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莉
【摘要】在醫改的背景下,醫院外部競爭環境變化,推動其在內部控制管理中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內部控制中,醫院的財務管理占據著核心位置,而財務風險的存在也使得醫院在預算控制、成本管理、實物資產管理、財務監督等方面不斷強化。目前我國醫院在內部控制管理中,對于財務風險的控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從醫院財務風險內容出發,根據財務風險導向對醫院內部控制策略進行探究,以期對推動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有所助益。
【關鍵詞】醫院管理 財務風險 內部控制 相關措施
一、醫院內部控制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所謂財務風險就是市場主體由于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方式不恰當、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而呈現償債能力喪失狀態,進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隨著我國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逐漸推進,醫院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面臨的財務風險也不斷增加。具體來講,目前醫院在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預算控制風險,雖然預算已經成為現代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實現規范化管理的必要手段,但是一些醫院,尤其是經濟實力不足的醫院,對于預算管理依舊保持著可有可無的態度,雖然在形式上設計了預算管理內容,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卻依然“我行我素”,缺乏預算的約束,造成了內部資源配置低效,影響了醫院的長遠發展;第二,成本管理風險,成本在醫院內部控制中是無處不在的,大到醫療設備的購置,小到管理數據的生成,每一項支出的背后都有成本與收益之間的權衡,但是目前一些醫院在內部控制中,對于成本的歸類、成本的核算、成本與收入的配比劃分等缺乏考量,造成了成本信息失真,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難度;第三,資產安全風險,資產尤其是固定資產是醫院得以順利運行的物質基礎,但是目前在醫院的資產管理中,“重采購、輕管理”的思想一直占據著主導位置,使得醫院資產流失的問題始終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這大大增加了醫院內部控制隱患,提高了財務控制風險;第四,財務監督風險,在市場環境下,完善的財務監督制度,系統的財務監督手段是確保醫院內部財務控制效果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我國的一些醫院在財務管理中,缺乏系統完善的監督機構,一些監督部門在工作中缺乏獨立性,其監督職能難以得有效的發揮。
二、基于財務風險為導向的醫院內部控制措施
(一)加強預算控制管理,防范醫院財務風險
全面預算制度的建設是醫院有效規避財務風險,加強經濟管理規劃,實現內部資源優化配置的必要條件。在加強預算控制管理的過程中,醫院首先要明確財務管理目標,明確財務管理在內部控制建設中的地位,并結合上一年度的財務預算數據,對下一個經營周期的經濟活動進行規劃,以保證預算管理內容符合財務管理目標;其次,完善預算審批制度,對預算中涉及的各項經費支付要進行嚴格審批,避免個人對預算支出的隨意更改,利用院長、財務部門負責人以及各科室負責人之間的權力制約,提高預算的權威性,進而提高預算執行效果;最后,做好預算評價,結合預算執行結果進行全面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不斷優化財務管理措施。
(二)加強成本控制管理,防范醫院財務風險
醫院應在加強成本控制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加強成本核算,對內部財務控制體系進行優化,規范醫院財務工作中的各項原始憑證,并根據成本控制生成會計數據,進而制定財務報告,確定不同環節、不同業務、不同科室的成本和管理費用,提高會計計量效果;其次,對成本信息進行審計,即通過內部審計制度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疏漏、舞弊、貪腐等問題形成威懾,以控制成本管理效果;最后,建立全過程成本控制體系,不僅要做好事中與事后控制,還應該做好事前控制,避免醫院采購、投資過程中的盲目性,減少成本支出,提高內部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加強資產安全管理,防范醫院財務風險
醫院在加強資產安全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責任制度,明確各部門,乃至個人對實物資產的管理職責,避免無關人對于一些特殊資產的基礎,如現金資產就需要在嚴格的制度下進行控制,利用完善的數據、信息、票據等實現追蹤管理;其次,建立資產清查制度,醫院應該根據自身業務的特點,對醫療器械、設備、藥品、醫用器具、材料等物資進行及時盤點,并結合賬目信息,做好實際物資與賬面記錄相符,對于賬目與實物不符的情形應該嚴格追責;最后,加強資料保管制度的構建,保證醫院的各項財務管理資料都有據可查,避免丟失、毀損等問題,確保原始數據的完整、安全。
(四)加強監督體系建設,防范醫院財務風險
醫院在加強監督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并完善內部審計機構,并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從而確保審計人員對醫院內部關鍵的財務崗位、重點環節進行不定期審查,以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各類財務風險,進而給出整改建議;其次,醫院要利用專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對成本效益進行分析,并對財務執行措施進行核查與評價,檢測財務措施的實效性;最后,利用內外結合的監督環境,積極配合政府檢查,以控制醫院財務管理風險,提升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財務風險市場環境下,醫院在內部控制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從市場競爭的角度看,醫院只有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措施,控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才能夠有效地規避其為醫院帶來的負面影響。基于此,在醫院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應該不斷完善財務內部體系,加強預算控制、成本控制、實物資產保全控制以及財務監督,利用信息化財務平臺,實現各環節之間財務信息的有效溝通,從而防范風險發生的可能,推動醫院的內部控制走上秩序化、規范化道路。
參考文獻
[1]連金玉.財務風險導向下的醫院內部控制方式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7(35):138-139.
[2]隋春梅.基于財務風險導向的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框架研究[J].企業導報,2016(15):95.
[3]翁靜.基于財務風險為導向的醫院內部控制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1):103+115.
[4]劉淑芬.淺談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9期.
[5]范軍,李俊霞.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現狀及改進措施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年06期
[6]楊長淑.探討新制度下如何加強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3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