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墨
【摘要】助學金是提供給經濟處于劣勢的學生的金錢資助,由學校根據相關規定向學生無償發放。但助學金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拿到助學金的學生如何“償還”學校和國家的這份付出?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給出了一個確定的答復——誰拿助學金?同學“說了不算”,輔導員“說了不算”,助學金發放要進行“風控”,獲資助學生應該通過“努力學習”來“償還”學校和國家給予的幫助。
【關鍵詞】學發行 客戶 償還 助學金 獎懲制度
一、學生發展銀行簡介
學生發展銀行(簡稱“學發行”)是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結合行業優勢和專業背景特色,依托校內各類學生獎助學金項目而搭建的一種創新育人的平臺。上海金融學院同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合并后,金融學院的學生發展銀行同立信會計學院的“義工隊”聯合組成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的學生組織—學生發展銀行。
(一)核心理念
學生發展銀行是以促進學生發展,提高學生德育水平,增強學生誠信意識和感恩意識,有實際運營載體的虛擬校園幣銀行。學發行尊重受資助學生的個人意見開展業務,由學生客戶結合自身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償還計劃并履行償還義務。償還內容以學生在校期間的成長經歷,包括課堂、實踐、個人能力素養提高等換取相應幣值的“成長幣”,等額償還其受資助金額。“成長幣”以“點”為計量單位,體現了以“成長償還獎勵”的核心理念。如:在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可得成長幣400點,長期實踐可得成長幣800點,通過英語四級可得成長幣200點等。
(二)服務宗旨
學發行通過學校財務部與學生客戶進行綁定,在校同學無償參與的方式開展業務。具體體現在學發行的“信貸償還業務”上,信貸償還業務以“感恩回饋”、“助力成長”為出發點,為客戶精心設計“信貸償還”項目,服務每學年申請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并申領成功的同學。學發行以“熱情、耐心、真誠”為服務宗旨,為學生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二、學生發展銀行的結構與規劃
(一)職能結構
“學發行”模擬商業銀行運營模式,有實際的運營載體,學發行設理事會、監事會、秘書長、行長、行長助理等職級結構對學發行進行管理。下設總行辦公室、總行營業部、風險管理部、客戶業務部、客戶發展部五大業務部門;每個部門下分別設主管、主管助理;主管助理下分別設大堂經理、柜員、客戶經理、風控經理、人事經理等業務經辦人員。除了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由學校相關部門人員擔任之外,其余崗位人員全部由本校學生擔任。學發行組織結構合理,分工明確,目標統一,學生客戶能在每個部門得到最專業化的服務體驗。
1.總行辦公室。類似于“后勤部”,承擔對外宣傳、財務管理,人事招聘及培訓等工作。
2.總行營業部。是學發行的門面,是全校老師同學心目中學發行的“模樣”,通過模擬銀行柜臺服務的模式,為學生客戶辦理各種業務。
3.風險管理部。由學生擔任負責人,核查成員則由輔導員代表、學生代表隨機組成,負責對受資助學生的困難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4.客戶發展部。負責發布勤工助學崗位空缺情況,對在崗人員進行管理和考核,為學生客戶收集篩選有利于引導客戶發展的信息,以便加快完成營業周期成長幣償還任務。
5.客戶業務部。負責聯系約見客戶,指導客戶制定償還計劃,對未及時還款的學生客戶進行催收,向客戶推送勤工助學、志愿者服務等信息。
(二)扮演的角色
從地位上看,學發行是學校結合專業背景,創新提出的學生發展理念,是校級的專業組織,也是全國高校首創的祖織。從客戶角色來看,他(她)扮演的則是需要償還“債務”的債務人,根據學發行 “資助助于成長”的核心理念,以實際行動得到了獎學金助學金的回報,一舉兩得。從規范方面看,行服、行訓、行徽到各種操作系統及票據,學發行的每一個操作環節都借鑒正規銀行操作標準,包括排隊取號、柜臺服務、柜臺職員等,都是學發行組織規范性的體現。從權威的角度上看,學發行設置行長、主管、柜員等不同職位,每一位學發行的員工都有明確的工作職責,讓學發行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不僅如此,學發行還專門設立了權威部門——“EAT候補委員會”,直屬于理事會,對學發行每一位職員進行監督和評估。
(三)建設規劃
1.第一期建設。主要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辦理償還業務,體現資助育人。學生獲得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后,用學發行虛擬貨幣——“成長幣”履行償還業務
2.第二期建設。面向全校學生,體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第二期建設以業務擴展為主,包括融資借貸、短期有“息”借款等。因突發情況致困有借貸需求的學生,學發行可為其辦理短期有“息”借款業務。學生提出申請,學發行進行風險評估,發放小額貸款,貸后催收管理,到期還款,期間產生的利息用學發行“成長幣”償還。第二期建設還將校內獎學金項目納入償還對象,擴大銀行服務群體,所有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均需通過積累成長幣完成償還業務。
3.第三期建設。為學生創造和提供更多時間與機會參與行業合作、參與實踐,創新學校人才培養模式。計劃在有能力的院系設立分支機構,并與校外國有銀行建立聯系。如:國有銀行將作為學發行成員的實習基地,聘請行業專家作為學發行顧問,指導業務開展;國有銀行可吸納學發行員工作為實習職員,為學生爭取實習就業機會;學發行給予客戶的誠信報告將為國有銀行提供參考。
三、學生發展銀行的風險控制
學發行的“客戶”都是申請并獲得獎助學金的學生,目前有3300名“客戶”,這些“客戶”都須經過銀行風險管理部門評估才能開戶。每名“客戶”在申請學校獎助學金后,都要接受銀行風控部門的“抽查”,抽查概率一般控制在10%~14%。被抽查到的學生,需要提交包括支付寶、微信、QQ財付通、校園一卡通等支付形式在內的各種交易流水。風控部門根據每名學生的收入、支出、還款水平,來判斷他是否具有申請獎助學金的資格。遇到有爭議的個案,風控部門會召開小組會議或約談輔導員,對學生情況進行核實。除了有嚴格的“風控機制”,學發行還要求接受助學金的同學履行“償還義務”。如:一名學生獲得2500元的資助,他就自動成為學發行的客戶,這一年里,他需要通過參加志愿者工作、聽講座、考證書等活動來積累“成長幣”,直到償還完2500點的“成長幣”。
四、學生發展銀行的前景
經過“虛擬”運營,學發行逐漸探索出實體運營模式,其標準化與規范化的操作流程,將為上海乃至全國其他高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鑒。學發行每年都對優秀“客戶”進行表彰,獲得表彰的“客戶”可以得到校外實習機會。以成長貢獻償還獎勵的做法,改變了單向發放助學金的傳統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契約精神和責任感,讓他們懂得付出才有收獲,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學發行從行員選聘到柜臺業務辦理,再到后臺各項工作的統籌實施,都已經步入正軌并不斷走向成熟。從2013年到2017年,學發行的平均償還率從80%上升到了124%,多數“客戶”都能超額償還獎助學金資助,最多的一名學生,一年償還6000點“成長幣”。
學生發展銀行將獎學金和助學金以借貸的形式有機結合起來,督促學生在獲得獎勵的同時必須努力學習、勤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快速成長起來,更加懂得感恩、懂得誠信。而誠信,不僅是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的座右銘,更是一名金融工作者的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