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王法
貴州不斷加強對大數據企業的支持力度,讓大數據企業在貴州這棵“智慧樹”上長出郁郁蔥蔥的“綠葉”。
瞄準大數據“藍海”,貴州把大數據作為產業創新、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大數據企業是基礎性支撐。堅持以企業為主導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運用大數據改造傳統產業,提升自動化、數字化、綠色化水平,促進核心競爭力升級;加快壯大物聯網、人工智能、共享經濟、區塊鏈等新業態,優化實體經濟結構,提升融合發展質量,必須加大對現有大數據企業的支持力度。
走進位于畢節市金海湖新區的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產車間有序組裝鋰電池。
2015年11月,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戶金海湖新區工業園區。“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貴航新能源有限公司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貴航新能源行政主管溫記告訴記者,公司在入駐后享受到了房租、水電等方面的優惠,節省了大量的運行成本。
貴航新能源享受到的優惠,正是得益于畢節市按“一事一議”辦法鼓勵企業到畢節投資的政策。企業入駐標準化廠房實行“3年免租2年減半”,自建標準化廠房給予每平方米80元、120元、300元不等補貼,此外在水電等方面給予相應優惠。
作為全國第一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貴州,從省級層面到各市州縣,都相繼制定相關政策,助推大數據產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副總裁、阿里云計算總裁胡曉明說,貴州是目前阿里所接觸到的對大數據產業扶持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全省層面,逐步建立省市縣三級大數據發展組織體系,成立貴州省大數據管理局,貴陽市成立大數據發展委,各市州成立大數據辦,形成組織保障體系。出臺《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貴州省政務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法規文件,不斷健全制度保障。
貴陽市堅持把大數據產業發展作為打造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的戰略引擎,充分發揮頂層設計、先行先試、產業生態等比較優勢,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貴陽大數據戰略行動方案》等,夯實包括科技支撐、人才支撐、金融支撐、安全支撐在內的支撐體系。
貴安新區出臺《貴安新區支持大數據應用與創新十條政策措施》,對入駐貴安新區且納稅關系在新區的大數據挖掘應用分析服務類企業給予入駐支持、融資支持、運營補貼、市場培育等十個方面的支持。
……
貴州通過著力培育創新環境、擴大開放合作、深化體制改革、健全法規標準、完善評價考核,指導、支持大數據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為大數據企業發展護航,大數據產業“風聲水起”“落地生根”。
指紋解鎖、手機操作、短信提醒……走進六盤水六枝特區木崗產業園區金指紋集團,這些“新潮”元素和司空見慣的門鎖聯系在一起,讓智慧生活變得觸手可及。
“安全是指紋鎖最大的優勢。”金指紋集團副總經理朱灶炎告訴記者,金指紋集團生產的指紋鎖是集光學、機械、電子及指紋核心算法技術為一身的產品,擁有“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210項。
“今年一季度,集團生產3萬套智能鎖,實現產值約2200萬元。”朱灶炎說,正是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公司產品從貴州市場出發,躋身中國智能鎖十大品牌行列。目前,集團已簽訂40余萬套鎖的生產訂單。
作為“千企引進”及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項目,2017年4月,金指紋集團在木崗產業園區注冊成立,4個月內將生產企業從深圳整體搬遷,是該園區廠房裝修時間最短、投產速度最快、企業整體轉移的企業,成為貴州首家生產指紋鎖的高新企業。
經過數年的發展,越來越多像金指紋一樣的大數據企業扎根貴州。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貴州大數據企業從2013年的不足1000家增長至8548家,大數據產業規模總量超過1100億元。2017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37.2%,位列全國第一,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6.3%,成為工業經濟第二大增長點。
為保障大數據企業在貴州這棵“智慧樹”上長出生機盎然的“綠葉”,貴州一直在努力優化營商環境。貨車幫創始人戴文建說:“貴州對大數據企業非常有誠意,令我們充滿了信心。”
5月2日,貴州召開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新聞發布會,將全面優化各種要素保障和服務條件,降低企業外部制度交易成本。
《貴州省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提出,將開展政策法規落實不到位、政務窗口服務質量、公用企業涉企服務、政府失信行為、政府涉企服務效能、第三方評估發現的突出問題6個方面的整治任務,著力把貴州建設成為“門檻低于周邊、服務高于周邊”的營商環境新高地。

近年來,貴州不斷強化對大數據企業的支持力度,讓企業在貴州“開花結果”。圖為貴州本土大數據企業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進行業務交流。(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今年“五一”期間,央視在《新聞直播間》欄目中介紹了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這是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自開工以來,首次向外界展示施工現場。
去年10月,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工程正式進入項目建設施工階段,數據中心總占地面積約為770畝,隧洞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未來將用于存儲騰訊的核心數據。
除了騰訊,國內外不少大型互聯網企業選擇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自2013年10月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項目在貴安新區開工建設開啟貴州省大型數據中心建設的序幕,到今年2月28日云上貴州公司負責運營蘋果公司中國大陸境內iCloud服務。目前,貴州數據中心“朋友圈”已涵蓋蘋果、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等互聯網領軍企業。
2016年,貴州獲批“貴州·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范基地”稱號。要打造中國南方數據中心,貴州首先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在氣候生態、電力供應、交通等關鍵優勢的基礎上,貴州大力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數據中心提供高速通道。通過實施“光網貴州”“滿格貴州”“寬帶鄉村”等工程,網絡不斷擴容提速。
2017年,貴州省通信投資達到138.1億元,同比增長24.8%;互聯網出省帶寬達到6730Gbps,同比增長46.9%;光纜線路長度達到90萬公里,同比增長11.7%。2017年6月,貴陽·貴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投運,貴州在國家互聯網架構中已處于和北上廣同等重要位置。
貴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攻堅3年以來,網絡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已逐步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