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是師德之魂,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誰愛學生,學生就愛誰。從教30余載,發現學校的個別教師把眼光全放在學習好的學生身上,對青春期這種愛化妝、貪玩、調皮搗亂的“特殊學生”當作典型來批評,實在沒辦法管教就諷刺挖苦,甚至放任自流。這種現象已經給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和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我在工作中比較關注這群“特殊學生”,每年任教的班級中都有這樣的學生,我都會“用暖心教育”慢慢地感化他們、引導他們,然后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再讓他們站在家長和教師的角度去想一想,效果非常顯著。從教生涯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越是學習較差的學生越是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注,如果對他們這樣的學生,不教育、不感化,這樣的學生到了社會上不僅是對一個家庭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他的下一代和其他的家庭。
案例《老師,我不舒服》獲獎后,我更加堅信正確引導學生不只是政教處、班主任的事情。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只要是學校的學生,做教師的都有義務去引導、去提醒、去管教,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中釋放光彩。科任教師協助班主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更有利于學生的管理,因為每一名教師看學生的角度是不一樣的,齊抓共管對學生的發展更有利。在學習上,廣大教師更要堅持做到不偏袒、不歧視、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尊重每名學生的人格。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把握學生的動態,及時談話,并通過當面座談、電話和書信往來、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
每年節假日,特別是教師節,我都收到來自學生們暖暖的問候,收獲滿滿的幸福和愛。我覺得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會一如既往地“用暖心的愛”,拯救被忽略的學生,讓我所教的孩子們,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