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摘 要:對于幼兒來說,玩耍是他們學習和活動的主要方式。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自主選擇活動、方法和合作伙伴,可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激發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教師要通過觀察和探究,了解不同幼兒的活動和興趣,從而調整幼兒活動的內容和材料,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達到師幼共建環境的目標。文章從“親”“輕”“趣”幾個方面研究如何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物質環境,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游戲活動。
關鍵詞:幼兒活動;主動參與;物質環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4-0070-01
物質環境主要指幼兒園各種人工的或非人工的游戲材料和場地等。物質環境以其直觀性、生動性和操作性的特點對滿足幼兒各種需求和激發幼兒多元興趣發揮著特殊的、潛在的、不可或缺的教育作用。教師在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物質環境時,要依據“活動內容、活動環境和活動材料從生活中來,運用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充分利用區域設置,在情境上、內容上盡量貼近幼兒的生活,同時呈現出一種開放性的自然狀態。表面上看,幼兒自主選擇、自主活動不受控制,但實際上是教師將整個教育目標及教育意圖通過活動內容、環境創設、材料投放來實現。幼兒的各種活動帶有明顯的直覺行動性,離開了具體的事物、具體的活動便不能進行,因此,他們更容易與環境、材料發生互動。
一、“親”——家庭化物質環境的創設
在活動結構中,教師可以利用玩具柜、圍欄和自制小家具將活動室劃分為多個大大小小的活動區,創造一種舒適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有“家”的感覺。小年齡幼兒最喜歡“娃娃家”活動,這不僅僅是因為各種毛茸茸的小玩具或是生活化的用品適合他們的身心特點,更因為“娃娃家”可以滿足幼兒對家庭生活的依戀,減輕焦慮情緒。石浦中心幼兒園小班教室里設有“娃娃家”的“客廳”和“廚房”等,室內家具和日常生活用品都很漂亮,各種材料與操作有著密切的聯系。孩子們在環境和物質生活中得到暗示,行為模仿成年人:收拾房間、做飯、洗碗、待客,給寶寶洗澡、洗衣服、玩電腦、看電視、上廁所,捧著電話筒和爸爸媽媽、好朋友訴說衷腸……還有走道、樓梯和午睡室的環境都盡量貼近幼兒的生活和家庭環境,幼兒的生活照片、小作品經過靈巧的雙手變成了美麗的“小花園”“小樹林”,引導幼兒點點、說說、笑笑……家庭物質環境的創造滿足了兒童對家人和家庭的情感依戀,激發了兒童的操作、表達和交流興趣。
二、“趣”——趣味化玩具材料的提供
陶行知先生說:“喚起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毙『⒆酉矚g有趣而多彩的玩具和材料,鑒于這一特點,要為小班的孩子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在幼兒園的各個角落,都有各種有趣的玩具,適合兒童的各種能力水平。例如,有趣的水果房子是用奶粉罐做的,它們的身體被打扮成了各種水果,地板上貼著相應的水果圖片,孩子們找到水果朋友以后可以壘高造樓房,或者找一塊空地滾一滾水果桶也是件很有趣的事。還有“灌籃高手”是用大大小小的方便面桶、紙杯和各種小球組合成的,孩子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當一回“灌籃高手”,或讓小球順著一長串相接的紙杯“骨碌碌”滾。這些趣味化的玩具和材料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讓他們在樂此不疲的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興趣,發展了各種能力。
三、“輕”——廢舊材料的創意制作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師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眱和顒与x不開物質,材料的提供可用很簡單的話進行描述:操作材料不多,兒童要求教師組織的機會就多,體現兒童主體地位的機會就少,這將直接導致兒童的興趣降低甚至消失,最終呈現出惡性循環。為了使兒童有獨立的空間選擇、獨立的活動意識和強烈的活動興趣,教師要為兒童提供大量的活動材料,但是許多材料如果都要購買是不可能的。于是,教師想到了收集生活中的廢舊材料,把小小的紙箱當作碗柜、梳妝臺,泡面盒當作浴缸和魚缸,各種飲料瓶、食品罐當作花盆,碎布、紙張當作裝飾材料等,這些都成為有趣的玩具來滿足兒童各種游戲的需要。一方面,廢棄材料的理念和應用可以樹立教師和兒童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能夠帶給教師和兒童無盡的想象力,這些自制玩具非常輕便,適合幼兒移動和玩耍,能夠更好地激發他們的玩耍和操作興趣。幼兒的觀察力相對較弱,為了使他們能夠快速、正確地使用玩具材料,可以將玩具材料擺放在敞開、低矮、不擁擠的櫥柜或玩具架子上,或分類放在籃子、盤子等容器上,讓幼兒一目了然,吸引幼兒使用它們,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自行去取拿和收放,確保游戲活動的有效開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環境創設是一門值得幼兒教師去研究和探討的課程,尤其是通過創設健康的、豐富的、生活的多元化活動環境來激發幼兒對學習、藝術及周圍事物的興趣,并從中挖掘幼兒的多元潛能,這是幼兒園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姜桂芹.游戲——幼兒快樂成長的營養品[J].吉林教育,2015(31).
[2]李林燭.整合課程背景下幼兒園游戲與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5(09).
[3]劉慧.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游戲精神的探尋與重塑[J].學前教育研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