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軍 劉陽明
摘要:由于青年教師本身具備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與職業教育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青年教師的自身成長。因此,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使之盡快成長為成熟合格的專任教師,是當前中等職業學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依托校內名師大師工作室,采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現代師徒制開展青年教師的培養,使青年教師迅速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從而帶動學校專業建設的整體發展,實現學校長遠規劃目標,對于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促進校內工作室運作模式的探索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大師工作室 青年教師培養 現代師徒制 培養模式
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出“要注重培養專業(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和骨干教師,形成合理的教師梯隊。通過建立名師工作室、創建優秀教學團隊多種方式,充分發揮優秀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要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突出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要加強公共課教師、實驗、實習實訓和職業指導教師的培訓工作。”在此指導下,依托校內名師大師工作室,采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現代師徒制開展青年教師的培養,使青年教師迅速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從而帶動學校專業建設的整體發展,實現學校長遠規劃,對于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促進校內工作室運作模式的探索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
一、以解決教學實際需求為導向,明確培養目標
學校根據關于學科建設的總體規劃及教學實際情況,針對當前青年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青年教師的職業規劃成長需求,可以采用座談及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前期充分的調研和了解,并結合青年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意愿,為他們量身定做個人培養計劃及培養目標。培養計劃應立足于解決學校教學實際問題為根本,貫穿于教案編寫、教學組織、課堂管理、學生溝通、教改教研等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逐一梳理落實。培養目標要具體化,如二年過關達標,三年成熟,加強對教法、學法的研究,以優化課堂教學為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二、根據青年教師的專業特色及性格特點,確定導師人選。
青年教師分配到校后,學校根據青年教師所學的專業及部門需要綜合考慮,確定這名老師的基本專業方向,然后選配導師。選擇導師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應根據青年教師的專業特色及性格特點,在充分尊重雙方意愿的基礎上,確定導師人選。在選擇上出現偏差及分歧時學校教學部門要及時糾正并給出指導意見,然后報學校審批,由學校頒發正式文件及導師聘書,并制定相關工作計劃及考核方案,作為導師在今后職稱評定及績效考核方面的正式依據,充分調動導師們在培養青年教師工作中的積極性,保證學校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的持續發展。此外學校要組織相關部門建立一個合理公平的考評體系,給導師們在工作量、獎金和年度考核中給予適當的傾斜,對進步快、業績突出的青年教師也要給予表彰鼓勵,從根本上解決學校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導師不上心,青年教師不用心等老大難問題。
三、依托職教名師工作室,構建青年教師理論培養平臺
學校要重視教學、科研“雙優型”青年教師的培養,借助職教名師工作室這一平臺,充分發揮職教名師的引領及榜樣作用,充分發揮部分青年教師學歷高、理論功底扎實的優勢,從最基本的教學計劃及教案編寫為切入點,進一步提升教學教研水平,在工作室內營造濃郁的教科研氛圍。以論文發表、課題研究為抓手,引導青年教師自主學習專業理論,寫心得體會,走研究之路,使每位老師都能在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與此同時,鼓勵青年教師參與教材編寫、教學科研。并通過名師工作室網絡平臺,實現優秀教學成果共享,為青年教師專業健康、快速成長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帶領學校教師共同發展。
四、通過教學實踐磨礪,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
采用名師、技能大師與剛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師徒結對的形式,進行定點的幫扶,爭取用兩年左右時間,在教學的每個環節,對青年教師加以指導,言傳身教,加強青年教師的基本功培訓,使他們快速成長為教學的骨干力量。導師幫助青年教師制定自身發展路線圖,制定短期發展目標和長期發展方向;讓青年教師明白自己所承擔課程在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教學中重點和難點;并通過自己的教學經驗的展示,有計劃地觀摩指導青年教師授課過程,通過“傳、幫、帶”,達到增強青年教師綜合業務能力的效果;打造優質課程,引領成員不斷豐富教學方式。積極創造條件,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指導青年教師盡快熟悉科研項目申報流程,確立研究目標與方向;關心青年教師課余生活,與青年教師定期進行思想交流和溝通,切實解決他們生活學習中的一些實際困難,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促使青年教師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
五、通過技能大師工作室,提升青年教師專業技能水平
技能大師工作室在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和資源優勢,大師們個個身懷絕學,技藝超群,身經百戰,具有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和技能大賽經歷。學校要充分利用技能大師工作室,根據工作室各自不同的專業優勢及特點,分別對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進行現代師徒式的訓練及輔導,并通過大師講座、菜品研發、校企大師交流、技能競賽等多種形式,全方面強化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讓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從而增強自信,獲得成就感及榮譽感,促進學校專業教師整體專業水平的提高,打造學校良好的專業品牌形象。學校在工作室的政策上要給予一定的傾斜,比如研發、訓練經費、開放時間等,鼓勵教師們利用工作室資源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技能大師對青年教師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共同的學習訓練和專業配合中,大師們的一招一式以及優秀的職業素養會對青年教師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青年教師們自覺地形成了一種衛生意識及職業理想,這對于他們在今后的職業生涯意義重大。
六、校企共建,增強青年教師雙師型素質
與合作企業充分溝通協調,建立青年教師培養機制,共同制定青年教師企業實踐培養目標。可以每年寒暑假定期選派青年教師深入合作餐飲企業,帶領學生到廚房和餐廳生產一線參加生產實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強化自己的實踐能力。學部為青年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創造條件,選擇一些知名的品牌餐飲企業,并制定了相應的績效激勵和考核政策,以保證青年教師在企業實踐中能學到東西,達到良好的實踐效果。學校定期聘請行業大師、企業管理人員來工作室講學、交流,介紹行業最新動態及企業新原料、新技術、新工藝,要求青年教師認真聽課學習做筆記,及時消化吸收來自行業前沿的最新資訊。也采用公采用派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年教師走出去參加專業技能培訓及職業資格培訓,多渠道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素養。對假期自發學習進修的學校可給予一定的補助或獎勵,以鼓勵更多的青年教師通過社會資源提升自身業務能力。
總之,工作室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個性化教育和一般性教育模式之間的沖突,是兩種教育模式的平衡和統一。現代職業教育要勇于打破常規的束縛,更新觀念,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進行教學教育的探索與改革,有效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同時,這種模式也好有許多問題 亟待解決,一些工作措施制度有待改進和完善,我們將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經驗,讓大師名師工作室在職業教育的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毛杰.依托名師工作室 探索高職青年教師培養新模式[D].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2] 黃益群.關于中職學校青年教師培養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2011(01)
[3] 周昆. 試析構建現代學徒制的幾個問題[J]. 職業教育研究. 2016(04)
作者簡介:何艷軍,廣西桂林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中餐烹調工藝。