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彭硯淼 宋文芳特約通訊員 袁仕聯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黃寧生

首任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廣東院士聯合會咨詢委員會主任鄔賀銓

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曉紅(現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長)
從“向科學進軍”到“迎來創新的春天”,從“占有一席之地”到“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中國創新的旋律越來越激越、昂揚。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要繼續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同全國科技力量一道,把握好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圍繞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敏銳抓住科技革命方向,大力推動科技跨越發展,勇攀科技高峰。要繼續發揮院士群體的智力優勢,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戰略研究,提高綜合研判和戰略謀劃能力,提出專業化、建設性、切實管用的意見和建議,為推進黨和國家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2017年5月12日,第三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系列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兩院院士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黨和人民對廣大院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廣大院士弘揚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勇于創新、嚴謹求實的學術風氣,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展偉業,在科學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5月27日,120位院士在京齊聚廣東院士聯合會第二次會員大會,共話廣東創新。中國工程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曉紅(現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長),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黃寧生等相關領導出席大會。
會議選舉產生了聯合會第二屆理事會及領導機構。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原校長劉人懷當選廣東院士聯合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志杰、陳勇當選常務副會長,首任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當選咨詢委員會主任,盧育輝當選秘書長。
廣東院士聯合會是由一批在廣東工作的院士和廣東籍院士自主發起,由院士自愿組成的社會團體,旨在團結和凝聚國內外廣東籍及在廣東工作的院士智慧和力量,致力于打造院士共同家園、成果對接平臺、政企科技智庫,同時以此為平臺匯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要素,提升廣東自主創新能力,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院士是推動科學技術與工程科技進步的人才群體的杰出代表,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核心力量,是廣東院士聯合會立會之根本,也是更高水平地打造廣東科技智庫的基礎。成立四年來,廣東院士聯合會聚集了兩百多名粵籍和在粵工作院士,緊密聯絡高端科技人才千余名。


2018年3月29日,廣東院士團隊創新創業(佛山)驛站落地佛山新城

2016年11月5日,廣東院士專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在深圳正式揭牌
廣東院士聯合會積極探索院士團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機制和新模式,打造了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通過連接院士專家科技成果和產業、資本,為有需求的院士專家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尋求載體空間和產業資源,加速院士團隊科技成果與產業資源的精準對接和有效轉化。當前,廣東院士聯合會重點協助推進了劉人懷院士團隊“餐廚垃圾資源化項目”等項目的落地轉化。
廣東院士聯合會會長劉人懷院士表示,未來,廣東院士聯合會還將打造線上院士團隊與企事業單位人才、技術需求對接平臺——“院士匯”,線上線下相結合,提升對接成功率。
此外,廣東院士聯合會還精心打造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助力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堅持高端引領、服務地方的原則,融“決策咨詢、技術對接、成果轉化、學術交流、人才培養”五位一體,自2015年來已成功舉辦三屆。作為廣東年度高端科技品牌活動,第四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將在東莞舉辦,時間擬定于今年11月上旬。

廣東院士聯合會第二屆領導機構組成人員和與會領導合影

廣東院士聯合會第二次會員大會現場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黃寧生對廣東院士聯合會第二次會員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對廣大院士長期以來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黃寧生表示,廣東院士聯合會為院士們在廣東創新創業提供了重要平臺,發揮了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廣東正處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機遇期,省委省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希望廣東院士聯合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機遇,主動作為,“搭平臺、引人才、導項目、獻良策”,努力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更大的貢獻。
首任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廣東院士聯合會咨詢委員會主任鄔賀銓介紹,廣東院士聯合會根據政企需求,聚焦創新驅動發展的熱點問題,組織或配合了200人次院士專家開展了23場次的調研、咨詢,形成了7份咨詢報告,為廣東的科技決策、科學發展提供了準確、前瞻、及時的建議。
最近一則《習近平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在科技界引起了極大反響。而于在港兩院院士致信總書記之前,廣東院士聯合會就充分發揮了在港廣東籍院士數量眾多的優勢,專門就粵港澳科技成果轉化、深港科技合作等議題組織了粵港兩地院士組織調研,梳理了國家科研項目經費不能過境香港、科研儀器設備入境關稅等一系列問題,奠定了工作基礎。
如何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在市場中成功“落地開花”,發揮出真正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鄔賀銓表示,圍繞更高層次地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的主題,廣東院士聯合會致力于建好人才庫、成果庫、需求庫,為院士團隊科技成果轉化鋪設一條“高速公路”。通過與地方共建廣東院士團隊創新創業驛站,建立雙向互動的聯絡溝通機制,為院士團隊科技成果轉化努力鋪設“政府+政策”之路。
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曉紅在大會致辭中指出,廣東院士聯合會目前有會員230多人,占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總人數1500多人的六分之一,可見廣東對院士的吸引力不容小覷。
李曉紅表示,中國工程院與廣東在多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并取得積極成果。為進一步深化院地科技合作,計劃推動建設中國工程科技廣東戰略研究院,充分發揮廣東院士聯合會的作用,通過戰略咨詢研究服務廣東創新發展,并將此平臺打造成院地合作的一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