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從幾個方面提出培養和提升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建議和策略。認為學校要在課程教學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注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職業能力和適應性。同時,學生要注重文明修身,不斷塑造自我,要提高職業技能,培養創新能力,要樹立責任意識,具有合作精神。
關鍵詞:中職學校;職業素養;提升;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0;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3-0045-02
中等職業學校是實施中等職業教育的學校,學生畢業屬中專學歷。中等職業教育為社會輸送初、中級技術人才,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越來越看重員工的職業素養,而中職學校作為培養對口人才的主要基地,必須重視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加強職業素養教育,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這既是學生自身內在發展的需要,也是中職學校提高就業率和社會影響力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培養和提升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進行研究。
一、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概念較為寬泛,它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個體行為的總和構成了自身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內涵,個體行為是外在表象。對個人而言,專業知識素養是首要的,敬業和道德是必備的,體現在職場上的就是職業素養,體現在生活中的就是個人素質或者道德修養。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工作崗位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形象、職業行為、職業意識和職業態度等??梢哉f,職業素養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
二、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現狀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因此,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目前,部分中職學校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雙師型”教師總量不足,辦學特色不鮮明,人才培養質量亟待提高,特別是在學生職業素養教育中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中職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大都偏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往往忽視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態度等職業素養教育,因此,中職學校的職業素養教育效果不明顯。調查顯示,當前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普遍較低,主要表現為對職業道德了解不足、職業技能掌握不夠全面、職業意識模糊不清??v觀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的現狀,職業素養教育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三、如何培養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
(1)在學校課程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中職學校應結合自身的整體環境和辦學特點,在學校開設系列職業素養專門課程,把職業素養課程納入學校課程體系。第一,中職學校要培養自己的職業素養專職教師,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真正把企業要求的職業素養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職業素養教育為職業成長帶來的無限可能。第二,根據不同年級特點,通過職業素養課程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做人做事的職業行為能力。要注重開展職業素養特色課程,讓職業素養教育滲透到學校生活的每一天,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形成良好的職業意識。第三,學??膳c企業建立聯系,將企業文化引入到學校的職業素養教育中,同時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職業教育評價體系,將企業需求融入其中,完善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體系。
(2)注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中職學校部分學生文化基礎較弱,行為習慣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強,這些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帶來很多心理問題。因此,中職學校應注重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開設職業心理健康課程,培養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堅持不懈、不屈不撓、頑強努力的心理素質,鼓勵學生善于從逆境中尋找轉機。第二,加強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要依托就業指導課程,注重理論結合實例,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面對困難、承受壓力的能力,使其順利度過職業適應期。具備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不僅符合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能讓中職學校學生從容不迫地應對激烈的職場競爭。
(3)讓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職業能力和適應性。培養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素養,僅僅依靠學校與學生是不夠的,企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輔助功能。學校應多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積極參加與自身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多和企業接觸,在鍛煉自身職業能力的同時,通過職業經歷的磨礪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為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實習、實訓也是學生與企業接觸的良好契機,被普遍認為是學生思想變化最大、成長最快的時期。學校應充分利用好這一時期,在職業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要讓學生深入到生產一線,和企業相關人員多交流、多互動,充分了解行業規范、職業特性,熟悉職業環境,這些對學生提高職業能力和適應性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如何提升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
(1)注重文明修身,不斷塑造自我。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笨梢娢拿鞫Y貌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要提升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學校應積極倡導文明修身,讓學生加強自身修養,使每位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不斷積累和學習的過程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中職學校學生還應具有自我管理、塑造自我的能力。自我管理是指對自己的言行和狀態進行理性的調節,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去面對學習和工作,塑造自我是指人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認識世界,改變自身,適應環境。中職學校學生只有注重文明修身,不斷塑造自我,才能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從而在激烈的職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提高職業技能,培養創新能力。中職學校學生職業技能主要包括本專業知識、外語及計算機知識、與專業有關的其他知識技能等。在平時的教學中,學校應努力通過技能訓練和資格證書考試提高學生職業技能。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包括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創新精神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創新能力在學生就業之后往往比書本知識更為重要。要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不斷激發學生創新熱情。在遇到問題時敢于面對,善于創造性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對提升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3)樹立責任意識,具有合作精神。良好的責任意識是指敢于、善于、勇于承擔責任,是工作進取心的一種積極表現,也是工作態度、工作意識的體現。中職學校學生面臨的困難較多,職業壓力較大,在逆境中生存幾乎成為他們的必然處境,因此,樹立責任意識、提高執行力對中職學校學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針對性。樹立良好的責任意識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克服困難,勇往直前,這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具有合作精神對于中職學校學生來說同樣重要,具有合作精神可以幫助他們快速融入集體,團結協作,共同解決問題,這種合作的力量是今后工作中寶貴的精神財富。只有善于發揮合作精神,互補互助,工作效率才會得到提高,職業素養才會得到提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和提升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需要協調各方面的力量,需要社會、企業、家庭、學校以及學生共同的堅持和努力。中職學校要把培養和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放在重要位置,落實到日常教學工作的細微之處,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韓志孝.提升中職生職業素養的策略探究[J].河南教育,2018(01).
[2]郭改英,鄭河清,柴鳳蘭.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教師職業素養調查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4(06).
[3]閔清,黃曉初,張麗.中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職教論壇,2011(02).
[4]孫兵,朱紅楓.以就業為導向培養中職生的職業素養[J].當代職業教育,2010(02).
[5]張鑫.中職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思考[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
[6]蔣淑雯.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教育課程化的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