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洋
摘 要:我國社會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水平不斷向前發展,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得到提升。為了實現我國國民身體素質與國民經濟水平的共同進步,應加強對我國公民的身體健康教育,廣泛的提高國民的將康水平。學生是我國十幾億人口中占比很大的一類群體,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和棟梁之才,應加強對其健身意識的培養,樹立正確的體育動機,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本文圍繞對學生的體育動機的培養展開討論。
關鍵詞:學生 體育動機 意義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b)-0139-02
教育的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很重要的一部分。科教興國的口號在幾年前被提出,并且至今一直繼承和發揚,祖國的振興和繁榮在教育,教育的責任在教師身上,教師應以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素質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體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緊跟時代的步伐,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健身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體育動機,將會對我國體育教學產生重大的影響。
1 何為體育動機
體育動機,顧名思義是指可以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中的內在動力。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是學生內在動力的外在體現,它主要決定了學生活動的傾向性、活動類型和持續時間等。體育動機是體育鍛煉的主要動力,對產生的體育活動的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教育方面的一些專業人士曾表明:“體育動機是指在運動需要的推動下促使人參加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力, 體育動機是在運動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當人們產生運動的想法直到產生運動的動作,這期間體育動機就是主要的原因,只有體育動機到達了某一閾值時,就成為了產生運動的內在的動力。體育動機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學生有了足夠強的體育動機,才能主動投身到體育活動中,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微弱的體育動機從外在變現很難看出來,但是當微弱的體育動機逐漸增強,達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就會產生質的變化,激發學生內心的行為動力,產生行為上的變化,這就是體育動機的外在表現。重視對學生體育動機的派樣,會使得學生終生受益。學校應以終身體育動機的培養為目的,從現在開始并且放眼于未來,以加強學生抑郁鍛煉為基礎,鞏固學校體育教育。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結合這種不良現狀,培養學生體育動機的同時,也在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使學生在學校期間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有助于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興趣是培養一個人習慣最好的動力。因此,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才是培養學生體育動機的根本。
2 影響培養體育動機的幾個原因
文章前面提到過,體育動機是指可以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中的內在動力,影響學生體育動機的原因有很多,只要有一下幾點。
2.1 學生自身的因素
主要為學生是否喜歡體育運動,是否能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鍛煉中,學生是否對體育鍛煉有興趣。學生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培養學生運動是體育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進而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2.2 學校方面的因素
學校是否重視對學生的體育教育,體育教師是否以提高學生體育動機為己任,校園是否有足夠的體育活動的氛圍,學校是否有建立完善的體育鍛煉的體育制度,這些都是影響學生體育動機的因素。而學校完善的制度,良好的體育環境對提高學生體育動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3 校內體育設施的設立
學校內如果有著充足的體育鍛煉的設施,比如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等,這些體育設施的建立,對培養學生體育動機有著很大的影響。
2.4 性別因素
男學生比較喜歡運動,女學生和男學生相比較而言,就顯得不是很熱愛體育運動。因此,也應加強與女學生的體育動機的培養,提高她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 培養學生體育動機的方法
3.1 培養體育動機的好處
學校體育老師對學生體育動機的培養是最重要的引導者。對學生體育動機的培養應從小抓起,因此,小學體育老師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應該從多方面做起,老師在授課之余,應提高教學方案的質量,盡量能提出能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案,吸引學生的注意一下,提高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從自身意識到,雖然體育鍛煉是一件疲勞的事情,但是卻可以收獲到強健的身體素質。學生一旦有了體育鍛煉的動機,就會促使體育能力的有效形成。有了體育能力之后,它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3.2 引導學生主動提高體育動機
無論在學生的哪個教育時期,體育教師都應該注重對學生的體育動機的培養。相關的老師可以設計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案,并且使學生參與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使學生親身體會到體育學習的快樂。我們來舉個例子,體育課上老師在教學生廣播體操的時候,要仔細認真的準備體操內容,盡量以簡單的教學方式來教導學生,同時,學生學了幾節體操之后,為了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并且增強對體育科目的興趣,老師可以從學生中選出學習能力加強的學生來到隊伍前面進行領操,并鼓勵其他同學向領操同學學習,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的信念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3.3 以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為主
以學生為主,滿足并提高學生對題的興起,激發學生的體育動機。我們都知道,體育課上有很多種形式的活動都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并且很多運動本身就具有較強的觀看性、趣味性和挑戰性。如果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多且繁雜、課堂氣氛枯燥無味,就會影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動力,導致學生本就不高的體育動機進一步的下降。所以,于老師在教學的同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增強學生學習體育活動的興趣,滿足學生展示體育才能與自身價值的需要,給予學生發揮的空間,重和滿足他們的需要是激發學生學習體育動機的關鍵,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鼓勵學生展現體育才能和體現自我價值。學生也應該增強對自己的信息,提高自己的體育能力。
3.4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完善校園體育文化的教學制度
良好的教學氛圍、體育文化制度的建立對于學生體育動機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額作用。學校可以加強對學生課余時間的利用,創造出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坐在教室里的學生主動去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因此,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是校園教育中最廣泛、最具有可接受性、影響力最大、最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在學校里,參加學組織的業余訓練、各個項目的體育競賽以及觀看校內組織的體育項目的競賽都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動機,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創造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之間的信任度,使學生之間互相尊重和了解,改善學生的人際交往,這是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4 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是學校一直的任務,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建立良好的體育氛圍,教師的潛移默化等多種途徑,以激發與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
參考文獻
[1] 祝蓓里.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胡月星.心理學[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
[3] 徐赟.大學生體育動機類型淺析[J].固原師專學報,2004(3):64-66.
[4] 王和平.當代大學生體育動機及同一與差異性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0):1351-1352.
[5] 晁岳剛,邢繼慶.培養與激發我院學生學習體育動機的途徑[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5(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