制不當,嚴重影響教學目標實現。
本文以山西省兩所普通本科院校體育課堂教師問題行為為研究對象,以期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堂教師問題行為的解決提供可行性建議。
1 體育課堂教師問題行為的表現
教師多方面的素質都將對學生學習產生客觀的影響,同時體育課堂教師問題行為也體現在多方面。
1.1 教學態度不端正
教師的教學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否建立、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學生的各項素質能否得到發展。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教師的教學態度不夠端正,例如言行上不顧及學生自尊心、遲到、早退等。
1.2 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是在一定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教師和學生按照一定的基本要求,協同采取的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較為單一,不能很好的掌握多種教學方法。單一死板的教學方法也會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和厭煩心理的增加。
1.3 教學技巧運用不熟練
部分新進教師在這些技巧的運用上還不熟練。例如:講解不條理、不系統,做示范動作的時機、位置、距離把握不好等。
1.4 自身運動能力較弱
在教學中,體育教師一個優美、輕松、標準的示范動作,更易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減少恐懼心理。相反教師自身運動能力較差的話,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產生不服管理、不信服等現象。
1.5 教學內容的選擇及安排不合理
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對于單純身體素質練習較為反感,認為該內容過于枯燥;并且很多教師也反映單純身體素質練習的效果不甚理想。如何將眾多教學內容有機的安排起來是一個重要問題。另外有些體育課堂上,會出現部分時間學生無事可做或整堂課中無效時間較多的現象,這些都是課堂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造成的。
2 體育課堂教師問題行為的產生原因
(1)教學態度不端正是體育教師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上出現了問題,不能以一種平靜而持續的情緒對待體育教學。人們常說工作態度決定一切。部分體育教師對自身工作并不認同,認為學生在體育課上學不學體育知識、技能無所謂,終身鍛煉的習慣和意識也不是在體育課上就能形成的,這就導致了部分教師出現遲到早退,不認真備課上課,言行上不顧及學生自尊心等現象的發生。
(2)部分體育教師由于自身某些方面的能力有缺陷,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只運用少數的幾種教學方法。例如某些教師表達或講解能力有限,教授動作時講解不條理而且不能很好的抓住重點。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做示范動作,不提出應觀察什么,就容易使學生觀察學習中抓不住重點,無法迅速建立動作表象,影響后續學習。另外有些教師正好相反,言語講解較多,示范動作較少,違背了精講多練的教學原則。
(3)講授不同內容或面對不同教學對象需要應用不同技巧。如果教師沒有提前充分準備的話,就不能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點和教學對象的特點。例如新授內容時教師應多講解,復習內容時學生應多練習。男生較多的班和女生較多的班,采取的教學技巧也應當有所區別。
(4)體育課堂教學區別于其他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在于身體動作學習,教師需要更多做肢體動作,學生先通過觀察,大腦中產生動作表象,再思考自己如何完成,肌肉關節什么時候用力,怎么用力等方面,最后通過嘗試練習后,熟練內化為自己的動作。教師的示范動作質量高低決定著學生能否在大腦中能否建立準確的動作表象,而且還可以影響學生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學習。但現實中部分教師年齡偏大、體型保持不佳,出現運動能力退化,或是不注重自身運動能力的保持和再學習,導致教學中出現示范動作不標準。
(5)關于高校體育課教學內容選擇應遵循以下幾點: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規律;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客觀實際。例如學生在學習一種新的運動技能初期,即粗略掌握動作階段。在這一階段新穎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大有幫助,并且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學習效果比較明顯。但部分教師在該階段多使用單一的重復練習方法,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明顯。
3 體育課堂教師問題行為的改進方法
3.1 端正教學態度,課前認真備課
在各級各類教師公開課教學比賽中,大部分教師展示都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原因就在于他們在比賽中的教學態度端正,準備充分。忽視備課很容易使得課堂教學達不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甚至導致課堂教學的失敗。部分教師由于沒有養成良好的備課習慣,不積極主動去鉆研教材和教法,也不努力地去研究學生的特點,還有甚者根本不備課,憑感覺講課,結果可想而知。教師一定要在課前根據教學大綱、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周歷等相關文件,認真鉆研教材,分析學生學情,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確定每次課的內容。
3.2 運用合適教學方法
每種教學都有自己的適用場景。不同情況選擇不同教學方法。首先,根據課的目標選擇教法。比如游戲法多用于課前準備活動時和單調的身體素質練習時;新授課多采用講解法。此外還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學生不同情況、教師自身情況等采用不同教學方法。
3.3 強化不同教學技巧的熟練應用
熟練的掌握不同教學技巧對于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把控教學進度、強化學生習練效果有重要意義。例如在講解與示范環節,有幾個問題需要教師格外注意:第一,講解到重、難點時要特意提示學生,并且講解要條理清楚,還需要根據學生的性別、專業、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等進行及時調整,區別講解。第二,教師在做示范動作時,要考慮學生成什么樣的隊形,自己站在哪個位置,距離學生遠近等問題。
3.4 積極求教,終身學習
部分教師在教學水平上有待提高,并且自身運動能力欠缺,導致在教學中很難達到教學要求。這時就需要這些教師不斷地向其他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向名家學習,提高自身運動能力和授課能力。隨著社會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各高校在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上也下了很多功夫,所以體育教師也只有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才能適應新要求,更好的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3.5 精選課堂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內容要精心選定和提前安排。比如在體適能課程投擲單元學習中,將原有的兩人一球面對面分組練習法改變為采用徒手練習結合限制出手高度的方法作為習練內容,更有利于學生在投擲練習過程中理解正確的出手角度和動作用力順序。另外,也要選擇有利于身體素質提升,對學生鍛煉價值大的教學內容;還要在教學進程中要避免相同內容重復出現,對待不同年級或不同專業的學生也要區別對待。
參考文獻
[1] 韓勇.對體育課課堂問題行為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4.
[2] 邵林.體育課堂問題行為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1(6):152
-153.
[3] 徐艷平.初中生體育課堂問題行為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