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雙



[摘要]目的 探索腹腔鏡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采用信封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行小切口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切口長度均短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術后12、24、48 h疼痛評分、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急性闌尾炎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顯著,且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腹腔鏡;急性闌尾炎;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5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4(c)-0036-03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LIN Jun-shu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Yunan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Yu′nan 52719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They were evenl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envelope method,2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surgery with a small incision was us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laparoscopic surgery was adopted.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postoperative bed-out time,hospital stay,antibiotic use time and incision leng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less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pain scores 12,24,and 48 hour after surgery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also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is effective in high safety.
[Key words]Laparoscope;Acute appendicitis;Effect
急性闌尾炎為臨床常見病,具有發生率高、發病急等特點,于1886年首先命名,其發病率高達6%,目前常實施手術治療[1]。由于早期手術技術和器械設備有限,常行傳統開腹手術,雖能行病變組織切除,但具有較大的創傷性,且不利于術后恢復,近年來廣泛推廣腹腔鏡手術和小切口手術,且均具有微創性,但相比之下,腹腔鏡手術能夠在影像技術引導下,完成手術治療,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性,減輕對周圍組織的損傷,且能夠避免腸梗阻、腸粘連、切口感染的發生[2]。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手術方式在急性闌尾炎患者中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闌尾炎患者,采用信封法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20例。入選標準:①患者臨床資料均齊全;②患者均有手術適應證;③經CT、MRI、X線檢查,均確診為急性闌尾炎;④患者均無嚴重心功能不全;⑤患者均未合并心力衰竭;⑥患者均無相關手術史。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齡(42.85±3.19)歲;平均病程(4.15±1.75) d;疾病類型:2例為急性壞疽穿孔性急性闌尾炎,12例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6例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臨床癥狀:11例存在高熱,12例存在腹瀉,10例存在胃腸道反應,8例存在反跳痛。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42.16±3.52)歲;平均病程(4.37±1.68) d;疾病類型:1例為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11例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8例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臨床癥狀:10例存在高熱,11例存在腹瀉,9例存在胃腸道反應,9例存在反跳痛。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術治療。患者仰臥位,實施全身麻醉,將麥氏點作為手術切入點,逐層切開后,剪開腹外斜肌的腱膜,注意止血干預,分離腹外斜肌同腹內斜肌,及時止血、縫扎,隨后切開腹膜,鉤起腹壁肌層,吸出腹腔內滲出液體,推開大網膜和小腸,縫合腹腔,在將回盲部充分暴露后,對其進行粘連分離,直至確定闌尾位置,并顯露出系膜,使用止血鉗干預,并在距離結扎線5 mm處行闌尾切除,消毒殘端,關閉腹腔[3]。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治療。行全身麻醉,并切開臍上,建立三個孔,并在主操作孔內插入10 mm穿刺針,建立氣腹(壓力控制在1.05~1.33 mmHg),并置入30°角膜腔鏡,并在另外兩孔(雙下腹)分別置入5 mm的腹腔鏡,首先觀察腹腔情況,了解各血管、組織走向,在右側穿刺孔引導下,提起闌尾體部,并對粘連組織分離,完全顯露闌尾根部和系膜,并緊貼闌尾進行電凝處理,隨后實施結扎,用取物袋將切除后的闌尾,從臍部取出,并清洗腹腔[4]。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疼痛評分、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疼痛評估:依據視覺疼痛模擬量表(VAS)評分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總分為10分,7~10分為重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1~3分為輕度疼痛,0分為無痛。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切口長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切口長度的比較(x±s)
2.2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術后下床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x±s)
2.3兩組患者術后12、24、48 h疼痛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12、24、48 h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的比較(分,x±s)
2.4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兩組患者在隨訪6個月后,均出現了并發癥,觀察組有1例出現腸粘連,對照組有2例出現切口感染,1例出現腹腔膿腫,3例出現腸粘連,觀察者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遠期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n(%)]
3討論
急性闌尾炎屬于臨床常見急腹癥,可發生在各年齡段人群,若不及時干預,可導致闌尾壞疽、穿孔,進而發生腹膜炎,形成復雜性闌尾炎,早期實施開腹手術,由于傳統開腹手術需在術中行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而延長手術時間,再加上視野局限,容易傷及周圍正常組織,從而導致術后感染、腸粘連等癥狀的發生,對此,臨床學者開始廣泛推廣腹腔鏡手術和小切口手術治療[5-6]。
小切口手術是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基礎上研制的新型方案,且能夠彌補傳統手術創傷大等不足,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7-8],從而無法改善術后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小切口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主要優勢在于:①具有治療、診斷雙重作用,通過影像技術,能夠了解病變程度,為治療方案提供依據,用于手術治療,能夠作為輔助工作,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同時能夠避免傷及周圍正常組織[9];②能減輕患者疼痛感,降低手術風險性,發揮微創性、療效性等特點[10];③能夠清晰探查腹腔病變,并減少手術盲區出現,縮短手術時間和組織暴露時間,而降低術后感染率,減少抗生素使用率,加快胃腸道恢復時間[11];④適用性更廣,不受闌尾位置、腹腔壁肥厚、體態肥胖等因素影響,能提高遠期療效,降低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12-13];⑤在切口愈合后,不會留下瘢痕,而滿足患者對美觀的要求,更易于患者接受,同時能減輕對機體創傷性,利用鏡頭放大病灶組織,減少組織副損傷,增加操作成功率[14-15]。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具有療效高、安全性高、操作簡單、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等特點,用于急性闌尾炎患者,能夠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減輕疼痛感,提高整體療效。
[參考文獻]
[1]湯浩,孫鍵,吳登峰,等.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在穿孔性闌尾炎中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河北醫藥,2016,38(9):1318-1320.
[2]夏國志,關家輝,劉星,等.經臍單孔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復雜性闌尾炎的療效比較[J].安徽醫學,2017,38(9):1200-1202.
[3]袁敏,柴建華.穿孔性闌尾炎行腹腔鏡預防切口感染國內文獻的Meta分析[J].四川醫學,2016,37(9):1018-1020.
[4]李玉峰,呂昌恒.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小兒穿孔闌尾炎術后感染并發癥的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 20(21):101-103.
[5]鄭羽,曾長青,池良杰,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高危的復雜性闌尾炎患者的對比研究[J].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16,22(5):407-410.
[6]劉春義,董彥清,王麗亞,等.經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嬰幼兒重癥闌尾炎中的療效比較[J].河北醫藥,2016, 38(16):2425-2427.
[7]唐湘蓮,文佳冰,張甜,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小兒復雜性闌尾炎臨床效果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師雜志,2016, 18(5):767-768.
[8]阮穎彥.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120例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9):2099-2100.
[9]孫桂富.對比分析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外醫學研究,2014, 12(32):141-143.
[10]阿合提別克·塔布斯,周軍,李劍輝,等.腹腔鏡探查并闌尾切除術治療異位闌尾炎19例臨床分析[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5,42(7):460-462.
[11]徐金,劉華獻,王杭州,等.小切口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闌尾炎的療效對比[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5,25(4):494-496.
[12]溫澤霖,白鍊,李啟剛,等.急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內分泌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5,14(5):395-399.
[13]王慶林.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在急性闌尾炎中的臨床療效對比[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5):670-671.
[14]劉東斌.急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若干問題探討[J].醫院與醫學,2015,3(1):55-58.
[15]盧宗耀.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腹腔鏡手術治療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153-155.
(收稿日期:2018-01-24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