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晏
貴陽市把大數據作為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重大戰略,與大扶貧、大生態戰略共安排、同部署、齊推進,大數據發展風生水起、落地生根,呈現出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改善、應用加速深化、產業加速聚集的良好態勢。
近年來,貴陽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殷殷囑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大數據作為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重大戰略,與大扶貧、大生態戰略共安排、同部署、齊推進,大數據發展風生水起、落地生根,呈現出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改善、應用加速深化、產業加速聚集的良好態勢。2017年,全市大數據企業達到1200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17億元,大數據企業納稅額110億元,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動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大數據已成為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貴陽大數據發展先行先試、領先領跑,搶占了先機,打響了品牌,主要得益于建立了良好的體制機制,搭建起創新創業的大平臺。我們堅持強基固本、夯實產業基礎。
授牌成立了高新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產業生態示范基地”、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數字經濟產業及應用創新基地”、綜保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示范基地”等16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形成了特色突出、多點發力、齊頭并進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我們堅持開放帶動、注重品牌打造。
2015年以來,連續成功舉辦三屆數博會,通過數博會平臺匯聚和展示全球大數據創新成果,吸引了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余家企業和機構參會參展,為貴陽發展大數據積累了豐富的資源要素。
堅持筑牢平臺,做優創新生態,成立了貴陽大數據創新產業(技術)發展中心、思愛普貴陽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貴州伯克利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中電科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等一批創業創新平臺,在理論創新、技術創新、運用創新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如開發了自主可控的易鯨捷融合型分布式數據庫和基于“索引管道式”數據共享交換方式的燕云DaaS技術,樹立了行業標準,搶占了發展制高點。
貴陽以補齊信息基礎設施短板為支撐,以推進數據“聚通用”為重點、難點、突破點,充分挖潛大數據價值,全面激發內生發展動能。
提升“聚”的能力,積極開展“全光網城市”“無線網絡·滿格貴陽” 等工程,建成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建成貴陽市電子政務外網體系、“云上貴州”貴陽分平臺,統籌云服務,推動各種應用在一張網、一朵云上實現塊上聚集;高新翼云、中電高新、國際金貿云基地三家數據中心獲批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大數據基礎設施不斷夯實。
創新“通”的方式。建成“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梳理全市資源,構建了政府數據共享開放體系,實現了“數據不搬家、數據不復寫、管理機制不變”的共享開放新模式,已實現對全市54家單位、216個系統的2290個數據目錄字典的集中存儲、統一管理,開放數據集和API資源1180個,數據530多萬條。
保障“用”的效果,推出了“黨建紅云”“數據鐵籠”“社會和云”“大數據綜合治稅系統”“筑民生”等一批大數據應用場景,將大數據應用到拒腐防變、治安防控、信訪維穩、綜合治稅、民生服務等領域。僅“大數據綜合治稅”平臺,就通過整合采集35個部門的涉稅數據,累計查補稅款5.54億元。

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左二)到貴陽大數據中心了解大數據發展情況。(貴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并舉,著力抓好“四個強化”,加快業態聚集,打造大數據發展優良生態。
強化對現有大數據企業的支持力度。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在政策支持、機制保障、規劃引領、人才培訓、項目融資等方面給予企業大力支持,讓企業凝心聚力抓發展,支持滿幫集團、朗瑪信息、東方世紀等一大批現有企業做大做強。2017年,僅滿幫集團就為全國節省了860億元的燃油損耗,減少4600萬噸的碳排放。
強化對大數據企業的招商力度,出臺了《貴陽市大數據精準招商規劃(2016-2020)》等政策,助力對接企業引進、項目洽談、簽約評估和入駐落地等,引進了國信優易、數聯銘品等一批大數據企業落戶貴陽,初步構建起匯聚大數據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的產業鏈條。
強化與大數據融合的高科技企業的招商力度,打造“智力收割機”,聚集了英特爾、戴爾、思愛普、阿里巴巴、華為等一批世界500強高科技企業,落地了奇虎360、科大訊飛等一批國內大數據領軍企業,國內外500強企業達到98家,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強化對大數據等高科技領域的人才引進力度,出臺了《創新產業人才集聚機制助推大數據大工業大招商行動的十條措施》等引才政策,在配偶就業、子女入學、住房保障、落戶辦理等方面給予引進人才大力支持;同時,鼓勵企業引進培養領軍人才團隊、柔性引進高端人才、建立薦才引才激勵制度等,政企合力,共同打造大數據人才高地。2017年,引進了高層次和緊缺大數據人才834人。
大數據只有融合,才能有生命力。把大數據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扎實推進大數據與各行各業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大力實施數字經濟戰略,深入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以“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和“萬企融合”行動為抓手,建設貴州工業云平臺,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一對一”的精準指導和服務保障,助力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搭建貴陽大數據精準幫扶平臺,整合了扶貧、民政、衛計、人社等各領域數據691.3萬條,形成了大數據動態扶貧全景圖。構建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推進農貨進城、網貨下鄉。正通過推進鄉村產業、生態、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的數字化、智能化,重構鄉村要素結構、產業結構、社會結構,用大數據為鄉村插上騰飛的翅膀。
大力實施數字政務戰略,推動大數據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數據鐵籠”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數據安防”實現了物防、技防、群防整體聯動,“數據司法”實現了司法工作的制度公平和效率提升。
大力實施數字民生戰略,推動大數據與服務民生深度融合。強化“大數據+教育”,讓農村孩子不出家門就能接受城市優秀教師的遠程授課;強化大數據+交通,推廣了智能交通誘導等新技術,使智慧交通成為治理城市擁堵的有效藥方;強化大數據+金融,推出了手機公交云卡、便民繳費等移動金融應用;強化大數據+醫療,利用大數據手段建立新型醫療服務秩序,為群眾提供遠程醫療服務。
貴陽將堅定不移把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推進,按照“四個強化”“四個融合”的要求,大力實施數字經濟、數字鄉村、數字政務、數字民生戰略,引領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致力于打造成為大數據產業高度聚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數據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大數據治理精準施策、大數據服務精準高效的“中國數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