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摘要】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而我國電子商務更是發展勢頭喜人,潛力巨大。在此情況下,如何構建跨境電子商務(包括國際數字貿易)的國際規則來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關注的重要新議題。而中國也正在積極參與,并提出了WTO電子商務發展提案。這是中國在引領跨境電商國際規則制定方面的一次重大嘗試,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電子商務 國際貿易 WTO
一、WTO電子商務談判歷史背景
在WTO框架內,電子商務作為WTO的四個新議題之一,除了新加坡第一屆部長級會議和日內瓦第二屆部長級會議之外,此后的多次部長級會議都涉及電子商務議題。但是由于各成員方對電子商務下作計劃存在重大分歧。計劃一直處于擱置狀態。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各理事會提交的下作報告基本是對先前下作報告的重復。
2001年多哈部長級會議將電子商務下作計劃納入了《多哈部長宣言》:“我們注意到總理事會及相關機構自1998年以來的下作,同意繼續執行《電子商務下作汁劃》……創造并維持一個有利于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求總理事會擬定恰當的制度安排來執行《下作計劃》,向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報告進一步的進展……宣布在第五屆部長級會議之前各成員保持現狀,不對電子交易征收關稅。”2905年香港部長級會議并未打破多哈回合的多邊談判僵局,有關電子商務的談判也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香港部長宣言》雖然納入電子商務議題,但是幾乎沒有新內容。在2013年巴厘島部長級會議前的籌備文件中,對電子商務議題的討論幾乎沒變,新提及了移動通訊的發展、云計算、機密資料的保護、隱私和消費者保護等問題。有關電子交易的關稅。仍是重申各成員保持現狀。不對電子交易征收關稅,以待下次部長級會議的討論。2015年內羅畢部長級會議依舊對電子商務談判保持現狀。并將電子交易免征關稅的決定有效期延長至2017年。
二、中國提交電子商務發展議案的主要內容
2016年。中國呼吁WT()對這一重要議題展開下作,并于2016年11月4日向WTO提交了旨在促進第11屆部長級會議上電子商務議題的談判方案。中國提出的具體談判文本要點包括:
第一,創造一個良好的貿易政策環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包括對“商對客”(B2C)和“商對商”(B2B)交易的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更為便利待遇的吸引性和可行性,探討如何對進出口和過境貨物采用簡化的邊境措施,至少是在“商對客”的模式之下。主要是呼吁確定一個有資格適用此種簡化關稅措施的產品清單:研究“商對客”模式下貨物退稅的實施辦法。要考慮到出口貨物增值稅退稅的國際實踐;澄清適用于被退回貨物的政策。包括稅收政策;提供簡化、快速的清關、檢驗和檢疫程序;以及允許在其他成員方的領土內建立為分銷目的的保稅倉庫,并盡可能提供海關程序和關稅征收的便利。
第二。在硬件設施方面,主要是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以及吸引此種交易。交換有關常規措施和程序的信息,促進無紙化貿易以及貿易便利化和盡可能利用成員方當局的單一窗口服務,并且就此交換數據;此外,中國還建議提升跨境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和技術條件。對有關數字證書、電子簽名和電子認證的政策交換信息,促進對數字證書和電子簽名及其在跨境電子商務中使用的相互認可。
第三,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的透明度。成員應公布與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政措施,并向WT()告知其公布的官方網址。盡可能向WTO提供此種法律、法規和行政措施。通過互聯網公開和定期更新跨境電子商務。特別是“商對客”模式下的貨物進出口程序類型。對其他成員方通過根據《貿易便利化協定》建立和維持的咨詢點提㈩的與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的合理詢問,應當給出回應。
三、中國提案的意義和建議
中國提出的電子商務下作方案,是我國在多邊領域引領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一個重大嘗試,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從實踐角度看。中國主要著眼于通過互聯網實現的貨物跨境貿易的增長和便利化。支持此種貨物貿易的服務,比如支付和物流服務。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中國認為這一階段的談判不應做出新的市場準人和關稅減讓承諾,應當繼續暫停對電子交易征收海關關稅。
首先,將發展的因素貫穿整個談判過程并且納入談判結果。談判應當使發展中成員、弱小經濟體(small vulnerable economies,SVEs),特別是最不發達成員及其中小型企業和劣勢團體(disadvantaged groups)更好地參與其中。從國際貿易和全球價值鏈中受益以及實現飛躍性發展。
其次,充分展現了中國作為發展中成員繼續支持多邊談判的政治意愿。中國提到WTO成員應當在電子商務談判中澄清和促進WTO現有的多邊規則的適用,即在G人T,r、G人TS和TRIPS體系下去規制電子商務,而非另行議定專門規制電子商務的規則體系。這個談判策略是符合當前發展現狀的,即便WTO在電子商務規則制定方面進展緩慢,遭遇關鍵瓶頸且一直未取得實質成果,但是放棄當前的多邊規則框架,另辟蹊徑只怕難度會更大。
再次,充分展現了我國人世15年中積累的談判經驗,既堅持了原則性,又突出了靈活性。考慮到電子商務的復雜性,中國的著眼點避開了目前談判下作的膠著點,即各方相持不下的市場準入和關稅減讓的實質性談判,轉而關注促進電子商務貿易支持系統發展的議題,例如支付、物流、支持電子商務的便利化海關措施、促進相關信息的交換及提高政策透明度,以及幫助發展中經濟體更好地參與和利用電子商務系統等。
參考文獻:
[1]我國電子商務呈觀出三個方面的重要發展趨勢[J].紡織裝飾科技,
[2]翁華斌.推進“電商廣西、電商東盟”加快廣西電子商務發展[J].廣西經濟,2014(10).
[3]王與劍.專業化是電商平臺發展方向——聶林海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解讀[J].新經濟,2015(16).
[4]電子商務十歲安全隱憂依舊[J].每周電腦報,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