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體制在不斷完善,大學生素質也在逐漸提高。但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體質弱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利于大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要想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既可以把科學文化知識學好又能保持健康體質以適應社會發展,更好的提升生活品質,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本文分析了在現代社會中影響大學生健康的原因,探究了增強大學生體質的策略,對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了適當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體質健康 影響因素 健康促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a)-0240-02
大學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是促進我國未來各方面發展的儲備力量,更重要的是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使命。但當代大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普遍出現了體質下降的現象,這是不僅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也會間接影響社會的發展。所以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1 影響大學生健康體質的因素
1.1 社會經濟因素
現代生活中各種代步機器的發明減少大學生的運動機會。現在在大學校園里電動車隨處可見,而且近期大學生滑滑板、乘平衡車出行現象逐漸增多。這些出行方式因節省時間而被廣泛采用。但這種現象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大學生體質健康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1.2 教育因素
現代社會各個大學的教育模式普遍是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等專業知識上,而對增強大學生體質健康方面不太重視,這種現象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當然有的大學對于體育教育這一方面給予了較高的重視,使學生的健康觀念增強,使他們在大學生活中自覺體制的鍛煉,從而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更好地過好大學生活。
1.3 學校因素
中國的大學數目眾多,類型多樣,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大學的辦學思想是影響本校大學生的重要因素。學校的自然環境也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有一定的影響。優美的自然環境會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心情,有利于大學生的身心發展。
1.4 家庭環境因素
1.4.1 家庭結構
完整的家庭結構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礎,由于心理健康和體質健康是相輔相成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需得到重視。家庭結構完整,家庭氛圍和諧融洽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有利影響,有利于大學生未來的發展。
1.4.2 父母活躍度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活躍度也是對大學生體質有一定程度影響的因素。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熱愛運動,經常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比如打羽毛球、跑步、散步、跳廣場舞等,孩子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對運動的喜愛程度會逐步加深。
2 促進大學生健康的策略
2.1 國家方面
2.1.1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對于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國家和政府應該給予一定的重視,必要時可推行一些政策來促進大學生進行鍛煉。比如現階段實行的獎學金政策,這個政策已經不僅是對學習好的同學的嘉獎制度,其中加入了對學生活動參與度的要求,這非常有利于激勵大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積極進取,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2.1.2 創造支持性的環境
政府應該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提供支持性的環境。比如政府補貼大學引進一些先進的運動設施,或者政府聯合大學推行一些大學生健身活動。
2.2 學校方面
2.2.1 積極開展運動項目并完善考核體制
為了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學校應積極采取措施引導和激勵大學生投入健身運動活動之中,比如積極開展運動項目,舉行運動會等。近年來校園趣味運動會很受同學們的青睞,同學們都積極報名參加。趣味運動會不僅具有鍛煉身體的功能,還可以促進同學們之間的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培養團隊精神。除此之外還要完善考核體制,比如現在很多學校都實行運動打卡模式。運動打卡就是在每個學期都要用手機定位線上打卡跑步,只有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視作本學期任務順利完成,否則健康運動不過關,下學期還要繼續跑步直到完成為止。
2.2.2 擴大運動場所,增加運動設施種類
健身設施數量少,種類不齊全是大學校園普遍存在的現象。有的大學體育館因為怕管理困難沒有做到對學生完全開放,這直接限制了大學生體質鍛煉的途徑。體育館做到對學生有規律開放,會有效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如果學校學生人數太多,可以實行不同學院先后開放的措施。以學院為單位,在不同時間對不同學院學生開放,這樣可以避免體育館超負荷現象而且容易進行管理工作。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運動設施的引進,并且做好運動設施的保養工作也是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有效方法[1]。
2.2.3 提高體育鍛煉宣傳力度
學校有關部門應定期開展體育活動的宣傳工作,可以通過網絡答題競賽活動或者在階梯教室舉辦講座,這樣能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使體質健康觀念深入大學生的內心。
2.3 家庭方面
2.3.1 增強父母的示范作用
家長應該多參加體育鍛煉活動,這樣可以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并且產生帶動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經常陪伴和督促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進行體育鍛煉活動。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讓學生承擔部分家務活,來適當增加學生的體力活動,促進能量的消耗,防止產生肥胖體質。
2.3.2 營造良好的家庭衛生環境與氛圍
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合理處理好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創造舒適、輕松的家庭環境是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途徑。家長應該積級探索,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另外,應該保持家庭衛生清潔以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
2.4 個人方面
2.4.1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大學是一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的環境,大學生的生活充滿自主性。有的學生在高中承受了非常大的學習壓力,到了大學以后就一心想著放松自己,整天沉迷于打游戲,或者是一直睡懶覺,這充分暴露了學生個人的惰性,長此以往,會給大學生的身心帶來嚴重危害。特別是熬夜對身體危害很大,會導致發胖、免疫功能下降、白天精神萎靡、視力下降、內分泌問題、心血管疾病,甚至可能提高中風、癌癥和死亡的風險。所以大學生一定要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只有這樣才能有精力去學習,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2]。
2.4.2 主動學習健康相關知識
大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了解相關的健康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此外,還應該多看一些與心理學有關的書,這有利于良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能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事情造成的情緒問題,對以后的生活與發展非常有利。
2.4.3 培養個人興趣,發展個人技能
大學生在大學有充足的時間尋找并且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大學社團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存在,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感興趣的社團活動可以深入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從而發展下去,這可以豐富自己的心靈世界[3]。
3 結語
大學生群體中亞健康人員越來越多,這是現階段的社會發展現狀所決定的。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導致人們的運動機會逐漸減少,并且導致了生活的空氣質量逐漸下降。電子游戲的盛行也對大學生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當代大學生應該認清社會發展現狀,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強體質,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陽,海維芳,艾東明.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因素及健康促進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7):71-72.
[2] 王麗娜,王大川,亢瑾,等.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因素及健康促進策略研究[J].企業導報,2014(9):195.
[3] 張長青.試論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及解決途徑[J].運動,2016(1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