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昌旭
銅仁市搶抓國家大數據戰略和貴州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機遇,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先行先試、探索創新,不斷取得新成效。
近年來,銅仁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搶抓國家大數據戰略和貴州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機遇,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先行先試、探索創新,不斷取得新成效。銅仁先后成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市、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國內首個試點市和國家級電子商務創新示范市。
堅持把發展大數據產業作為主攻方向,研究出臺《銅仁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暨“十三五”信息產業發展規劃》,著力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壯大。2017年,完成信息產業規模總量255.8億元,電信業務總量完成56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收入10.5億元。
抓產業集聚。以銅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核心,大力推進大數據和智能終端智慧園區建設。建成省級高新區1個,市縣智慧園區5個。以開展實體經濟三年攻堅行動暨產業大招商行動為契機,聚焦高新技術領域,加大招商力度,成功引進涉及大數據項目135個,投資總額247.82億元,國信大數據、海云天、宅尚、中宇智能、漢能移動、中偉鋰電等重點企業落戶銅仁,科大訊飛、數聯銘品、神州數碼等10余家企業在銅仁成立合資公司。2017年,實現電商交易額44.3億元,推動更多“銅貨出山”,帶動近2萬貧困戶穩定脫貧。
抓人才集聚。創新大數據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市內高校加強大數據人才培養,成立了銅仁學院大數據學院。引入匯創電子商務、IBM大數據、云上明珠等大數據培訓企業落地銅仁。與印度信息學院合作開展大數據人才“千人培訓計劃”,累計培訓大數據實用技術人員10000余人次。出臺《銅仁市引進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實施辦法》,采取“掛職任職、招才引智”等方式,引進大數據人才600余人。
抓政策集聚。成立銅仁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統籌協調推動全市大數據發展各項工作。出臺《關于扶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從財政、人才、金融、市場、創新等方面給予扶持,市財政每年預算不低于2000萬元用于大數據產業發展,并在企業用水、用地、用電、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給予優惠。鼓勵金融機構采取銀團貸款、融資租賃、股權信托等方式,加大對大數據產業的支持。建立企業擔保體系,完善知識產權投融資政策,支持知識產權質押、出資入股、融資擔保等。落實企業上市獎勵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
充分發揮大數據的融合優勢,大力拓展大數據發展空間,推動各行各業在與大數據融合發展中實現轉型升級。
強化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入實施“千企改造”工程,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業,強化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市級“工業云”平臺上線運行,推廣云平臺大數據在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產業鏈全流程各環節的應用,實現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強化大數據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扎實抓好“大數據”與“大扶貧”雙輪驅動戰略,建立了銅仁“扶貧云”數據庫,實現對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科學施策。聚焦銅仁市生態茶、中藥材、生態畜牧、蔬果、食用菌、油茶等六大主導產業,出臺《銅仁市大數據助推農業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與騰訊云、東華云計算簽署“全國互聯網+產業精準扶貧云”戰略合作協議,加大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產銷對接等方面與大數據深度融合,構建重點農業園區物聯網,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實現農業生產智能化、質量追溯全程化、產銷對接高效化。
強化大數據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以建設“一帶雙核”項目為契機,全面啟動“全域智慧旅游”“梵凈山佛教與文化大數據應用”“生態環境監測及綜合治理大數據”等項目建設,持續發布《中國·梵凈山生態養生指數報告》,逐步形成了生態文明建設可度量指標體系。分布推進智慧旅游指揮中心等平臺建設,完成了苗王城、思南九天溫泉等4A級旅游景區視頻、門票、門禁等數據與全省旅游一站式服務平臺的數據對接。

圖為銅仁市委書記陳昌旭(右一)在北京與新華社相關領導交流中國·銅仁精準扶貧指數發布事宜。(銅仁市委宣傳部供圖)
依托“云上貴州”系統平臺,打好大數據“聚通用”攻堅戰,積極探索政府治理和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領域大數據普及應用,更加凸顯大數據商用、政用、民用價值。目前,銅仁市數據鐵籠、平安警務云、智慧交通成功列入省級大數據典型示范項目,匯聚各類數據258億余條。
凸顯“數據鐵籠”示范應用。認真總結“數據鐵籠”省級試點部門和貴陽市建設的成功經驗,全面啟動公安交警部門100%開展數據鐵籠試點工作,通過數據技術查處違法行為30333條,實現以大數據應用管好人、管好事、管好權,極大提高了路面民警的執法能力、業務辦理能力。
凸顯“智慧交通”示范應用。搭建銅仁GIT-T交通綜合大數據平臺,建立重要路段、重要航段、重點設施、重點工具、重點市場的動態監測體系,改進全市客運車、旅游班車、危險品運輸車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完成銅仁市城區內主要客運站場、運輸企業監控中心等的動態視頻集中監管等。
凸顯“智慧醫療”示范應用。以居民健康檔案及電子病歷數據為核心,完成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和健康檔案及電子病歷數據的采集、比對和目錄編制工作,大力開展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遠程醫療服務,實現市、縣、鄉三級醫療機構遠程影像分析、臨床檢驗等醫療衛生服務聯通共享共用,極大提高了醫療服務水平。
凸顯“智慧教育”示范應用。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建立中國西南教育大數據應用中心,綜合構建“教、學、管、評、測”與“政府、學校、老師、家長、學生”相結合的多維教育大數據信息化體系,實現城鄉優質網絡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全面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重大變革,形成開放、共享、交互、協作的現代化智能教育系統。
凸顯“平安警務云”示范應用。利用大數據匯聚政法部門、政府部門及社會各類信息170多億條,與北京360企業安全集團成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銅仁市分中心、360企業-銅仁網絡安全應急響應中心等,實現全市政法公安工作轉型升級。目前,銅仁市已建成“智能平安小區”50個,成功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稱號,群眾滿意度和安全感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