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漢兵
摘 要:體育學科要想得到別人的重視,體育教師群體只有做到“有為才有位”,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聰明才智,才能得到學校領導、其他學科教師和社會各界的認同。體育教師的“有為”也能改善外部環境,更好的施展自身的才華,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推動體育教師隊伍朝著有益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有為才有位” 體育教師 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152-02
平時經常會聽到部分體育教師抱怨自己的社會地位不高,學校里不受主科教師待見和領導的重視,學校只把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放到口頭,流于形式,很少落到實處。以至于極大影響了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和學科建設。只有體育教師“有為”了腰桿子才能硬,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和要求才能得到學校領導的支持和重視,體育工作也能更好的開展,逐漸形成良性循環。體育教師的福利待遇、職稱評定和學校里的話語權得到提高,無形中會更好帶動 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和促進自身專業化的發展。
1 “有為才有位”視域下體育教師建設的現實意義
1.1 “有為才有位”是體育教師生存發展的立足之本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開始時總是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對體育教學、訓練工作的熱情,當受到社會、學校以及周邊人的不認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總感覺自己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對體育教師職業的自我認識產生了偏差,產生了消極怠工、得過且過、混日子的想法。孰不知正是這種想法更加惡化了體育教師的形象和體育課程的認知程度,將體育教師良好的前程和應有的地位給斷送了。體育教師只有把本職的體育工作都做好了,做出特色,就一定會得到學校領導和其他教師的認同與支持。
1.2 “有為才有位”是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的驅動力
體育教師要有所作為才能改變體育教研組在學校里的地位也不高,體育教師沒有什么話語權的窘境。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在教師潛心的進行體育工作中得到提升的,這與體育教師自身的努力與辛勤的勞動是分不開的。首先,體育教師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優化大課間活動的組織構架和項目的資源配置,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強化教研活動的功能性和實效性,在有限的施展空間中收獲高品質的“莊稼”。其次,體育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認真鉆研教材、教法,錘煉自身體育基本功,虛心向老教師,骨干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學習,積累教育教學經驗,勤奮撰寫教育心得和教學反思,促進自己的專業水平的快速發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迅速成長,成為學校體育發展的推動力。
1.3 “有為才有位”是激發體育教師潛能的催化劑
要想發揮體育教師的潛能,就必須對體育教師的工作能力和業績給予公正客觀的肯定和評價。學校和社會要肯定體育教師的辛勤勞動,承認體育教師的工作性質,顯現體育教師的價值。對于那些有作為的體育教師,學校要在平時的外出進修、培訓、年終評優、職稱晉級和中層領導崗位聘任上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政策傾斜。這是對體育教師工作努力付出的肯定,會激發教師更大的熱情和決心去做好本職工作,朝著自己奮斗的目標前行。體育教師受到的獎勵與職務的晉升的鼓勵,反過來會激發出我們看不到的潛能,激勵著體育教師克服重重困難,發現自身的不足,不斷提高文化素養、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以高標準、嚴要求來約束自我,朝著骨干教師、卓越教師到學者型教師的方向大跨步前進。
2 基于“有為才有位”的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
2.1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建設
體育教師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那么就要加強體育教師的師德建設。首先,激發職業道德意識。學校要對有作為的優秀體育教師要進行大力宣傳??隙w育教師的敬業精神和宣傳其動人事跡,激發體育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奉獻意識、責任感和敬業愛生等職業道德,既為“經師”,有為“人師”,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構建和諧校園。其次,建立健全師德評價機制。應該明確體育教師的師德義務和要求,在制度上杜絕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等情況的出現。還要對那些師德高尚、作風嚴謹和口碑良好的體育教師在評優、評先和職稱評定方面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形成良好的校內輿論導向。最后,建立個人道德檔案。學校建立師德監督小組為每位體育教師建立師德檔案,通過學生、同事和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師師德進行評價后,記錄在案,進行動態分析,并與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對體育教師師德進行每學期考核,及時將信息反饋給教師,起到警戒與示范的作用,切實提高體育教師的道德修養。
2.2 加快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與進程
加快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克服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提高社會地位、改善生存環境的有效對策。首先,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必須堅持體育專業教育的連續性和一致性,將在職培訓統籌安排,盡量做到全員覆蓋,建立一個體育教師教育持續發展與相互銜接的體系。再次,加強教研組建設。教研組活動是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陣地,體育教師之間教學問題的交流與探討的場所,它提升了體育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隨機應變能力、活動組織與規劃能力、溝通與協調能力。最后,提高體育教師教科研水平。體育教師要想提高教科研能力平時就要多動筆,將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進行教學反思和教學總結的撰寫。久而久之提煉出的教學問題解決之道經過發表后就會得到體育同仁的認可與實踐。體育教師還要主動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當中,體育教師可以帶著課題中的問題和方法進行教學實踐,總結實踐中的得與失,為課題反饋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為下一步的實施提供發展方向與科學支持。
2.3 完善績效考核,健全評價體系
體育教師就怕年終的績效考核,因為很多隱性的工作量得不到承認,嚴重的影響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所以,對體育教師考核與評價應與其他學科有所區別。首先,要明確評價的內容。體育教師的評價應該包括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工作能力、工作績效和專業發展,根據這四方面制定各級指標,確保評價的有效性。再次,明確評價的主體。對體育教師評價的主體應該多種多樣,包括自我評價、領導、學生、其他教師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結合自我評價與反思,系統、客觀、綜合的對體育教師進行評價,能極大的調動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效地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成長。最后,定量評價與定性評相結合。定量評價就是根據體育教師工作的業績進行量化考核,實行百分制,突出教學方面或者教科研方面的權重,做到因人而異、同工同酬。定性評價就是根據領導、學生、其他學科教師和同行的鑒定與認可進行對體育教師的考量,依體育教師的表現達到的層級進行評定等級。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柴嬌.有為才有位—談體育學科怎樣才能受到別人的重視[J].體育教學,2013(9):16.
[2] 毛振明.國培對話之三:如何應對校長的不重視[J].體育教學,2013(3):12.
[3] 劉四.河南省城市中學體育教師生存環境調查報告[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6).
[4] 孫有平,張磊.中學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8(7):92-95.
[5] 徐金堯,沈曉強,薛林峰.體育教師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自動化系統設計[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7):960-961.
[6] 周彬,吳志宏,謝旭紅.教師需要與教師激勵的現狀及相關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9):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