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蘭
摘 要: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得知:教學團隊對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兩者關系,缺乏系統理解;教學大綱與校園體育文化內容之間銜接不足;對于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的互動發展成效缺乏監管,校園體育制度文化不足;獨立學院物質條件只能基本能夠滿足傳統教學需求,體育物質文化總體匱乏。
關鍵詞:體育教學 校園體育文化 互動發展 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b)-0140-02
1 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兩者關系理解
體育教學既是體育文化的內容之一,也是促進體育文化發展的手段之一,還是體育教學是體育文化傳播的主要形式之一,體育教學的良性發展,也必然會在不同程度上促進體育文化的發展;校園體育文化的充分發展,對體育教學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這兩者之間是互動發展的。
2 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2.1 教學團隊對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兩者關系,缺乏系統理解
教學團隊由一線體育教師組成,體育教師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是完成學校各項體育工作任務的具體執行者和組織者。體育教師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體育教師對體育工作主觀能動性的良好發揮,對體育教學及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作用,而這一切作用發揮的大小,要靠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校園文化發展等的理解和認識,充分的理解和正確的認識,才能指導著行動。
根據查閱資料,“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是當前開展高校體育工作的主流指導理念。在調查中,對“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指導高校體育工作,所有教師均有比較積極的認識;但是對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中,如何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通過調查,大部分教師并不清楚,認為大綱要求上什么內容就上什么,教學檢查也只要看是否按照大綱教學進度完成,但是有少部分教師有自己對此獨特的理解;在對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發展的關系理解中,大部分教師認為兩者有關系,48.9%的教師有較為積極的認識,且能夠詳細說出兩者關系,30.4%的教師有較為積極的認識,及能夠粗略地說出兩者關系,20.7%的教師對這兩者關系認識模糊,說不清楚。可見,高校教學一線教學團隊成員對體育教學、校園體育文化發展之間關系的認識,高低層次不一,處于粗略了解這兩者之間有積極的互動發展關系,但是缺乏深層次的系統理解,這在某種程度上,必然會影響著校園體育文化和體育教學的良性互動發展。
2.2 教學大綱與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內容之間銜接不足
教學大綱是指導教學工作開展的具體行動指針,是各個高校根據自身的場地器材設施、教學師資隊伍等學校實際情況,在國家相關教育方針政策指導下,制定的適合自身發展的體育教學指導性、綱要性文件,是進行體育課教學的重要依據和質量保證,由學校體育教研組成員負責編寫制定并實施使用。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內容,與體育教學大綱內容吻合,才能促進體育教學發展。
據調查,獨立學院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內容主要由團工委、各級學生會、體育社團等部門負責組織,在內容的安排上,隨機性比較大。大部分高校以社會上較為流行的運動項目來開展課余體育活動較多,輪滑、跆拳道等項目表演,其次是籃球等項目,集體性項目,傾向于多人綁腿跑等游戲形式;在教學大綱內容制定中,對輪滑項目的制定是極少的,對多人綁腿跑等游戲形式也是很少的,更多的是傾向于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體育大綱內容與校園體育文化內容,內容吻合性與一致性是比較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校園體育文化與體育教學的相互發展速度。
2.3 對于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的互動發展成效缺乏監管,體育制度文化建設較為薄弱
任何一項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管,必然不會產生良好的效應,適度的監督和管理,才能產生更好的發展結果。據調查,獨立學院在體育教學和校園體育文化發展方面,均有相關規章制度,但是對這兩者之間的相互發展,沒有一所院校有具體的相關制度,可見,在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的互動發展這個問題上,在獨立學院規章制度上,是個空白。據調查,獨立學院體育教學管理部門為教務部門,具體負責開展工作為體育教研部門,校園體育文化管理部門為學生管理部門,彼此是較為獨立的兩個部門,在管理上存在著管理銜接配合不到位的問題,較為嚴重,表明獨立學院在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方面,提升空間還比較大。
2.4 獨立學院物質條件基本能夠滿足傳統教學需求,體育物質文化總體匱乏
體育物質文化,包括經費投入與場地面積、體育標志、體育設施等內容。體育場館東部高校校均3.5座,西部高校校均2.4座。據調查,獨立學院校均還不到1座,獨立學院每年體育經費總體上均低于公辦院校,在體育雕塑方面,更是缺乏標志性建筑,體育圖書等投入更是少于其他刊物,大部分獨立學院沒有室內場館設施。通過調查學生對學校場地設施的滿意度情況,大部分學生對場地設施是不夠滿意的,認為不能滿足日常體育鍛煉的需求。現有的物質條件,僅是能夠滿足傳統項目的體育教學,對于社會流行項目,還無條件開展教學,獨立學院體育物質文化總體上處于匱乏階段。
3 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發展建議
3.1 從學院高層到教學團隊成員,要與時俱進的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獨立院校由于辦學時間較短,部分獨立學院還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在學院高層的發展思路中,短時間內還不能把體育教學和校園體育文化發展互動融合發展,納入教育教學發展規劃,但是一種文化氛圍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需要日積月累,從上到下,逐步形成,領導的認識和重視,才能打開教學一線教師的思路,要加強對學校高層領導對此方面的認識,同時,要對教學團隊成員在體育教育理念上進行專門培訓,加強教師在體育教學、校園體育文化發展觀念方面的認識,觀念上的變化,會指導著教學行為,長期積累下來,就為校園體育文化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3.2 鼓勵開展體育教學與校園文化互動發展的學術研究、技能競賽等活動,促進兩者的理論及實踐融合
圍繞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發展為主題,可以在校內、校際之間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技能競賽等活動,通過一系列的交流及競賽活動,加深體育教師對校園體育文化的認識,同時也拓展了體育教學視野,對于交流及競賽,院方要給予相關肯定與鼓勵。
3.3 兼顧體育教學大綱,發展課余體育活動及競賽,使之成為體育課堂教學的延伸平臺,以及校園體育文化的成果展示
學生部門及校園體育文化主管部門,在進行體育內容文化活動的設定上,要與體育教學部門多溝通,在每個學期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內容安排,以及校內體育競賽活動的安排,均要兼顧體育教學大綱內容,使課余體育活動及競賽,是課堂教學延伸平臺。
3.4 建立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發展的校園體育制度,加大對兩者的銜接監管,為相互促進提供制度與管理保障,促進校園體育制度文化發展
要建立保障體育教學和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發展的校園體育制度,這個制度具體包括內容:體育管理實施辦法、獎勵制度;校園體育健身管理辦法;課堂常規、校園體育文明規范制定、體育社團的規章制度、公平競賽制度等[4]。這是一個教學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的共同制度,這個制度是對這兩個部門在這塊工作方面的分工、銜接保障,以及責任落實的細則、要求、及規范等。
3.5 加強體育基礎場館設施建設,為體育教學、運動訓練、日常鍛煉及體育競賽的良性運行提供物質條件,豐富校園體育物質文化
體育場館和器材是進行體育活動的載體,體育設施是否完備直接制約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獨立學院要加強體育場館設施建設,保障體育教學、運動訓練、以及日常體育鍛煉及運動競賽的運行,促進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 郭雅,聶東風.高校特色校園體育文化現狀與建設策略[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12-114.
[3] 劉海洋.體育課堂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發展模式的思考[J].浙江體育科學,2013(6):74-78.
[4] 袁懿,李小榮.高校體育教學與體育文化之我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