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鶯
摘 要:高職院校教育旨在為社會培養各種類型的優質的職業技術型人才,當前教育模式多元化發展,既為高職院校發展提供了機遇,也給其發展帶來了相應的挑戰。高職院校需要重視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模式,在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夯實學生的身體基礎,使學生能夠有強健的體魄、堅毅的意志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本文圍繞“就業導向視閾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展開討論,從三個維度出發對之進行了論述,希望能夠為高職院校以及高職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就業導向 高職體育教學 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147-02
高職院校教育與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存在較大差異,后者旨在為社會培養能夠深入鉆研某個領域的優質人才,而前者旨在為社會提供各類優秀的職業技術型人才。職業特色不僅是高職教育的一大特點,更是保證高職教育良性發展的基石。因此,高職教育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就業應該貫穿于高職教育的始終,貫穿于高職教育的方方面面。
1 當前高職體育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素質教育以及課改力度的不斷加大使得高職體育教育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對高職教育的重視點不再拘泥于學生的專業技能,而是逐步擴展至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教學課改、素質教育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雖然當前高職體育教育發展形勢一片良好,然而高職體育教育過程的細節仍然存在問題,且以如下三點最為嚴重。
1.1 體育教學實用性較差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所使用的教材內容相對陳舊,以至于教育者落實教學工作主要以向學生傳授基本體育知識、健身之類為主要內容,由于教材的時代適應性較差,很難給教育者落實教學提供借鑒,因而很多教育者的教學工作比較“隨意”,有些教育者甚至在指導學生跑步幾圈之后就讓學生自由活動,體育教學不僅沒有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甚至還阻礙了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由于體育教育落實效果不佳,很多學生嚴重缺乏堅、毅,在進入工作崗位、投入崗位工作后,極容易遭遇各種困難和阻礙,并影響學生工作事業發展的長遠性和穩定性。
1.2 教學評價體系不科學
高職體育教育會對學生日后就業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然而部分高職院校至今未能正確認識高職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只將體育教育視為一項相關技能培養,體育教學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體育教學落實缺乏相應的基建設施、體育教育評價體系也嚴重缺乏健全性。正因為此,學生的體育學習被局限,個性化發展、個人興趣愛好難以兼顧,體育考試只能量化學生的成績,卻無法判定學生的體育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這無疑會給學生培養終身體育興趣形成制約,進而影響學生良性發展。
1.3 道德品質培養被忽視
老一輩人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當下,雖然高職院校學生不需要面對“革命問題”,但想要適應崗位工作,學生必須保證有強健的體魄,有較好的綜合素質,能夠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各項困難和阻礙。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對學生的統一著裝、集合、器材歸還等進行了規定,這些規定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榮譽等,有利于學生適應職場工作。然而,大多數的高職體育教育都未曾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道德素質發展“兩張皮”問題嚴重,并最終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發展。
2 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的意義
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具備強的現實意義,如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力等,但從整體角度看來,此項工作最大的意義應該包括如下兩點:首先,能夠凸顯高職體育教育的特色。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育將高職體育教育與企業、崗位有效的連接了起來,體育教育能夠充分考慮學生就業后崗位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進而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契合崗位需求。其次,能夠凸顯高職體育教學的重點。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較大差異,人才培養目標的區別使得高職體育教學有著與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差異的教學重點,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能夠幫助教學師生明確“教育服務于就業”的深刻內涵,進而從自制力、約束力,交際力,適應力等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為學生契合企業需要,能夠在企業中建康成長創造有利條件。
3 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育的策略
3.1 以就業為導向提高體育教育的實用性
提升高職體育教育實效性必須保證高職教育向學生傳授的相關知識能夠在學生職業生涯中體現出較強的實用價值。因此,高職院校方面需要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專業、學生的職業、社會對學生就業相關素質需求等,并以之為依據調整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要幫助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學習不僅是想要強健自身體魄,而是想要使自身更加適應職業需求、適應社會需求。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的投身體育教育,體育素質得以全面提高,在投入工作之后,學生才能夠游刃有余的完成自身的工作。
3.2 以就業為導向完善體育教育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評價不應該是體育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更不應該是教育者教學的最終追求。體育教育評價應該是指導學生針對性提高自身體育技能,指導教育者合理調整自身教學內容的“指揮棒”。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評價應該立足于“人本”,應該能夠將教育者、學生合理融入評價體系之中,要正確的評估學生的心理、生理、意志、行為、技能等,進而給予學生和教育者以導向。因此,高職院校方面應充分調研事實情況,積極完善自身的體育教育評價體系,以確保體育教育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3.3 在體育教育過程中融入職業素養培養
首先,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及良好的敬業精神。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勇往直前、堅強果敢等優秀品質有明顯的優勢,教育者應善用體育教育培養出學生各種優秀品格,確保學生在就業之后,能夠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能夠有意識的保護公司的權益。其次,培養學生的個性和自信心。利用體育教育,教育者應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長處和不足,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信心和個性,確保學生能夠順利融入職業生涯。
4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高職體育教育過程存在諸如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評價不科學等在內的眾多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對高職教育的良性發展亦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契合了高職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既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還能夠促進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方面應該重視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積極設計相應的策略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保證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展,進而能夠成為契合社會、企業需求的、優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方學超.淺析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8):49.
[2] 沈廷萍,張紅權.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構建[J].中國職工教育,2014(24):179.
[3] 毛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5(20):177.
[4] 姜健.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J].河北職業教育, 2016, 12(3):51-53.
[5] 劉迪,趙長英.淺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新模式構建[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4).
[6] 陳紀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構建與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 16(12):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