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象 冉建
摘 要:探究式教學法是體育教學改革中眾多教學方法中脫穎而出的一種值得應用的教學方法,既符合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要求,也能進一步體現體育教學功能和教學要求。本文以此為研究視角,對探究式教學法進行重新認識和探究,試圖提出探究式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能夠更加合理和科學地運用,旨在真正落實創新教育教學理念,發展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的能力。
關鍵詞:創新教育背景 體育教學 探究式教學法 運用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128-02
萬眾創新教育是創新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學校教育發展與更新、教育強國與科技強國的新要求。新的體育課程改革仍在繼續,創新教育理念正處于起步和爬坡的階段,創新理論與實踐創新的結合將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主潮流。而塑造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創新能力僅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是遠遠不夠的。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對于我國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也將推動創新教育的發展。因此,在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實施和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響應了國家萬眾創新的要求,這既是一個沒有終點的課題,也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
1 創新教育背景
創新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代名詞和助推劑,而作為社會發展中的教育也離不開這一助推劑。如果說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石,那么創新教育則是科教新國的關鍵,肩負著社會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艱巨任務。所謂創新教育,主要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價值取向的一種教育,旨在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和主體精神,是構成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國家教育部在《關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適應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見》中指出,改革教學方法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核心環節和有力舉措,學校體育工作者要充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動設計啟發式、探究式等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從根本上要以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人格等內容為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詮釋和落實創新教育的真正理念。
2 創新教育背景下的探究式教學法
隨著創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滲透,越來越多的創新的體育教學方法開始涌現出來,如討論式、合作式、啟發式、情景式、探究式等教學法。本文根據研究需要,把探究式教學法作為了研究的主要對象。探究式教學法主要以探究活動為主要特點,激發學生獨立思維、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等領域,進而培養學生在探索、認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學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習內容確定探索主題、根據主題設置一定的體育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探索主題的情境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討論等方式,個人自主和團隊協作并創新地發現問題,從而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或途徑的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而以探究活動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了發現法和小群體教學法兩種,二者在激發學生興趣、內部動力及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品質方面有著較大的優越性。
由于特殊的教育環境,體育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法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習興趣、獨立思考、敢于創新等方面有著更加獨特的作用,更能體現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實踐體驗、親手操作、合作交流的主動性特點,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創新教育理念下的探究式體育教學法不同于傳統的以教師講解、示范、組織練習為主的常規體育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在實踐中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加同學之間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和空間,真正實現“要我學”的被動局面到“我要學”的主動局面。創新教育理念是體育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關鍵性理念和指導思想,要求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探究式教學法的首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潛能,挖掘學生的探究精神、探究能力和探究知識的態度,在探究過程中體現出學生高度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體育教師設置學習情境,把自我發展的空間留給學生個體和小群體,個體或學習群體在積極思考和探索過程中品嘗到了失敗和成功的喜悅,在不知不覺中發現和了解了所學知識,這更有利于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同時,也在探索、實踐、調查、論證等過程中創新思維和知識,這有利于體育課程資源的新開發。
3 探究式教學法在公共體育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3.1 明確創新教育理念對探究式體育教學的要求
首先,對體育教師的要求。體育教師要第一個轉變思想,堅信創新的教育理念,堅信每一個學生具有獨特的創新潛能,實踐中要弱化后進行和優等生的潛意識概念,在采用探究式教學時,應把重心放在如何培養和挖掘學生創新潛能上。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情況和學生創新素質的差別,實施因材施教,并鼓勵學生各種大膽的動作創造。教師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時,好堅信學生是創新教育的主體,多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以此不斷去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對學生的要求。創新教育理念要求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創新價值觀,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要敢于消除創新的神秘感和自卑感,要敢于抓住任何一點新想法和新做法,明確自己的創新行為和價值。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應以教育創新為理論基礎,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真正實現創新與探究有效結合。
3.2 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的原則
第一,健身性原則。體育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技能和技術,增強學生的體質和健康。創新教育理念下的探究式體育教學法作為體育教學推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同樣講究健身性,這是任何教學方法永恒的主題。否則,在實踐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就偏離了體育及體育教學的主旨。第二,堅持多樣性原則。由于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項目特點各異,這就要求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時不能千篇一律,既要遵循教學內容豐富多樣,也要考慮組織方式的千變萬化,探究的主題、內容、方法、手段、目的等都應該遵循內容的多樣性和和項目的獨特性原則。第三,趣味性原則。探究本身是一個思考、發現和創新的過程,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有效的探究教學法,可以改變體育課堂枯燥、乏味的現象,減少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反感??梢?,堅持趣味性的探究活動,對體育教學效果能起到促進作用,也能改變學生對待體育課的陳舊認識和反感態度。
3.3 確定主題,設定目標,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
體育教學主題的確定根據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來確定,而教學內容應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確定,尤其是每節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必須有突出的重點和難點,這樣設定技能目標才能更加明確,目標的設定能更好地貫徹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師根據確定的內容和目標,創設出適宜的問題情境,提出要探究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開啟思維,努力思考,根據情境探究問題的答案。如在短跑教學中講授擺臂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比較左右擺臂和前后擺臂對跑動速度有何影響;在投擲實心球教學中,教師拋出什么樣的投擲方法才能投得更遠;在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時,可以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將球墊得又穩又準,等等。提出這些問題后,學生帶著教師拋出的問題,可以自己設置情境,在情境中討論、思考和探究,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3.4 提出假設方案和途徑,開展和引導探究
學生針對提出的問題和情境,提出一種或多種假設答案或結論,并對提出的假設答案和結論進行嘗試性實踐。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自身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大膽嘗試、敢于思考和創新,同學之間通過合作和交流,對各種假設方案、答案和途徑進行說明,進而得出肯定的假設和正確的結論。如在探究籃球三大步上籃中的步法問題時,教師可以提出為什么是“一大二小三高”的技術要求,學生可以各種步幅組合的假設,進行探究體驗并給出自己的意見。教師再根據學生提出的意見進行歸納和總結,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三大步上籃步幅的正確技術。
3.5 歸納與總結,鞏固與創新
探究式教學法運用中,歸納與總結的目的遠遠不應該只滿足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層面,創新教育教育理念下的探究式體育教學法還應該要求學生能通過探究獲得的新知識能舉一反三,在掌握與鞏固的基礎上創新新知識。如學生在熟練掌握右手三大步低手上籃基礎上如何應用同樣的原理與思考和解決左右三大步低手上籃的問題;學生在掌握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知識的基礎上如何實現原地單手肩上跳投投籃技術動作,等等。這樣的鞏固與創新才能讓探究教學成為一個開始和延續,而不僅僅只是一個或幾個單一技術動作探索的結束。也只有這樣不斷探究和創新,才能不斷挖掘學生創新潛能,提高學生探求知識的樂趣。
3.6 加強探究式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綜合運用
教師必須根據教學任務和體育項目的特點,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這就是說,不是一切體育教學都必須得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體育教師只能根據實際選擇一些適合于學生探究學習的教學內容來進行探究式教學。在探究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如講解法、動作示范法、討論法、獎懲法、糾錯法、實圖法等多種方法,這樣既體現了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也使探究式教學法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N].中國教育報,2001-07-24(2)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校體育改革須對癥下藥[N].中國教育報,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