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銀行被視為銀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網絡銀行的發展勢必將引發商業銀行在實務領域的一系列的深層次改革,到目前為止,雖然我國網絡銀行交易量和用戶數量不斷增長、取得的成績喜人,但是我國的網絡銀行起步較晚、底子薄,在監管體制、法律法規、運行環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了解網絡銀行的概念、功能以及優勢之后,通過探尋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情況,發現我國網絡銀行在運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就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希望能在激烈的金融市場的競爭中對于提高我國網絡銀行的綜合競爭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網絡銀行 銀行業務 發展現狀
一、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現狀
(一)用戶數量和交易量飛速增長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個人網上銀行客戶數達到9.09億,較2013年新增1.5億客戶,同比增長19.71%;而交易筆數更是達608.46億筆,同比增長21.59%;交易總額達1248.93億元,同比增長17.05%。個人手機銀行客戶達到6.68億戶,新增1.56億戶,同比增長30.49%,交易數達106.89億筆,同比增加114.63%,交易總額達31.74萬億元,同比增加149.12%。單從用戶數量和交易數量來說,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網絡銀行不斷取得實質性突破,由此可見中國網絡銀行發展之迅速。
(二)國內外聲譽不斷提高
2013年中國工商銀行的網絡銀行交易額超過了38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近15%,累計辦理業務超過470億筆。而早在2002年,中國工商銀行更是憑借其快速增長的交易額和網絡銀行的用戶數量,被英國《銀行家》雜志評為“2002年度全球最佳銀行網站”,隨后,美國的《環球金融》雜志將其評為“中國最佳企業網絡銀行”和“中國最佳個人網絡銀行”等,2005年12月,在中國互聯網產業品牌50強——“TOP50”的評選活動中,中國工商銀行又以其“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網絡銀行服務取得網絡銀行類第一名。招商銀行也在網絡銀行有突出的表現,在2005年10月被《VALUE》雜志評選為“優秀基金網上代銷銀行”及“優秀基金電子交易結算渠道”。從我國網絡銀行獲得的以上殊榮可以看出,我國的網絡銀行正在緊跟著世界網絡銀行發展的步伐,正從發達國家的發展中汲取經驗和教訓,相信在未來我國網絡銀行定會在世界網絡銀行中占據一席之地。
(三)各銀行電子替代率普遍提高
隨著網絡銀行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各大銀行的電子替代率逐漸提高,其中股份制銀行的電子替代率基本達到80%以上,而國有銀行則維持在70%~8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股份制銀行的電子替代率較國有銀行來說略高,其一是因為股份制銀行相比國有銀行來說缺乏傳統銀行的營業網點的優勢,所以股份制銀行將業務重點轉向網絡銀行方面,提供比國有銀行更加貼心和安全的網絡服務以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其二是因為股份制銀行的費率相比國有銀行來說較低,因此一些客戶會向股份制銀行轉移。以上兩因素造成股份制銀行的電子替代率高于國有銀行,而從整體上來說,我國各大銀行的電子替代率普遍高于網絡銀行的發展初期。
二、網絡銀行發展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業務發展不平衡
我國網絡銀行的業務發展水平不均衡主要表現在各大商業銀行與中小商業銀行之間發展的不均衡。目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型的商業銀行已初步建立起自己的網絡銀行,而且在拓展和創新業務方面已經取得較大的發展。工商銀行相繼推出企業和個人網絡銀行、工行E支付等網絡銀行的創新產品,并積極的開發網絡銀行的相關輔助工具,進一步提高了網絡銀行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在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工商銀行還努力尋求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共同打造安全便利的支付方式,進一步吸引更具有潛力的客戶。而同時,一些中小金融機構,比如各個城市的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并沒有將業務重點放在網絡銀行的建立上,其網絡銀行業務還只占其業務的一小部分。由此可以知道,我國網絡銀行的業務發展水平并不均衡,這會阻礙網絡銀行的進一步發展,降低網絡銀行的整體發展水平。
(二)業務同質化現象嚴重
金融企業所存在的收費不規范、惡意競爭、服務不規范等問題對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不僅僅限制了網絡銀行所經營的業務種類,也約束了業務群體的規模和整體業務水平的發展與創新。各大商業銀行都是基于傳統銀行的基礎上建立起的網絡銀行,其中缺乏創新和各個銀行自己的特色,只是將實體網點的業務照搬上互聯網,由此引起我國網絡銀行業務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存在很大的替代性,并沒有樹立起自己銀行的特色標簽。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中,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受制于許多因素,比如信用體系和法律法規的建設等等,這一系列因素都制約我國各個網絡銀行對于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使得各網絡銀行不敢大膽放手去做,只是固守著以前所建立的產品和服務,但從長遠角度來說,這并不利于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對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找尋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網絡銀行雖然起步晚、底子薄,諸多方面仍需完善,但是從其發展前景來看,仍然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相信能在一定的環境下釋放其潛力,伴隨著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相關技術的成熟,我國網絡銀行一定能在未來擁有一個極其安全的運行環境,并能加快網絡銀行的普及速度,使得用戶能夠更加放心的通過網絡銀行進行交易,使得我國的網絡銀行在世界的網絡銀行中綻放其光彩。
參考文獻
[1]陳笛,李楊雪.2013:《我國網絡銀行面臨的問題與發展路徑探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12期P21~25.
[2]鄧艷芳.2010:《我國網絡銀行的風險監督研究》.重慶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3]胡靜,2013:《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對策研究》.《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1期:P89~90.
[4]季愛旗.2009:《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現狀及其對策探討》.《新會計》.4月刊:P45~47.
[5]蘭婷,張曉艷.2013:《我國網絡銀行發展情況研究》.《經濟師》.第11期:P206~207.
[6]劉云.2013:《我國網絡銀行風險監督問題研究》.《經濟視角》.第8期:P36~37.
[7]龍婷婷.2010:《對推進我國網絡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月刊:P25~26.
[8]商登琿.2014:《我國網絡銀行監管法律制度研究》.《南方金融》.第449期P10~15.
[9]王宗峰.2009:《我國網絡銀行發展對策研究——基于銀行實務創新角度》.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10]謝媛.2014:《網絡銀行風險監管制度探析》.《上海金融》.第5期P70~72.
作者簡介:劉煬(1993-),湖南邵陽人,學校:湘潭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