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倩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必然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遷,若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永葆青春活力,必須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緊跟時代的發展,在理性認知與情感認同的基礎上,勇于繼承,保持特色,吸收我國其他文化的精華,借鑒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引進來與走出相結合,不失時機地轉化創新,充分體現其當代價值,為現代社會服務,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民族體育 創新性 轉化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176-02
當今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對于我國的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更好地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是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中應該解決的問題。隨著我國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加快,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的生存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逐漸衰落,與之相對應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隨之發生著變化。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必須革故鼎新,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以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資源,以創造與創新為手段,以轉化與發展為動力,使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優秀因子與時代結合,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化的表達方式,實現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意蘊、表達形式,與我國的當代文化相適應、與時代發展相協調,也與世界的發展相呼應,實現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轉型與提升超越,實現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化。
1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概念、特點
涂傳飛等認為傳統體育是指人類業已創造的和將要創造的能夠經由歷史凝聚而傳承、流變的一種特殊的體育文化形態。傳統體育包括民族體育和民俗體育,而民族體育就是民族傳統體育,民族傳統體育是反映并承載著一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為該民族傳承和享用的一種特殊的傳統體育文化。倪依克認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和積淀的傳統文化,它充分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共有的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理想,既有與體育活動相關的競賽程序、器材制作、競賽規則等身體活動內容,又與各民族的社會特征、積極生活、宗教儀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息息相關的傳統文化現象,是一種“活態的人文遺產”。
2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內涵
鞠忠美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基本內涵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傳統文化轉化為新文化;二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轉化對象,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是轉化目標,關鍵是以文化人。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的基本內涵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傳統文化轉化為新文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并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人民群眾,發揮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二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人,提高人民群眾的傳統文化素養,從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
3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必要性
3.1 自身發展是需要
傳統武術是我國的國粹,是一種無形的藝術,寶貴的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需要我們去繼承和發展。
3.2 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近現代以來,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民族傳統體育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使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受到前所沖擊,一些獨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日漸萎縮,發展困難。
3.3 應對外來文化沖擊的需要
目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沖突日益加劇,西方體育文化的傳入與發展,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受到沖擊。
3.4 順應時代變遷的需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民族傳統體育的功能也隨之減弱,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不被淘汰,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需要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3.5 服務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我國的部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已經不適應現代化生活的要求,需要對其創造性的轉化與創新性的發展,植根于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結合現代的文化特征,發展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服務。
4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方式方法
4.1 理性認知,情感認同
首先應對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理性的認知,既不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盲目的崇拜,也不全盤否定,而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此同時,也應在感情上形成共鳴,使大家在情感上認同,即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在價值的肯定。
4.2 勇于繼承,保持特色
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繼承精華的基礎上謀求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吸收其他文化的精華,既包括我國的其他優秀文化,也要向世界上其他優秀文化吸取養料;積極承辦與參加世界各民族的體育盛會,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體育文化進行交流、碰撞與融合。
4.3 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
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時代相結合,體現時代的氣息,保持青春活力。
4.4 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
不斷地創造與創新,結合我國時代發展的主題與現代體育文化的優秀成分,不斷地創造與創新。
5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途徑
5.1 加強教育
加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5.2 提高全民的文化素養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應該以全全國人民為主體,凝聚力量,推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所以,應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立足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與家庭美德的建設。
5.3 話語體系的創新
話語體系具有客觀性、完整性、普遍性、程序性等特征,在發展中呈現出歷史性和世界性的趨勢、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形式和內容的創造和轉化,其中必然包含著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話語體系的創新。應以著眼全球的優秀文化,以開放和姿態,借鑒吸收世界其他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應注重話語內容的建設、表達形式的形成,也應直面話語的價值問題。最終形成符合中國特色、與時俱進的話語體系。
5.4 發揮民眾的主體作用
首先,應該喚醒人民群眾的文化自覺,提升他們的文化保護意識。其次,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創造出大眾喜聞樂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形式。再次,加強文化人才的培養,文化人才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6 結語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我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在如今的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的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應在揚棄繼承的基礎上,吸收借鑒其他文化的精華,將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成為符合時代特征的、大眾喜聞樂見的現代文化,使之有利于現代社會的發展,有利于中國夢的實現,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 萬光俠.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哲學審視[J].東岳論叢,2017,38(9):27-34.
[2] 涂傳飛,陳志丹,嚴偉.民間體育、傳統體育、民俗體育、民族體育的概念及其關系辨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8):24-31,51.
[3] 白晉湘,田祖國,宋彩珍.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認同與現代化發展[J].文史博覽(理論),2011(1):53-55.
[4] 鞠忠美.論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J].理論學刊,2017(4):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