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呂躍

2018年4月4日,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中)在貴陽市調研大數據戰略行動推進情況。圖為孫志剛在貴州小i機器人科技公司考察。(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杜朋城 / 攝)
從歷史發展看,貴州長期處在相對落后地位,尤其傳統產業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要摘掉落后的“帽子”,必須在新技術萌芽的初期,抓住機遇轉型升級。如何把握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時代契機?貴州的選擇是:大數據。
聚焦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推動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聚焦大數據“聚通用”,貴州以數據匯聚為基礎,以數據融通為手段,以數據應用為目標,資源匯聚、產業集聚、應用落地的大數據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去年12月14日,貴州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時強調,要不斷鞏固和發揮好貴州省在大數據領域形成的先發優勢,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深化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大力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中國天眼”接收到數據怎么算?究竟有多靈敏?這個“超級望遠鏡”能看到多遠的星星?這些問題,以“數化萬物 智在融合”為年度主題的2018數博會將會揭秘。屆時,阿里巴巴、騰訊、華為、京東、360、戴爾、高通等諸多全球500強企業及國內外知名企業集中展示大數據領域最新成果。
貴州,這個正在全力后發趕超的中國西部內陸省份,再一次通過數博會聚焦全世界的目光。“人工智能”“數據安全”“萬物互聯”“共享經濟”“精準扶貧”高端主題對話,將為貴州推動大數據發展躍上新臺階注入智慧的力量。
回望2017年數博會,碩果累累:共對接企業1479家,其中,500強企業112家;簽約項目119個,簽約金額167.33億元;超過5萬人次前來觀展;舉辦高峰對話會、電商峰會以及論壇77場;規模、影響、成果都創出新高。
“第一印象覺得這樣的討論應該是在硅谷,可是卻跑到貴州來討論。全世界的頂尖IT人才在DT時代都跑到了貴州。”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分享了他對“機器智能”的理解和認識。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則表示,“這是第一次三家BAT齊聚數博會,證明了數博會確實舉辦得很成功。”
而今,貴州大數據產業化、規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貴州全力在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上下功夫,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堅持“四個強化”,加快“四個融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全省大數據企業從2013年的不足1000家增長至8548家,大數據產業規模總量超過1100億元。
數字經濟引領新增長,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各省市數字經濟增速和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排名中,貴州均位列全國第一,增速分別為37.2%和23.5%。
貴州堅定地把大數據作為后發趕超的戰略引擎,2017年以來,數博會升格為國家級博覽會;云上貴州公司成為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運營iCloud服務的唯一合作伙伴;國家電子政務云數據中心南方節點正式落戶貴州……大數據戰略行動以具體項目為支撐,不斷落地落實。
貴州易鯨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EsgynDB數據庫,是能同時支持事務交易(OLTP)和數據分析(OLAP)的新一代數據庫產品,在技術上具備與Oracle、IBM等巨頭在國際市場“一較高下”的潛力,成為Intel、愛立信、Dell等企業的技術合作伙伴。
“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的第一代服務器芯片,采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10納米工藝,性能上達到國際市場中高端服務器主流芯片產品的水平。未來的3到5年,華芯通將能夠獨立自主研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服務器芯片產品。
貴州大數據的“里子”越來越厚實,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西門子、SAP、思科、DXC、施耐德、韓國SK等國外優強大數據企業成為貴州大數據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團隊;出臺全國首部大數據地方法規,填補行業的空白,把大數據發展納入法治軌道;建設全國首家大數據資產評估實驗室,為企業數據資產進行評估、定價,讓沉睡的數據資產產生價值……
2017年,貴州以大數據為引領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118.64億元,增長86.3%。

2018年4月2日,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中)到貴州吉利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調研。貴州吉利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整車產業化項目是集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于一體的智慧工廠。(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張麗 / 攝)
“大數據只有融合,才有生命力;大數據只有共享,才能帶來獲得感。”貴陽學院副院長趙福菓說。
“對貴州大數據堅定看多。”北京云科金服、云創科技園公司董事長胡永佳說,日前,北京云創園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在貴州傾力打造的聚焦“大數據+實體經濟”的云創大數據產業加速器正式在貴陽觀山湖區啟動運營。
推動傳統產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貴州先后實施“千企改造”工程、“萬企融合”大行動,促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轉型升級。貴州航天電器的“多品種、小批量”的柔性智能生產模式,一條生產線可制造超過1萬種不同規格、不同型號的元器件,在員工總數不變的情況下,公司銷售收入增長超過20%,運營成本降低20%。
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貴州率先打通省、市、縣三級政府數據,數據“跑路”代替百姓跑腿;“醫療健康云”接入全省199家公立醫院,實現“一窗式”預約掛號和縣鄉遠程醫療;“教育云+扶貧云”自動生成數據、自動識別貧困學生、協同自動辦理教育扶貧資助……大數據與服務民生融合快速推進。
“云上貴州”系統平臺成為全國第一個省級政府數據統籌存儲、管理、交換、共享的云服務平臺,聚集涵蓋交通、教育、環境、工商、科技、能源等多領域的數據;“數據鐵籠”“網上辦事大廳”“公安系統大數據平臺”等項目投入使用,大數據成為社會治理的“好幫手”……大數據與社會治理融合破解了諸多民生“痛點”。
今天的貴州,農業生產越來越智能,大數據推動下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越來越順暢。電子商務云活力十足,推動“黔貨出山”,以農村淘寶和貴農網平臺為主的農村電商布局愈加完善,農村創業平臺更加寬闊……大數據與鄉村振興融合為城鄉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全省上下認真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取得明顯成效。”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說,大數據已經成為貴州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成為貴州一張響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