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逸 元英信
摘 要:在我國老齡化現象逐漸嚴重的大環境下,老年人群體已經成為了體育活動的主要參與人群之一。但是,對于老年人體育的指導工作,特別是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工作卻依然存在滯后現象。本文使用文獻資料法,簡述我國現階段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問題點,并借鑒與我國有相同人口老齡化現象的韓國的老年人體育指導員資格制度,對我國未來的老年人體育指導員體系的完善提出建議:第一,應明確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屬性;第二,應對我國現行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進行細分;第三,應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制進行完善。
關鍵詞:老年人體育 老年人體育指導員 韓國老年人體育指導員資格制度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a)-0145-02
1 研究背景
21世紀后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全球最嚴峻的社會現象之一。我國人口老齡化也處于持續加速的階段。2000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6.96%[1],標志著我國社會在本世紀初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20年以后,我國人口老齡化將進入高度老化階段,預計2040年65歲以上老年人人數將達到3億人[2]。
針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各國均把體育最為一項重要的政策來實施。而根據國內相關的研究成果,體育運動在老人體質改善,老人的心理問題改善,對國家醫療費支出減少等方面有積極的效果。在促進老年人參與健身鍛煉中,是否能對老年人進行科學專業的體育指導是關鍵。在我國政府頒布的有關老年人體育的政策法規中,也強調了老年人體育科學指導的重要性。例如1999年頒布的《關于加強老年人體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要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在老年人健身活動中的傳授、鍛煉指導、組織管理作用”,又比如2015年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老年人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訓建立服務老年人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志愿者隊伍”。
然而,相關法律法規雖然多次提及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重要性,但我國依然沒有設定專門的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相關的制度。現行的與社會體育指導員相關法律法規亦不能最大的滿足老年人群體的需求。所以,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對國內外相關的文獻以及我國政府與韓國政府頒布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相關的政策文件進行查閱,簡述我國現行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的問題點,并對與我國面對相似的人口老齡化現象,且已經形成較完善的老年人體育制度的韓國的老年人體育指導員制度進行解析,以期為我國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提供具有實效性的借鑒。
2 我國現行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的問題點
2.1 社會體育指導員屬性的模糊性
依據《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標準》與《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等法規的規定,我國對社會體育指導員有著“職業”與“志愿”的兩個屬性定義。這造成了社會體育指導員屬性的模糊性問題,而這種屬性的模糊性問題則相應造成了社會體育指導員應由誰主管的管理問題,是否應當支付報酬的薪金問題。
2.2 社會體育指導員分級的籠統性
目前,我國目前體育指導員分級主要是進行相關考試審核后進行相應的簡單的等級劃分。并不是根據社會各群體對體育指導的需求而做出的分級。這種等級劃分方式顯然已經不能充分滿足老年人的體育需求,也不利于對老年人體育活動進行科學化的指導。
2.3 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制的不足性
目前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制仍然存在著培訓時數偏少、培訓內容分配不均等問題。根據其他研究者對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抽樣問卷調查的結果[3],大部分被調查者均表達了培訓時間較少的問題,同時針對老年人體育指導的內容較少,這不利于社會體育指導員真正的全面把握老年人的身體、心理特征,使其面向老年人體育指導時,不能有效進行科學的工作指導。
3 韓國的老年人體育指導員資格制度
韓國政府在2015年后積極推行老年人體育指導員資格制度,并建立了與之相匹配的且比較完善的應試制度[4]。目前,凡是18歲以上的成年人即可以申請考試,這種降低應試門檻的措施就是為了鼓勵更多的普通人了解與掌握基本的老年人體育知識。其次,韓國老年人體育資格證制度依據指導項目進行了更加具體的細化,目前認證的指導項目共有55項,而一人可以分多次取得多個項目的指導資格證,對指導項目的再次細分化,有利于更加科學化、具體化地掌握老年人體育指導的關鍵因素,并依據不同的項目來提供不同的指導方法。在應試過程中,也依次對筆試,論述,實際操作,進修等環節進行了具體的規定。
首先,在筆試中共設有1個必考科目,7個選修科目。針對老年人體育指導的特殊性,將老年人體育論作為必考科目。其次,應試者根據自己的選擇從7個選修科目中選擇4個作為最終筆試的應試科目。這種必修與選修結合的考試方式,有利于考生在掌握老年人體育相關基礎知識的同時,根據自己的偏好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應試科目。而在筆試通過之后,將要進行的是實際操作與論述環節,在實際操作與論述環節中,明確規定了要包含根據老年人身體與心理變化而相關的指導方法的內容。資格證取得的最后階段為研修環節,目前韓國的老年人體育指導員研修機關主要是依托大學進行。在首都圈(2個),慶尚道(1個),忠清道(1個),全羅道(1個),江原道(1個)的7所大學中共設置了7個研修機關。在研修過程中,出勤率必須得到90%以上才可以取得合格資格。
此外,韓國的老年人體育資格證考試一年一次,相對較長的應試周期有利于應試者充分的準備。老年人體育資格證的應試過程包括理論、實踐、研修相結合的特征,這有利于應試者在真正的取得相關資格證之前,可以更好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并對實際現場指導有積極的作用。
4 我國老年人體育指導員的發展方向
對于當下我國老年人體育指導員空缺的問題,筆者借鑒韓國老年人體育指導員資格制度,對我國未來的老年人體育指導員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應當明確老年人體育指導員的屬性問題。韓國的老年人體育指導員資格制度更傾向于“職業”的屬性[6]。這種“職業”的屬性,通過報酬的支付,更加容易調動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在推進全民健身工程,特別是在老年人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而不是單純的依靠政府的“志愿服務”來推動老年人體育的發展。
第二,對我國現行的體育指導員制度進行項目、年齡、等級的細分化。設立專門的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并且依據指導項目的不同,與指導水平的高低,進行更細化的劃分。這有利于充分掌握老年人身體與心理特征,并調動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的同時,為老年人提供最正確的體育指導。
第三,應豐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體系。首先應增加集中培訓時間,通過國家組織的集中培訓,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其次,針對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特殊性,應增加與老年人體育相關知識的培訓內容,特別是要著重增加對老年人體育、老年人身體、老年人心理相關的培訓內容。最后,在培訓環節上,應增加模擬實際指導的進修環節,而進修基地的設定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省市的大學與體育學院,積極發揮學校等教育機關在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1號)[Z].2001-05-15.
[2] 盧元鎮.中國的老年健康與老年體育[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9,15(41):4-9.
[3] 郝宏鐘.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山東省老年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