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瑤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訪談法對高校學生參加休閑體育活動進行研究,分析了休閑體育的概念,休閑體育的特點,以及培養高校學生休閑體育意識的重要性和高校學生休閑體育意識培養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針對高校學生休閑體育意識的培養途徑,旨在提高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意識的自覺性,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而促成終身休閑體育意識的形成。
關鍵詞:芻議 高校學生 休閑體育 意識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158-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的提高,很多人都已經步入了小康生活,人們在解決溫飽物質需求以后,便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休閑體育不僅有冒險刺激的活動,也有趣味活動,讓人們擺脫生活學習的壓力,清靜自然,正好滿足了人們享受自然、熱愛自然的天性。為此,休閑體育在我國快速的發展起來,如山地戶外運動,徒步、露營、釣魚等活動都是受人們所喜愛的活動。
1 休閑體育的概念與特點
1.1 休閑體育的概念
盧鋒教授通過對前人的整理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廣泛應用于國內,他把休閑體育定義為:“在相對自由的社會生活環境下,人們自愿選擇并從事的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的統稱”。
1.2 休閑體育的特點
1.2.1 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
休閑體育活動內容多樣,很多項目簡單易行,只需要人們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內,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項目去參加,例如徒步旅行,不需要太多的裝備;下棋,不需要太多的體力;騎行,不需要高超的技藝。而且很多項目形式多樣,能滿足廣大人群參與,并且使人身心愉悅,獲得暢汗淋漓的快感。
1.2.2 團結協作,老少皆宜
休閑體育運動是一項團結合作的運動,許多項目需要團結合作,需要團隊的力量才能去完成,因此,只有人們在共同的努力和合作下,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另外,休閑體育項目不需要規范的技術動作,無論身體素質、年齡大小都可以參與,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體育運動。
1.2.3 自主安排,自我調節
休閑體育活動是人們在自由的時間按照個人的意愿去參加體育活動,在運動中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調整活動強度,這是很多體育項目所不具備的。另外,休閑體育有別于競技體育,它不需要激烈的競爭,而是為了娛樂和健身,因此可以簡化規則,使活動變得有趣和簡便。
2 培養高校學生休閑體育意識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人們在參加休閑體育活動時可以鍛煉意志品質,如登山運動,需要較強毅力才有可能登上頂峰;數十公里的徒步遠行,也需要較強的毅力才有可能達到目的地;再如蹦極運動也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膽量才敢去挑戰,休閑體育項目需要人們在運動中不斷克服膽怯心理。因此,休閑體育運動可以培養人們勇敢頑強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使人們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2.2 休閑體育促進人格完善
體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休閑體育活動也需要較強的自控能力和勇敢堅韌的意志品質作為基礎。參加休閑體育不僅可以有效糾正心理缺陷,培養健全人格,還可以培養人們團結協作的能力。此外,人們在參加體育活動時還可以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和突出個性,使身心得到愉悅,這也是追求自我、實現自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2.3 休閑體育提高人的社會適應能力
休閑體育活動參與方式多樣,參與人群老少皆宜,很多項目需要集體協作才能完成,并且通過參與活動,可以使不同年齡性別的人們相互交流,增強人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消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障礙,創造良好和諧的氛圍。此外,人們通過參與不同的休閑活動有不同的體驗感,可以更好的完善自我和學會怎樣與人相處,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2.4 休閑體育促進身心健康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這樣很容易使人產生疲勞和焦慮的情緒。有關研究表明,人們參加一些休閑體育運動如徒步旅行等運動后,可以更好的緩解疲勞,減緩緊張焦慮的情緒,從而使人們身心得到放松,滿足人們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因此,經常參加休閑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增強人們體質,還可以緩解人們壓力,促進身心健康。
3 大學生休閑體育意識培養存在的問題
3.1 學生缺乏正確的認識
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狀態和運動需求不相一致,使得人們對休閑體育的認識也大不相同。再加上受現代教育的影響,也有學生會認為,休閑體育只是為了使身心得到放松,并且還有部分學生不喜歡運動,認為運動就是浪費時間,這都是缺乏正確價值觀引導的表現。
3.2 學生活動參與面廣
現代大學生業余時間較為充裕,但是大部分學生的業余時間并沒有利用在體育活動中,從女性角度來說,她們大多數將業余時間用在睡覺、逛街、聊天和看電視方面,從男性角度來說,則是將業余時間用在睡覺、上網打游戲等方面。由此可以看出現代學生大部分業余生活較為豐富,但利用在休閑體育方面的時間較少。
3.3 教師休閑體育認識薄弱
休閑體育是一種新興的體育運動,這對于體育教師來說是一種機遇,它不僅需要教師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同時還需要體育教師加強對休閑體育的認識。然而在實踐教學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仍然沒有多大的轉變,例如“田徑、體操”等項目教學方法傳統很難使學生感興趣。因此,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休閑體育意識。
4 培養大學生休閑體育意識的有效措施
4.1 注重休閑體育文化的教育
每一項運動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的發展更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休閑體育文化更是將體育運動與文化相融合。因此,在教學中注重休閑體育文化的傳播有利于學生對休閑體育有新的認識,這就要求教師在課程設置上選擇一些有利于文化傳播的休閑體育課程。此外,還要選擇易于傳播休閑體育文化的教材,并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來加強學生休閑體育意識的培養。
4.2 培養休閑體育的興趣和愛好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人們活動強有力的動機,學生只有真正對運動感興趣才想去體驗和實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生動的教學方法來教導學生,例如采用幽默風趣語言來建立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課程體系的設置也可根據學生的喜好和市場需求進行完善和建設,并且根據學校自身特色來培養學生興趣,并運用在實際生活中。
4.3 營造良好的休閑體育校園文化
高校休閑體育文化氛圍的營造,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生活,而且還可提高學校的體育氛圍。高校休閑體育文化氛圍的營造路徑如下:首先,應該完善休閑體育設施的建設,同時應合理利用體育場館,減少閑置。其次,鼓勵學生創辦與休閑運動有關的俱樂部,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此外,開展校園休閑體育文化節,利用娛樂性強的休閑活動項目,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比賽,體驗體育的快樂,也有利于學生休閑體育意識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法]羅歇·蘇,姜依群譯.休閑[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 盧鋒.休閑體育概念的辨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0(5):32-34.
[3] 盧鋒.休閑體育的社會功能探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0(2):1-4.
[4] 鐘振新.高校體育教育與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3):382.
[5] 謝光輝,盧鋒,張玥.休閑體育文化解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2):48-50.
[6] 李相如,凌平,盧峰.休閑體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7] 盧鋒.休閑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