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津銘
摘 要:健美操作為健身體操的一種,因其節奏感較強,內容新穎等特點而廣受高校的學生喜愛。對于現有的健美操課程來說,其結構編排較單一,在獲得更多人的喜愛上難以更進一步,因此,應針對健美操的這一弊端在其課程創編上進行完善。文章通過對健美操的現狀、苗族舞蹈的特點等進行詳細闡述,希望能夠為苗族舞蹈元素融入健美操課程創編操提供可靠的參考數據。
關鍵詞:健美操 苗族舞蹈 課程創編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b)-0134-02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健美操作為健身操的一種在世界廣泛傳播,并受到多數人的喜愛。九十年代,健美操作為體育教學的一種開始在我國的高校發展并傳播,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健美操作為體育教育的一種,不斷提高健美操在體育教育中的應用。但是,由于中國的教育現狀,高校對于健美操課程的設置過于單調,并且沒有真正領會健美操的內涵,只是單純的注重其動作的傳授,從而忽視了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興趣,對健美操在我國的發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如何在課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對健美操的熱愛。
1 健美操的現狀及研究意義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健美操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一種而不斷發展,尤其在內蒙古自治區,許多高校自成立起就將健美操作為一項課程,并且根據國家規定來對健美操學習的學生進行課后考試。然而,發展以來,健美操課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課程設置較單一,對教學模式沒有更大的改進,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育,難以避免學生對健美操的排斥感。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必須不斷推進教學改革,大力豐富健美操課程內容,改善動作技巧,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1]。
對于少數民族舞蹈融入到健美操課程創編方面至今還未有先例。內蒙古通遼職業技術學院在體育教育方面一直在積極探索,2005年開設了公共體育選修課程,健美操這一科目深受學生喜愛。但是,由于健美操一成不變的授課方式與課程內容,使學生對其的興趣逐漸降低,所以,不斷豐富健美操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目前的教育發展來說極為重要。將苗族舞蹈元素融入健美操課程創編中,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對健美操課程的重視與喜愛,另一方面,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健美操課程在中國體育教育行業的發展。
2 苗族舞蹈的特點分析
2.1 苗族舞蹈的動作特點及音樂特點分析
苗族舞蹈的動作有著極其豐富的變化特點,既有難度較高的動作,例如滾山珠,又有相對簡單的動作,例如踩鼓舞。而在黔東南苗族的舞蹈中,經常出現男子邊跳舞邊吹笙的場景,其難度在于,跳舞的同時男子要將蘆笙用雙手把持住,其舞蹈的關鍵之處就表現在表演者的腳、腿以及頭頂上,在腳和頭上下足了功夫才能將舞蹈跳好。對于跳苗族舞蹈的女子來說,其手不用像男子那樣受拘束,可以自由活動,并且幅度不用很大。對于苗族舞蹈的音樂,其樂器使用常有嗩吶、瓢琴、長號、鑼、牛角等,當然,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上面提到過得蘆笙和鼓。
2.2 苗族舞蹈的民族特點
苗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其舞蹈是傳播其獨特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苗族舞蹈是苗族歷史的重要見證,其舞蹈服飾也代表了其發展歷程。例如,遷徙舞蹈的服飾上帶有正方形的領口飾品,并且在飾品的兩側,有呈“八”字的圖案,圖案寓意著苗族男性與女性的不同之處。女性的披衫多是深黃色,即象征著苗族曾在大遷徙中度過黃河水的發展,河的兩岸幾何圖案蘊含著祖國大好的山川河流與田地。苗族舞蹈的動作極大的表現了其歷史發展過程,例如著名的滾山珠,反映了苗族在發展中歷經千辛萬苦,并且再現了苗族人的勤勞、勇敢,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出一條道路。
苗族舞蹈還具有鮮明的宗教特點,例如接龍舞,其主要表現了人們對家人平安的祈求;而苗族的舞獅,則是借用獅子來給觀看者帶來平安;踩鼓舞則是苗族祭拜祖先的主要形式[2]。
3 少數民族舞蹈融入健美操課程創編的分析
3.1 少數民族舞蹈融入健美操課程創編的意義
將少數民族舞蹈的優美、動感融入健美操課程設置中,能夠不斷增強健美操的動作感染力,使學生快速的提高自身對節奏的敏感度,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目的。將少數民族的舞蹈融入健美操,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對健美操有新的感受,最大限度的激發其對健美操的興趣,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健美操的傳統授課內容,增添了一定的創新,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學習。
3.2 少數民族舞蹈融入中學健美操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少數民族是我國人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與所處環境的不同,導致其舞蹈形式的不一樣,對于目前各個高校的具體情況來說,學生正處于人一生中最健康、好動、活潑的時期,運動與鍛煉是大部分學生的愛好,他們可以通過運動方式來更好地展現自己。健美操的廣泛傳播也使學生對健美操有著極大的包容性,將少數民族的舞蹈元素融入健美操的教學中,無疑是健美操課程創新形式的最佳體現,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博大進深的文化,也能夠促進健美操的長久發展[3]。
3.3 少數民族舞蹈在健美操教學中的作用
在各個高校的體育教育發展中,健美操深受學生的喜愛,尤其是女性學生的喜愛。這是由人的心理特征所決定的。大學生正處于一個活力四射的發展時期,其對于運動的熱愛、對于身體健康以及體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健美操正是滿足了大學生的這一特點所以廣受關注。但是,由于健美操發展以來,主要是通過歡快的音樂來進行舞蹈編排,動作難度較大且活動力度也較大,并且一堂課相比較來說有些長,加上中間不休息的話,很多學生會產生極度的疲憊感,所以,便出現了兩個問題亟需解決。一、學生課上運動量較大,且強度不低,導致學生過于疲勞;二、在過于歡快的音樂背景下,長此以往學生會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學習效率的降低。因此,針對這兩個問題,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建議各個高校改進教育模式與體系,對體育教育尤其是健美操的課程進行一定的完善,應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將少數民舞舞蹈的元素不斷融入健美操編排中,一方面能夠緩解健美操動作強度大給學生帶來的疲憊感,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加健美操音樂的種類與音調的多樣化。
4 苗族舞蹈融入健美操課程的創編
苗族舞蹈的形式多種多樣,并且具有豐富的舞蹈內容,根據上文提到的,苗族舞蹈的元素大多源于其民族生產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所以,其舞蹈形式具有強烈的形式感,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苗族舞蹈的主要種類有:草團舞、龍舞、跳桌舞以及獅舞等等,就苗族的鼓舞來說,也分有男子表演的《猴兒鼓舞》與男子、女子都可表演的《男女雙人鼓舞》以及壯觀的《團圓鼓舞》等,這些舞蹈的表演者大都精通舞技,其舞蹈姿勢大都來自生活中動作的模擬,同時加上一些現代性的技巧。
參考文獻
[1] 吳秀云.少數民族舞蹈融入中學健美操教學的探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2):32-33.
[2] 聶晶.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健美操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5,7(5):42-44.
[3] 王彥軍,丁秀娟,李婧.蒙古族舞蹈元素融入健美操課程創編操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4):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