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卷煙市場發展的新常態下,卷煙工廠的管理模式正在發生變化,統計工作與企業的信息管理關系日益緊密。融合現代信息技術,構造新型企業統計管理工作模式,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關鍵詞】卷煙工廠 統計信息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全國卷煙銷售增長也出現停滯,卷煙工業企業競爭日益加劇。突出管理與技術結合的亮點,提升工廠核心競爭能力,是企業在行業新常態的關鍵時期在市場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互聯網思維的應用,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了新變化。目前信息化手段已經從輔助性工作向統計業務的核心工作轉變,統計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戰略的制高點。如:浙江中煙利用大數據對區域零售戶新品卷煙的購進情況進行分析,構建“周進貨面”精益驅動體系,實現了卷煙銷售的逆勢增長。為了能夠解決現代卷煙工廠統計信息管理的實際問題,本文提出相應的對策,為卷煙工廠統計工作提出一些解決思路。
一、卷煙工廠統計應用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現有統計信息化系統過多
中煙工業公司經過內部整合后,卷煙工廠由獨立法人單位變為生成點,對應統計數據的報送也發生了變化,原有的統計數據一套表直報,變成了統計數據由公司統一上報。統計工作多為基礎數據收集上報等工作,現有基礎產調存數據以國家煙草專賣局開發的煙草行業卷煙生產經營決策管理系統為核心,工廠統計人員負責生產、調撥數據的審核上報工作。輔助數據上報與分析系統、生產指揮系統、生產視頻指揮系統、財務系統等完成月、年報等數據的上報工作。但是由于現有信息系統過多,造成基礎數據在報送過程中相互交叉。基礎數據需要在不同系統重復上報,并確認信息的一致性。同時,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相互獨立,無法共享,不能充分發揮信息化對統計工作的有效支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現有資源的浪費。
(二)統計信息化資源缺少有效利用
信息化建設已經滲透到行業的各個角落,并加速了煙草行業的智能化發展的趨勢。從煙草的種植到煙草的復烤;從卷煙企業生產再到煙草商業的銷售,統計與信息化的結果帶來了效益的顯著提升。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相互制約,導致信息資源不共享,工作業務不協同,信息化成效不明顯,很多的制定措施不能有效落實到位[1]。由于歷史原因和技改的時間順序不同,各工廠獨立開發相關數據系統,缺乏統一的統計標準,以及受資金投入制約,導致各廠之間統計信息化水平具有很大的差異。如:合肥卷煙廠智能制造管理是以MES系統為核心,涵蓋了物流、制絲中控、數采、能源管控、一號工程及RFID等系統。圍繞生產、設備、質量三個維度,利用專家法、層次分析法,對生產過程開展評價,通過數據整合,應用數據個性化和多元化模式,形成結合不同層級生產管理者需要進行數據個性化定制。
(三)統計信息安全性有待提高
信息安全在逐漸成為企業和機構單位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隨著電子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水平越高,信息安全就越復雜。統計信息化建設保障信息安全,不僅要防止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黑客的入侵、系統軟硬件漏洞,而且還要防范通過計算機網絡開展的違法犯罪活動。同時,對網絡環境和應用系統的接入進行保障,也是保障信息系統安全的重要環節[2]。近期國家煙草專賣局已經開展對應的行業網絡安全重點保護對象專項檢查,但是保護的對象局限于100萬人個人信息的信息系統、公司級數據中心,以及卷煙廠與生產相關的生產制造系統,沒有完全覆蓋現有的統計信息化系統,在保護的覆蓋面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相應對策
(一)加強企業統計指標體系建設
數據真實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才能有效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信息的采集、處理、判斷、傳遞的最終效果,取決于統計指標設置的質量。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數據采集的數量越來越大,如何選取從大量的統計數據選取最有價值的數據就顯得尤為重要。企業決策者、各層管理人員只有全面掌握質量、營銷、成本、效率、設備、安全、隊伍等多維度、多層次核心指標的情況下,才能更精確地判斷企業未來運行發展態勢。這就要求企業要結合內外部環境、優劣勢等因素,建立適合生產經營管理和發展戰略的績效指標評價體系,通過信息化技術結合科學的統計方法搭建一條快捷有效的信息通道,進而為不同層級的信息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統計服務,為企業實現科學決策提供信息數據支撐,促進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二)加強統計和信息長期規劃建設
統計信息化建設是通過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對信息數據進行傳遞、收集、分析和存儲,使用計算機實現信息的動態整合、分析、分享,并將信息以報表、圖形、圖像等多種載體形式,準確、及時、完整的提供給各需求部門[3]。公司應建立長期統計信息化發展規劃,明確數據分析的方向,提供統一的架構模式和接口,下級單位和部門按照對應的要求進行數據的開發和維護。不斷完善統計信息化系統,加強過程監督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系統的管理標準。同時,卷煙工廠通過自主開發具有格局特色的統計信息化系統,以滿足不同管理需求。各級統計數據統一管理,不僅提高了統計數據的質量和時效性,還能準確把握企業經濟運行和發展趨勢。只有信息資源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才能促進統計數據整體效益提升,充分發揮統計信息、咨詢和監督職能。
(三)加強企業統計專業人才培養
企業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人力資源競爭,而統計的關鍵問題也是統計人才培養。隨著“互聯網+”方式深入應用,統計人員應是一名復合型人才,不僅具有統計業務、信息技術、熟悉市場等知識,還要有趨勢預測與創新能力。一是加強統計人員培訓。按照《統計法》要求開展統計繼續教育工作,并開展外部交流和內部的互動培訓。持續提高統計人員素質,優化統計隊伍組成結構,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同時,鼓勵引進統計、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通過交流、培訓、輪崗等形式,促進人員在專業知識上形成互補、共同提高。二是加強統計創新工作。企業統計內容和范圍隨著內外部環境變化而更新,企業統計管理需緊跟時代潮流,及時優化統計方法、更新統計工具。同時,統計人員也要結合市場需求現狀,加強統計對決策的支持。如:對銷售數據分析,明確產品定位;在卷煙研發環節通過對配方大數據分析,控制產品成本;均是企業取得管理提升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符青.企業統計信息化建設——海南煙草統計信息化建設回顧及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5.
[2]王琴.企業統計信息化建設的探索和思考[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3,01.
[3]馮詠梅.現代企業統計信息化建設[J].中國經貿,2013,08.
作者簡介:薛潔(1985-),男,安徽阜陽人,漢族,中級經濟師、中級統計師,學歷: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數據分析、目標考核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