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強
摘 要:高爾夫工坊是高爾夫運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國的工坊起步較晚,落后于歐美與日本等國,究其原因是缺少相關職業教育。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對比分析法對高校開設工坊制作課程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發現,高校的專業能力是符合培養該方面人才要求,且學校擁有一定的后備人才,教學課時充足,教學系統科學完善。高校應借鑒現有教學經驗,結合自身優勢開設課程,規劃課程教學順序,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關鍵詞:高爾夫工坊 職業教育 教學系統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135-02
1 國內外高爾夫工坊發展概況
1.1 國外高爾夫工坊發展概況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出現初級的定制服務,并且迅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普及。此外日本技師工坊以及各大球具品牌授權的代理工坊也不在少數。幾乎有球場的地方就有高爾夫工坊,大部分球員和工坊間都存在著聯系。量身定制一套球桿已不再是職業球員才能享受的服務,很多球員甚至在自家建立小型工作室改造和維修球桿。
1.2 中國高爾夫工坊發展概況
據調查資料顯示,1999年中國第一家高爾夫工坊北京寶日隆高爾夫工坊成立。2003年研寶高爾夫工坊誕生,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高爾夫工坊之一,工坊主要開展培訓技師業務。中國的高爾夫工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較發達地區,且分布零散,規模小。
1.3 高校開設工坊課程的必要性
1.3.1 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一個地區高爾夫運動的發展在經過量化的球桿生產銷售后,必然會進入工坊個性化制作階段。國內的工坊發展遠遠落后于國外,球員使用的球桿主要還是商店銷售的工廠生產的套桿。目前國內的工坊市場存在著一定的空缺,急需高水準的技術人員來填補。
1.3.2 缺乏正規化教育機構
目前行業內高爾夫工坊大多是通過學徒制方式學習工坊制作技術,國內一些開設高爾夫專業的高校也開設了相關課程,但真正由專業人員執教的卻很少,且教學內容只是工坊基本知識,僅海南師范大學涉及工坊的核心——定制。
1.4 高校開設工坊課程的主要優勢
1.4.1 學生的專業優勢
工坊師傅表示,學徒的方式培養學徒受場地、學徒自身知識儲備等條件限制工坊單次培養學徒數量最多的時候不超過5人。公司開展的工坊培訓招募的多是非高爾夫專業的人,這使得師徒制方式培養的學徒出師率不高;而高校學生對高爾夫運動文化、球桿要求和球具行業發展都有一定的認知,高校系統化教育在培養后備人才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1.4.2 學校系統教學的優勢
公司學徒的方式教學存在這由于公司的運作成本方面的關系培訓時間簡短,且系統性不強,造成這些學徒不能牢固的掌握技能的困難。只能進行些簡單的任務,如更換握把、維修斷桿和組裝球桿等固定的機械化的工作。相對工坊的師徒制教學,學校則可以制定系統的教學計劃,專業學習聯系性更強,有利于學生消化知識理論和實踐操作,更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1.5 高校開設工坊課程所需條件
1.5.1 課程專業教師設置
調查結果顯示,開設工坊課程的高校聘請的任課老師均為一位。據多位工坊師傅反饋,工坊正常的制作內容沒有技術上的分工,一位老師能滿足教學需要。
1.5.2 專業設備與材料的配置
一個專業的工坊不僅需要出色的技師,還需要完備的儀器設備和制作材料。學校要開設工坊制作課程必須配備教學設備,否則只能是停留在理論教育。配備完善的設備儀器和齊全的制作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實踐理論知識,盡快掌握技能,也能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1.5.3 學生的專業基礎要求
最初很多工坊技師都是由一些球員來兼任,他們都是職業球員或退役球員,由于現在職業分工需要才有了區別。與普通的高爾夫愛好者相比,他們的差點指數更低,更懂得高爾夫運動的要領,這些優勢是成為出色的技師必備的專業修養。
1.6 高校開設工坊課程的困難
1.6.1 教師聘請方面
中國高爾夫工坊技術人才培養機制有待完善,專業能力判斷和資質認證缺少統一的評判標準。學校在聘請教師時,評判其能力存在困難。其次,高校聘請教師時有學歷等方面的要求,符合教學條件的技師就更少了,增加了聘請難度。
1.6.2 教學設備和材料的購置方面
工坊在中國還不是一個成熟的行業,很多儀器設備國內是沒有生產的,不但有些設備需要從國外購買,而且有些工具甚至需要自己來制作,這給開設工坊課程增加了難度。
1.7 學校對開設工坊制作課程的意見
1.7.1 專業老師對開設該課程的意見
高爾夫工坊是高爾夫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定制球具、球桿升級與改造等內容對促進高爾夫運動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工坊制作是一門含金量很高的技術,涉及的知識面很廣,高爾夫工坊課程的開設對學生的知識拓展和就業都具有積極意義。
1.7.2 專業領導對開設該課程的意見
高校領導主任反饋,該門課程對高爾夫專業具有積極意義,能充實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有利于學生發展與就業,因而該課程很有開設的必要。
2 結論與建議
2.1 結論
(1)目前國內工坊發展較為落后,市場急缺優秀工坊人才。高校專業學生對工坊具有清晰的認知,其專業基礎知識全面,學校具有科學完善的教學系統,因而開設工坊課程具有一定優勢。
(2)目前在解決教師的聘請、設備材料的購買和架設工坊設備的教室問題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阻礙著該課程的開設。但這些困難并不是不可解決的,因此該課程開設是可行的。
(3)專業領導、老師都對開設課程表示肯定,能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增加學生未來就業選擇。
2.2 建議
(1)學校應當留意高爾夫行業發展的動向,及時為學生更新教學知識,使教學內容能跟上行業的前進腳步,培養的學生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2)學??梢試@和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來開設該課程,以全面發展和完善學生的專業技能,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學校招聘教師時要充分了解其完成量身定做業務的能力,以便對教師的能力進行判別。而工坊的設備材料繁多,且缺乏統一的供應系統,因此需要聯系多家供應商,以免出現斷供而影響教學。同時要合理安排相關教學內容的先后順序,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打好基礎,再學習工坊制作。
(4)雖然高校的教學具有一定優勢,但工坊制作課程對動手實踐的要求較強。因此在教學上應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和靈活應對的能力,可以通過與工坊建立合作的方式解決該問題。
(5)學??梢酝ㄟ^外聘工坊技師的方式解決教師的問題,并聯系多家經銷商,咨詢的同時對比設備材料的性能,籌備新校區的場地事宜。此外可參觀、咨詢開設該課程的兄弟院校,增進對課程開設的了解。
參考文獻
[1] 羅建章.高爾夫球桿發展演變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5(3):195-197.
[2] Ri cksoh.工坊量身定制技師如醫師[J].世界高爾夫,2012(10):77.
[3] 孔維東.淺談高爾夫球具工房的重要性[J].價值工程,2014(5):296-297.
[4] 孔祥盈.探秘高爾夫工坊[J].世界高爾夫,2012(10):68-72.
[5] 竹田慎.中日球具市場大不同[J].世界高爾夫,2011(6):80-81.
[6] 王彥收.高校高爾夫課程內容體系建構之研究[J].考試周刊,2015(8):89-90.
[7] 劉惠英.中國高爾夫產業發展前景透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11):46-49.
[8] 林永革,楊亮.我國高爾夫產業的現狀與前景[N].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12):21-25.
[9] 詹興永.我國體育消費現狀與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3(4):76-77.
[10] 董宇斌.天津地區高爾夫產業發展現狀及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