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錚 何志強 李姝婷
摘 要:自2015年足改以來,中國足球的發展將從校園足球、基礎設施、足球設備、社會足球等多個方面組建一個新的“系統”,校園足球工作即將獲得強有力的后盾。校園足球的推廣將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強身健體、宜心慧智等個人價值取向,還會影響民族精神的培養、世界觀的樹立等重要的社會價值取向。
關鍵詞:校園足球 價值取向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c)-0217-02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在未來十年中,該方案中的諸多精神和要求將被全面貫徹落實,并將真正迎來中國足球的“黃金十年”。未來足球的發展將不再僅依靠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而是從校園足球、基礎設施、足球設備、社會足球等多個方面形成一個“系統”[1],建立全新的能夠適應現代足球的發展的各個“體系”。通過這樣一個健康的戶外運動將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質和素質,大力發展足球符合當今體育強國的現實和潮流,是中國通往體育強國的必經之路[2]。
1 個人價值取向
1.1 強身健體
毫無疑問,足球是當下中國最熱的體育項目。把足球踢進校園,把足球踢進課堂,最根本的也是國家大力推廣校園足球的目的就是增強廣大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明確的說校園足球不只是為了培養優秀足球運動員,更是為了培養合格的人[3]。若中國男足在世界杯上取得了佳績,但廣大學生的健康狀況依然堪憂,體育運動習慣依然不能養成,顯然不會讓人滿意[4]。通過校園足球的推行,如果可以很大幅度的提升我國廣大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狀況,甚至是形成了終身體育的意識,那么無論國足成績如何,校園足球的推行就可以說是成功的。
基于足球運動特點,足球訓練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第一,力量素質。足球運動對抗強度大,力量素質往往是打破雙方勝負關系的關鍵所在,只有強大的力量素質,才能在激烈的比賽中占據上風。第二,速度素質。足球比賽就是比賽雙方對時間和空間的爭奪,快速的動作和快速的移動,可以在短時間內占據有利的空間,從而占據比賽的先機。第三,靈敏素質是學生應具備的另一基本素質。它可以減少學生在賽場上的傷害,根據場上情況精準地判斷足球的走向。第四,足球運動需要身體有一定的柔韌性,為了減少身體拉傷,柔韌素質也是足球運動必須進行的一項訓練內容。第五,耐力素質是支撐足球運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比賽的時間長運動強度大,運動員如果沒有良好的耐力就會導致不能充分發揮技戰術水平。
有研究表明14~17歲學生參加足球運動和不參加在身高和體重上有很大差異,在體重方面平均要重3~8kg,身高方面要高4~5cm(表1)。
足球運動提升身體各項素質的效果顯著,通過開展校園足球實現增強學生體質的目標更是不在話下。
1.2 宜心慧智
社會道德生活的實踐和受益的主體是個體的人,所以弘揚個體道德精神、加強個體道德教育在個人善性的培養、人們相互關系的和諧、社會生活的健康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有調查研究通過對河南省校園足球情況學生群體的調查,得出了學生自身對校園足球價值的情感認同結果。(表2)
足球運動能夠培養青少年的道德品質。反映在運動員特別是運動明星身上的個體道德教育成果,通過自身在各方面正面的表現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也有助于降低甚至消除大部分相關人群對社會體育方面可能產生的消極評價,這種影響對正處于價值觀尚在形成階段、心理處于不穩定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作用更加顯著。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將體育明星作為青少年學習的榜樣,并且國家負責體育和負責青少年的相關職能部門,往往聯合在一起。
2 社會價值取向
2.1 民族精神教育
現代足球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不同特點的足球文化承載著世界各民族精神中的特點,以民族精神作為一個國家足球文化的核心內容是足球運動能夠充分發展的重要條件,校園足球的蓬勃發展是將國粹傳播于下一代的有效途徑[5]。作為現代足球運動的后來者,我們不能照搬別人的風格,必須依托優秀的中華民族精神核心與我國實際情況,找到屬于適合自身的足球文化體系與足球風格,這必須要從“娃娃抓起”, 從小灌輸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優秀的部分,去其糟粕,在注重法制、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銳意改革,科學發展,久久為功。
2.2 世界觀樹立
不同足球文化以及打法風格,都具有明顯的民族精神文化的特點。“英格蘭足球的保守、持重;德國足球的嚴謹篤實、堅忍不拔;非洲足球吃苦耐勞、熱烈奔放;拉丁美洲足球的沖動和灑脫無疑是世界足球思想風格的代表”。民族精神構成了不同足球文化的主體,并且深深影響了不同足球流派形成與發展,民族精神文化主導了足球文化的多樣性。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古代體育無論其指導思想、理論基礎還是練習實踐,均深受影響。但其中的一些尊官貴長、循規守禮等精神,追求在競爭中實現道德的培養和升華,因而很難看到激烈的競爭和對抗場面[6]。中國足球文化不僅要既繼承傳統,又要吸收各國足球文化的優勢,增強交流,相互啟發、促進。在足球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學生通過足球文化交流,了解不同民族的足球文化同時了解其民族特性,窺見人類共性,不至于鼠目寸光、樹立狹隘的世界觀。
3 結語
與足球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足球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未能雄踞亞洲,更是沒有走向世界。要想成為足球強國,沒有本國少年足球運動水平的高度發展是不可能的。從世界各足球發達國家實際情況來看,他們都有非常好的青少年足球發展水平。中國向體育強國發展,加速發展提高中國的足球運動水平,眼前的當務之急就是中國校園足球工作的高效展開。
足球是一個非常陽光的運動。足球運動不但能夠獲得直接的身體素質發展與提高,還可以培養人道主義精神,可將校園足球作為民族精神傳承與發展的一個有效載體,讓學生通過足球文化交流不僅了解不同民族的足球文化進而了解其民族特性,又可窺見人類共性,樹立博大的世界觀。
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強則民族強。開展校園足球活動不僅肩負著要完成提高中國足球運動后備人才質量水平的戰略性任務,更承擔著要完成為全面實施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和學校體育改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探索出新的有效途徑的歷史重任。校園足球活動的工作任重道遠。廣大的足球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不能錯失良機,一定要把握好校園足球工作中的各個方面,力爭推動青少年足球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源.高校校園足球文化構建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12):122-123.
[2] 張廷安.我國校園足球未來發展中應當確立的科學發展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1):106-113.
[3] 張培寧.我國校園足球定位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3):80-82.
[4] 任曉龍,劉敏.體育課程隱性價值的迷失[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5(1):57-60.
[5] 蒲一川.我國足球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及發展路徑[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2(3):103-107.
[6] 張獻忠.關于傳統文化對我國足球運動發展的影響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