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房店市泡崖鄉五間房村村民田慶忠喜領合作社分紅
2018年2月12日,農歷臘月二十七這天,瓦房店市泡崖鄉五間房土地股份糧經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農業綜合服務超市里格外喜慶熱鬧。一大早,這里就來了不少村民,個個滿臉喜悅、笑語連連,因為他們都是來這里領錢的!
年過七旬的村民田慶忠第一個領到了入股土地的1萬多元保底金和分紅,他高興得合不攏嘴:“年紀大了,干不動活兒了,卻還能分到這么多錢,這心里呀,特高興!”老人家一邊說一邊樂呵呵地數錢,數了一遍又一遍。2017年,田慶忠把自家土地以入股形式投入五間房土地股份糧經種植專業合作社。從此,他由“單打農民”變成了“股東社員”,不僅穩收保底金,還能分紅。
如今,五間房村的農戶人均收入已由2016年的7400元提高到2017年的1萬多元。一位村民評價說:“在全村人脫貧致富的路上,村黨總支是最大的‘功臣’。”
五間房村曾是大連市128個低收入村之一。全村人長期依靠人均少量的土地生活,加上生產方式落后,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發展陷入惡性循環,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和孩子守著土地度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五間房村黨總支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和目標,帶領黨員群眾全力脫貧攻堅,實行土地流轉、企業經營、土地入股等模式,壯大集體經濟,突出精準、突出特色、突出持續、突出市場,在大連地區率先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合作共贏的農業經營方式轉型新路子。
2012年,泡崖鄉黨委和五間房村黨總支積極引進東陽生態園建設項目。為了讓村民充分認識項目引進的重要性,鄉村兩級黨組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組織黨員逐一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同時黨員帶頭參與土地流轉,最終將土地進行集約整合,共流轉117戶村民的耕地461畝。項目落地后,村里的土地得到高效利用,村民收入很快明顯增加。企業既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還免費傳授大棚種植技術,培養出一大批種植能手。
由于55歲以下青壯年勞動力稀缺,還有不少耕地處于荒置狀態,如何有效利用土地脫貧致富,成為村黨總支思考的重大問題。在黨總支引領、黨員帶動下,多方考察、反復論證后,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五間房村創建了大連首家村級土地股份糧經種植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171戶,整合土地1800畝,采用機械化耕種,實行按土地入股“保底+分紅”的分配制度,除了給農戶保底收入和補貼外,其余的純收入按照5:3:2進行分配,“5”給職業經理人,“3”給農戶,“2”是合作社的公益公積金,即村集體的收入。在大連市農委的資金扶持下,在村黨總支的指揮下,五間房村還建成了烘干塔,每年能帶來40多萬元收入,按比例分成,農戶畝均年收入增加100元,村集體年收入增加8萬元。
如今,這種“村級土地股份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綜合服務”的農業共營制模式深受村民歡迎,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已開始推廣這種脫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