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章璐 何奕
貴安新區結合實際,積極實施“大數據+產業深度融合專項行動”,以大數據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
4月4日,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在調研大數據企業座談會上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發展,強化大數據發展要素集聚,加快推進大數據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推動貴州大數據發展躍上新臺階。
貴安新區結合實際,積極實施“大數據+產業深度融合專項行動”,將建設推廣15個典型示范項目,以大數據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吸引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龍頭型項目,加快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
“這些不起眼的二維碼就是刀具的‘身份證’。”來到貴州中德西格姆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德西格姆”)智能工廠,該公司副總經理李其奎用手指捏著一支直徑不到三厘米的刀具,向記者展示印在刀具末端的二維碼圖案,“為刀具加上‘二維碼身份證’的正是大數據”。
據介紹,在刀具加工過程中,通過讀取二維碼信息,能實現對刀具的全過程管理。在刀具到達客戶手中后,通過ASTS刀具智能云端管理系統,可以對刀具進行主動管理,并有效解決舊品回收難、缺料反饋難、錯領漏領率高等刀具管理的八大難題。
中德西格姆通過建設工業大數據分析平臺,全面管理刀具制造數據和刀具壽命數據。該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約了勞動力,起到了刀具行業引領智能制造和大數據應用的示范樣板作用。
同時,運用大數據精準控制260條精密制造工業刀具生產線及2200臺CNC數控加工機床生產線,節省了70%以上的人力。2017年,中德西格姆實現產值1.06億元,同比增長372%;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產值1801萬元,同比增長5%。
把智能制造作為前進方向,貴安新區依托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以推進“互聯網+”協同制造為專項行動計劃,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生產技術、高端裝備和產品更新換代為目標,推動以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的大數據應用為重要抓手,重點發展聯影醫療、中德西格姆、樂道科技、福愛電子、長江汽車等典型示范項目,推動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培育實施試點示范項目,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使貴州制造走向“貴州智造”。
為加快培育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新動能,促進脫貧攻堅,貴州省緊緊圍繞大數據、大扶貧兩大戰略行動,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為主線,以物聯網建設為重點、以信息化培育發展為新動能,助推貴州綠色優質農產品走出黔山,助力脫貧攻堅。
貴安新區以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以下簡稱“貴澳”)發展為依托,推動大數據與農業深度融合,重點開展農業物聯網示范。
“傳統的農業種植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產量低,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許多土地閑置浪費?!辟F澳總經理劉效升認為,要改變這種面貌,最好的選擇就是探索大數據與農業融合發展的道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破解農業發展難題。
貴澳通過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讓傳統農業實現生產從“一季到多季”、種植從“平面到立體”、產業從“單一到多元”的現代高效種植模式轉變。同時,園區建立農業大數據技術支撐系統,實施“雙云驅動”,通過“云上農場”大數據平臺分析研判市場供給需求,解決農民“種什么”“怎么銷”的難題,實現農民增收的目的;借助“云上農?!钡膶<屹Y源實現遠程視頻互動指導,解決“怎么種”“種得好”的難題,形成了種產、供、銷、研為一體的大數據農旅示范基地。
作為大數據農業精準扶貧的引領者,貴澳通過構建“創服機構+基地+村支部+合作社+農戶+電商”深度垂直產業生態,成功實現了傳統農業向大數據農業的轉型升級,摸索出了一條應用大數據助推大扶貧、用市場化推動大扶貧、產業帶動創業就業的精準扶貧新路子。
截至目前,不含線下基地在內,貴澳園區已解決包括36名貧困戶在內的7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累積用工9000余人次;并已同貴安新區7個貧困村簽訂“大數據農業精準扶貧協議”以及“農產品供銷協議”,已帶動新區17個貧困村參與到現代高效農業種植中來,真正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創新拓展大數據與服務業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促進服務業加快轉型升級,提高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決策能力和服務能力,是增強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一招。
貴安新區以綜保區、大學城為依托,進一步推進新區“大數據+服務業”融合項目,以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營銷方式和理念、降低成本、提升運營效益、讓數據更好地為生活服務,重點建設邁普、數據寶、玖玖鴻云大數據等典型示范項目。
貴安國際數字文化產業園開展“文化+科技+電商”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助推文化產業發展;華僑城V谷創意園打造了全球首個“產業+旅游+生活”VR數字產業創意園和特色旅游目的地,成功舉辦“VR歡樂節”,每年可接待游客100萬人次以上。
利用大數據促進服務業的發展,提升服務業的價值體系,有助于推動新型產業發展。貴安新能電樁科技有限公司正致力于構建中國首個智慧大數據+綠色交通網絡體系,主要采用“線上+線下+定向”的組合方式投放市場,加深產品及企業的互聯化、智能化屬性標簽,達到快速投放、快速運營、優質服務的目的,努力將貴州省打造成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智能共享和智慧城市共享交通體系。
以“一路一網”的整體建設思路為指導,2017年,貴安新區完成新建充電基礎設施2026個;累計建成超級充電站3座,微型充電站18座,以及分布式充電點33處。截至2017年8月,僅充電服務費共計盈利100余萬元。

貴安新區是貴州推動大數據戰略的主戰場。圖為貴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孫登峰(左二)在新區大數據企業了解企業發展情況。(貴安新區黨工委供圖)
“貴安新區將持之以恒地用大數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壯大新動能,扎實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為貴安新區加快打造全省發展戰略支撐和重要增長極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新動力?!?月10日,在以數字經濟“雙城記”為主題的2018年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集中采訪活動中,全國人大代表、貴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孫登峰發出了鏗鏘之聲。
新時代,新作為。2018年第一季度,貴安大數據產業規模達83.06億元,大數據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貴安借數據發力,激活數據動力,享受數據紅利,用大數據讓企業“改頭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