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友
摘 要:文章以某道路工程實例為依托,對路基土方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論述。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同類工程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道路工程;路基土方;施工技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1.095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交通路網日趨完善,在這一背景下,道路工程項目隨之增多。路基是整個道路工程的基礎,其質量優劣直接影響路面結構的使用壽命。為此,必須在道路施工中確保路基質量合格,這就要求作業人員應當了解并掌握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術。借此,本文就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術展開淺談。
1 工程概況
某道路工程位于該市快速路北出口西側,道路全長1.98km,路基挖填方的工程量分別為3.98萬m?和14.6萬m?。該道路全寬14.5m,設計車速為40km/h,車道橫坡為2%。路基工程分為兩個階段進行施工,土方工程是重點環節。下面本文對路基土方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2 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術
2.1 施工工藝步驟
路基土方施工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的工作,合理的施工工序與步驟是確保施工順利進行的關鍵。為此,作業人員應當對土方施工的工藝流程加以了解和掌握。在本工程中,路基土方工程應嚴格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藝施工。
三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整收驗收階段。
四區段:填筑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檢測區段。
八流程: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晾曬 碾壓夯實、檢測、路基整修。
2.1.1 施工準備
為確保路基土方工程的順利進行,在施工開始前,應當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具體內容如下:
(1)道路放線。由工程測量人員對設計單位提供的導線點和水準點進行全面復測,看點位是否準確,誤差是否在允許范圍之內,確認無誤后,按照施工圖紙測放出中樁和道路邊樁,并分別進行編號和標記。
(2)場地處理。對路基土方施工范圍內的場地進行清理,同時清除30-50cm厚的表層腐殖土,從場地內清除的草皮、樹根等雜物,應及時運出路基土方施工范圍,進行統一處理。
2.2 關鍵工序施工技術要點
2.2.1 基底處理
結合施工現場的土質情況,按照規范要求,對路基基底進行處理,并在路基填筑前,做好排水設施,避免水對施工過程的影響。將所有非適用的材料全部挖除,然后進行換填,并進行夯實處理。如果原地面的橫坡坡度超過1:5,則應當先開挖搭接平臺,其寬度應在3.0m以上,隨后再進行平整。
2.2.2 分層填筑
具體的分層厚度可按照現場試驗進行確定,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的壓實厚度應當控制在30cm以內,同時,應每間隔20m左右設置一組標高控制點。為便于機械壓實,每層填土在橫向上可超出路基兩側寬度30-50cm。
2.2.3 攤鋪整平
每層填筑后,可先用推土機進行粗略推平,然后再用平地機進行整平,并在整平時做成設計橫坡,為排水提供條件。
2.2.4 灑水晾曬
細粒土和粉砂、粘砂土填料碾壓前應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圍內,當含水量較低時,應及時灑水,當填料含水量過大時,應用推圖機松土器拉松晾曬,以使填料保證最佳含水率。
2.2.5 碾壓夯實
本工程采用機械碾壓、人工配合的方式進行壓實,在碾壓前應檢查填筑層的厚度、平整度及土體的含水量,確認全部符合要求后,便可開始碾壓,遵循由低向高的原則,先用壓路機進行預壓,借此來增強壓實層上部的壓實度,隨后使用平地機進行整平,再繼續碾壓,這樣能夠避免高低不平的情況發生,有助于碾壓效果的提升。為確保壓實的均勻性,應當對碾壓速度進行控制,碾壓的遍數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確定,通常不少于6-8遍,路基的兩側則應當多壓2-3遍,當碾壓達到規定的遍數后,應對土體的壓實度進行檢測。若是壓實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則應繼續碾壓,壓實成型后,應使用濕潤土進行覆蓋;每層路基在壓實完畢后,均應當對填土的壓實度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填筑和碾壓;當施工接近設計標高后,為確保路基的各項參數達到要求,應加強高程測量檢測。
2.3 土方路塹開挖
在對路塹土方進行開挖前,應當先將施工范圍內的所有雜物清除干凈,隨后從較高的位置處開始從上向下逐層開挖。由于路塹開挖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較大,故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對高挖方的地段進行施工作業時,為確保行車和行人的安全,可對路段進行暫時性封閉。開挖路塹的過程中,應當對邊坡的穩定性進行嚴格控制,不得出現超挖的情況。在引起路塹病害的諸多因素中,水是主要原因,為此,開挖路塹前,必須修好截水溝,并在施工時設置臨時的排水設施;當路塹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應當對路床頂面以下80cm范圍內的壓實度進行檢測,壓實度在95%以上視為合格,低于95%,必須進行重新壓實。
2.4 路基挖方
在開挖路基前,應當對整條線路上的土質進行檢測,可用的表層土應在挖出后存放到指定的地點;若是施工階段遇到土質發生變化,需要對施工方案進行修改時,應先上報,待批準后再進行施工;對于季節因素影響導致的土方無法用于路堤填筑的情況,應根據相關規范的要求進行處理。
2.5 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在道路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質量通病,由此對路基的整體質量造成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可針對具體的質量通病,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
2.5.1 彈簧現象的控制
對于彈簧路基的防治可采取如下措施:應對路基填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不得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超過40,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以上的土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得使用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土體混合填筑;當碾壓施工遇到軟弱層時,必須進行及時清除,并采取換填的方法進行處理,換填后應進行壓實,并檢查土體的含水量,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上一層的鋪筑;當局部出現彈簧路基時,可對濕土進行翻曬,待其含水量達到要求后,再進行碾壓;;路基和路面排水是防止彈簧路基出現的有效途徑,因此,必須做好排水工作,若是條件允許,可將地下水位降低到路基下50cm。
2.5.2 沉陷的控制
為避免填方路基出現沉陷的問題,在施工前應當加強對作業人員的技術培訓,使其了解分層壓實的作用,并由技術人員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確保填方的松鋪厚度在允許范圍以內,避免超厚填筑無法達到密實度要求的情況發生;要做好原地面的處理工作,對地基進行有效的壓實和加固;高填方路段應當盡早開工,防止因趕工期導致填筑速度過快;在軟基上進行路基填筑時,必須做好軟基處理,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路基沉陷的情況發生。
2.6 雨季施工措施
由于降雨對道路路基土方施工的質量具有較大的影響,故此,應當在雨季時,采取有效的施工技術措施,在確保工期的前提下,保證施工質量。雨季來臨前,應當按照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出雨季時可進行施工的地段,并編制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證雨季施工的順利進行;在雨季施工時,必須確?,F場的排水系統暢通無阻,所有低洼、高填深挖及地質不良的地段,均應當避開雨季施工;在雨季對路堤進行填筑時,應遵循隨挖、隨運、隨壓的原則,每層填土均必須做2%以上的橫坡;在雨季對路塹進行土方開挖時,必須采取分層的方法,并且要在每層的底面留出一個超過1%的縱坡。
3 結論
綜上所述,道路路基土方施工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的工作,由于整個施工過程涉及的內容較多,若是某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對路基質量造成影響。為防止此類情況的發生,作業人員應當了解并掌握相關的施工技術及具體的實施要點,并將之合理運用到實際工程當中,從而使路基土方施工能夠按質、按量、按時完成。
參考文獻:
[1]穆銀海.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問題分析[J].信息化建設,2016(07):86-87.
[2]宋攀.土方施工技術措施在建筑工程領域中得到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8):95-96.
[3]周夏.路基土方開挖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運用[J].山西建筑,2016(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