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義君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稅收成本目前已成為企業理財和經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也發展成為企業成本內控的一個新領域。鑒于稅收成本對企業的重要性,本文將從稅收籌劃的概念、意義、特點、原則、主要內容、常用方法、方案的確定幾方面來具體闡述。
關鍵詞:稅收籌劃;稅收成本;稅收政策
一、納稅籌劃的主要內容
1.避稅籌劃:是指納稅人采用非違法手段,利用稅法中的漏洞、空白獲取稅收利益的籌劃。納稅籌劃既不違法也不合法,與納稅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稅有著本質區別。國家只能采取反避稅措施加以控制(即不斷地完善稅法,填補空白,堵塞漏洞)。
2.節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不違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稅法中固有的起征點、減免稅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通過對籌資、投資和經營等活動的巧妙安排,達到少繳稅甚至不繳稅目的的行為。
3.轉嫁籌劃:是指納稅人為了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利用商品購銷過程中價格高低的控制而將稅負轉嫁給他人,其行為未侵害國家利益,亦不構成違法行為,因此,稅負轉嫁受到集團企業的普遍青睞。
4.實現涉稅零風險:是指納稅人賬目清楚,納稅申報正確,稅款繳納及時、足額,不會出現任何關于稅收方面的處罰,即在稅收方面沒有任何風險,或風險極小可以忽略不計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實現,雖然不能使納稅人直接獲取稅收上的好處,但卻能間接地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而且這種狀態的實現,更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與規模擴大。
二、適用于集團型公司的幾點建議
1.轉嫁稅負法:是指納稅人為了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利用商品購銷過程中價格高低的控制而將稅負轉嫁給他人,其行為未侵害國家利益,亦不構成違法行為,因此,稅負轉嫁受到集團企業的普遍青睞。例如xx集團公司內部交易復雜,產品銷售鏈長,各公司之間存在很多的產品、服務互供現象,這就為企業之間利用互惠定價也就是轉移定價法轉嫁稅負提供了空間。比如同屬于xx集團公司的A/B/C三個公司,A/C公司為盈利企業,B公司為虧損企業。A公司為B公司提供原料煤,可以將煤炭價格降低一些,將利潤傾斜到B公司;B公司為C公司提供原料氣、原料油,可以將價格略提一些,將利潤由C公司傾斜至B公司;以此類推,如果所屬多家子公司都存在內部關聯交易,那么如果盈利企業利用內部交易做一定的價格傾斜為虧損企業輸送經濟利益,在合理的范圍之內,經過精心的稅收籌劃是可以實現稅負轉嫁的。但同時也應特別注意轉移定價法是國際商務中非常流行的稅收籌劃,亦是稅務部門重點調查的對象。
2.變更公司組織形式:例如xx集團公司現有多個獨立法人企業,每個公司的利潤差距較大,盈利即是盈利大戶,虧損即是虧損大戶,很少微利與微虧的現象,所以如果不從單個企業調整利潤,那么稅收籌劃方案之一是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應當匯總計算企業所得稅。”之規定,將下屬公司的組織形式變更為分公司形式,這樣按稅法規定可以匯總計算企業所得稅,如實現匯總計算企業所得稅,應該可以實現少交或不交的目的,同時還可以有更大的其他稅種的籌劃空間。
3.公司應盡量避免在季度產生較大的利潤,應盡量將利潤平穩化:按照我國目前的稅制,企業所得稅是在每季度進行預繳,每年的4、5月份進行匯算清繳,如果在每個季度產生較大額度的利潤,就需要預繳相應的企業所得稅,到年末匯算清繳的時候,即使公司年度利潤確定為虧損,即無需繳納所得稅,以前預繳的金額也很難在稅務局順利的進行退稅。例如xx集團公司:2010年度預繳企業所得稅266萬元,而年度卻虧損626萬元,如果每季度利潤平穩,那么是能夠避免預繳企業所得稅的。如按照貸款利率6.06%計算,那么266萬元按照單利計算法一年將增加16.12萬元的利息費用。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特別是虧損企業,現金流的順暢是很重要的,延遲納稅變相的是給企業獲得了免息的流動資金。
