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慧
【摘要】連鎖經營是現代市場經濟中普遍采用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連鎖零售企業是連鎖經營中常見到經營形式。 目前,我國的連鎖經營已經不再局限于餐飲業、家電業,它還涉足了商品零售業及服務業的大多數行業,并且這種經營模式和觀念還在持續。由于連鎖企業的經營過程貫穿于整個環節,各環節法律關系龐雜,因此連鎖零售企業經營也面臨著紛繁復雜的法律風險,探討了零售連鎖企業經營中的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并相應的提出防范措施。
【關鍵詞】零售 連鎖企業 法律風險
連鎖經營是通過對若干零售企業實行集中采購、分散銷售、規范化經營,從而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的一種現代流通方式。連鎖經營具有經營專業化。標準化,集中化的特點。連鎖經營是現代商業的一種組織形式,在同一總部下共同管理,在共同方針下統一經營的聯合體組織形式,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實施集中化管理,從而實現規模效應。對連鎖零售企業而言。在業務經營過程中,應防止法律風險轉為現實風險,影響企業的品牌和正常運轉,應當對連鎖零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法律風險防范。
1連鎖經營的概念與特征
1.1連鎖經營的概念
連鎖經營的本質是把現代化工業大生產的原理運用于商業,努力實現商業活動的標準化、專業化、統一化和單純化,是一種商業組織形式和經營制度,是指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若干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礎上實施集中化管理。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
1.2連鎖經營的特征
企業識別系統及商標統一,這是連鎖經營最基礎層次的統一。是企業外在形象的統一,主要包括連鎖企業的招牌、標志、商標、標準色、標準字、裝潢、外觀、賣場布局、商品陳列、包裝材料、員工服裝、標識卡等。
商品和服務統一,這是連鎖企業經營內容的統一。是滿足同一目標顧客的營銷方式統一,按照消費者需求做;“的最佳商品組合。并不斷更新換代;提供的服務也經過總部統一的規劃,對所有門店的服務措施進行統一規范。
經營管理統一。總部對各連鎖店統一管理,總部直接處理各連鎖店的各種事項。這樣有利于對經營規模經濟效益的提高和經營管理的標準化。
經營理念統一,失敗企業全體員工觀念和行為的統一。是企業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企業定位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部依據。
2零售業的概述
2.1零售業的概念
零售業是指通過買賣形式將工農業生產者生產的產品直接售給居民作為生活消費用或售給社會集團供公共消費用的商品銷售行業。零售是指向最終消費者個人或社會集團出售生活消費品及相關服務,以供其最終消費之用的全部活動,與零售相關的產業及行業即零售業。
2.2零售業的優勢
零售業連鎖經營的優勢可以通過連鎖經營可以提升品牌價值,形成標準化、專業化的規范經營,集中采購與統一配送,降低成本,形成產品價格優勢。同時。各連鎖分店可以加快資金的周轉,盈缺互補,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
3連鎖零售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
3.1企業法律風險的定義
企業法律風險,是指由于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或由于包括企業自身在內的法律主體按未按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有效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而對企業造成負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從企業作為獨立法人實體的角度看。可以把企業風險分為自然風險、運營風險、財務風險和法律風險。企業法律風險產生的緣由是法律因素,它存在于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導致的后果是企業承擔法律責任并且各類風險之間會緊密相關。
3.2連鎖零售企業法律風險防范
對連鎖零售企業來說,在商品的銷售環節中,投入市場的種類繁多,人群消費和交易較大,面臨的法律風險較多。為保證企業的正常經營,維護企業的良好信譽,在商品的銷售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提高優質的商品和服務,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避免法律風險的存在。
3.2.1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
根據《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的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過程中,享有以下九種權利:安全權、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獲的知識權、受尊重權、結社權和監督權。隨著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消費者維權意識也在提高,企業應當樹立科學的服務意識,避免侵犯消費者權益行為的發生。
3.2.2經營者義務的合法履行
企業作為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聽取消費者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督、應當符合法律規定或約定、保障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不得以格式條款免責、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以及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3.2.3產品質量責任的法律風險防范
產品質量責任是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以及對產品質量負有直接責任的人違反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產品質量義務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包括產品質量侵權責任和產品質量違約責任。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易、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售出的產品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的、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銷售者依照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4結語
連鎖零售企業應充分重視其連鎖經營形式和業務經營過程的法律風險,連鎖零售企業應當在業務經營過程中,應充分把握商品銷售的各個環節的法律關系,分析各個業務中會出現的法律風險,根據我國有關的法律規定,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只有這樣,連鎖零售企業才能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和法律體系日益健全中,市場競爭規則日益透明、監管環境日益規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贏得主動權。
參考文獻:
[1]錢衛清.民營企業運作的法律風險與防范,中信出版社,2004.
[2]李曉安.現代企業法律規范與約束.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3]孫昌軍.現代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指導.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4]唐弦,特許經營法律風險控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
[5]肖仁輝.特許經營法律問題研究,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