4.合理利用租賃形式降低稅負:一般的方法是效益較好的企業以較低的相對合理的價格(租金低于折舊等費用價格)將生產線或是設備轉租給效益較差的企業,這樣將設備折舊、老化的風險留在效益好的企業,又可以較小的資金流(如其自行購買更新,一般效益差的企業都會以借貸方式籌措資金,增加企業財務費用)帶動效益差的企業,達到平衡稅負的目的。以xx集團公司為例,B公司如果需要更新各種車輛共計122臺套,假設需要資金2,000萬元,那么以其資金存量169萬元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其自行更新,就需要借貸資金,按6.06%的借款利率,一年將增加2000*6.06%=121萬元的利息費用,而且同時還需承擔2000/1.17*(1-5%)/10=162萬元的折舊費用,作為一個虧損企業來說,這無疑又是一項負擔。那么假設以A公司為購買主體,首先A公司資金存量充裕,不存在貸款問題,也就不存在增加利息費用的問題;同時A公司是盈利大戶,如果其將購買的車輛以收取年租金160萬元(相對合理)的形式租賃給B公司,那么,B公司就相對增加121+162-160=123萬元的利潤空間,A公司可以增加290萬元的增值稅進項稅抵扣額度。
5.利用設立銷售公司減輕稅負:通過設立銷售公司進行集中銷售,可以充分獲得與轉移定價法有關的利益,同時由于增加了一道銷售程序,增加了企業的銷售額,從而擴大了法定扣除范圍和以銷售額為基數扣除的相關費用,如業務招待費及廣告費的扣除比例(該扣除比例是以營業收入為基數按相應比例扣除)等,同時還可以將虧損企業的一部分費用轉移到銷售公司,以達到綜合平衡降低稅基(對于企業所得稅來說,可將稅基簡化理解為企業的利潤)的目的。
6.利用企業內部適用稅率的高低進行利潤傾斜以達到節稅目的:我國企業所得稅率一般為25%,假如xx集團公司所屬A公司由于采用高新技術享受稅收優惠,企業所得稅率由25%降到15%,那么,在各子公司之間平衡利潤時,將利潤盡量傾斜至A公司以充分享受低稅率給企業帶來的各種稅收優惠不失為一條很好的節稅途徑。
7.利用盈虧彌補轉嫁稅負:這種方法適用于集團公司擴張時應用。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彌補不足的,可以在5年內用所得稅稅前利潤延續彌補,仍不夠的,可用5年后的稅后利潤彌補。如果集團公司擬收購、兼并企業平衡產業布局或健全產業鏈條,那么納入考察范圍的企業中如有虧損企業,在決策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利用納稅籌劃為公司帶來隱形利益,因為稅法規定,企業以新設合并、吸收合并方式并購公司,被吸收或兼并企業已經不具備獨立納稅人資格的,兼并前企業尚未彌補的經營虧損,可在稅法規定的彌補期限剩余期間內,由合并或兼并后的企業逐年彌補。
8.利用合同拆分降低稅負:一般集團型企業產業鏈條都比較健全,如產銷運一體、如生產設計施工安裝維護一體等。這種類型的公司在簽訂合同時一般簽訂銷售大合同,合同內包含運輸、設計或者安裝等,對于這種混合銷售行為,如不在合同中單獨約定,或者根據業務類型單獨簽訂合同,稅法規定是按照增值稅最高稅率繳納稅費的,那么如果能夠按照各類業務的高低稅率差,合理規劃合同額度,分別簽訂合同,是完全可以降低稅負的。
9.近年來國家稅收政策改革頻繁,改革紅利通過降低稅負以及各種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反哺企業,財務人員要緊密關注稅收優惠,例如雇傭“退役士兵”、“失業人員”“殘疾人員”、“應屆高校畢業生”均可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如在集團企業內部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優惠,將會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最后由以上綜述進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企業在制定好稅務籌劃模式后,制定相匹配的業務模式,還應盡快搭建“稅務內控體系”,至少要對現有的業務模式進行調整,同時在企業進行重大決策或業務模型發生轉變的時候,應請財稅人員參與進來。當然最主要的是企業管理層的管理理念轉變和風險控制意識的增強,關注稅務籌劃方案和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結合的重要性,而不僅僅將目光放在簡單減少稅務成本上,才是做稅收籌劃工作的前提和根源。
參考文獻:
[1]張緯樑.論我國稅收籌劃法律制度的完善.中國財稅法網.
[2]張春江.對我國企業稅收籌劃的探討.北方經貿,p44,2002年第10期.
[3]劉劍文.稅收法治:構建法治社會的突破口.法學雜志,p17,2003年第3期.
[4]張松.完善稅法體系是我國稅收改革的重要方面.稅務與經濟,p4,2001年第5期.
[5]阮雙鋒.論稅收籌劃的誤區及正確運用.北方經貿,p24,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